慢性肺源性心脏病1、概念: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肺、胸廓或肺动脉血管、慢性病变所致的,肺循环阻力增高,肺动脉高压,进而使右心室肥厚、扩大甚至发生右心衰竭。
2、急性发作期指导:(1)休息:休息可减轻心脏负荷,降低耗氧量。
在心功能代偿期,可适当卧位休息,做力所能及的活动。
心功能失代偿期,应绝对卧床休息。
呼吸困难时取半卧位,帮助解除痛苦,对精神异常者应加倍看护。
(2 )环境应保持安静,清洁卫生,保护空气新鲜,定时开窗通风和消毒。
保持一定的温度、湿度。
感冒流行季节禁止探视,避免交叉感染。
(3)饮食:食营养丰富易消化,高纤维素食物。
浮肿明显时限制钠盐及水分摄入。
尿量少、尿素氮增高时,应适当限制蛋白质的摄入。
(4)长期卧床者,注意口腔和皮肤卫生。
加强皮肤护理,防止褥疮发生(5)吸氧:持续低流量,低浓度氧疗(6 )保持呼吸道通畅,促进有效排痰,体弱者,可协助翻身或轻拍背部,帮助排痰,对咳嗽反射弱不能排痰,及时吸痰,必要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吸痰。
影响肺心病患者排痰不畅的原因:1)年老体弱,营养不良,呼吸肌疲劳,使有效的排痰能力降低;2)由于长期缺氧,胃肠功能减弱,进食进水量少,呼吸频速导致失水增多,使痰液粘稠不易咳出。
促进排痰的方法:1)嘱患者坐位,深吸气后憋住,然后突然用力咳嗽借助胸肌腹肌同时收缩,使胸腔压力增高,产生瞬间爆破力将声门打开使肺脏深部的痰液咳出; 2 )鼓励患者经常变换体位,协助患者拍背,配合超声雾化吸入化痰消炎药物。
(7)用药指导:告知药物的不良反应,指导患者按时服药,不随意增减药物。
3、临床缓解期的健康指导(1)预防感冒:急性呼吸道感染是诱发肺心病急性加重的主要因素。
1)注意避免受凉、过劳等感冒诱因,气温变化时及时增减衣服。
2)在感冒流行期间减少去公共场所的次数,避免与上感患者接触,可服用板兰根冲剂,核酪口服液等预防。
3)如出现咳嗽、鼻塞、咽痛等上感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避免感染加重。
4)加强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避免烟雾、粉尘和有害气体的刺激。
(2 )合理氧疗:一般主张氧流量为1 —2升/分,氧浓度为24—28%,每天吸氧10-15小时左右较为合理。
加强正确的氧疗指导,避免出现氧浓度过高或过低而影响氧疗效果。
(3)加强营养: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食物:如瘦肉、蛋、鱼、豆腐、新鲜蔬菜、水果、根据个人喜好,经常变化食物花样,满足营养需要。
多饮水,少食脂肪食物。
食欲不佳的病人可加服助消化的药物,多汗或服用利尿剂者,应选用含钾食物,有尿少、水肿者,应限制水盐摄入量。
(4 )肺功能锻炼:常用的有缩唇呼吸训练,腹式呼吸锻炼,(病人取立位或坐位,一手放于胸前,一手放于腹部,吸气时嘴闭用鼻吸气,胸部不动,尽量挺腹;呼气时,腹部内收,口唇收拢,以吹哨样动作将气体呼出,吸与呼时间之比为1:2或1 : 3,要求深吸缓呼不可用力,每日锻炼两次,每次10―― 20分钟。
)教会患者有效咳嗽,排痰及呼吸运动。
(5)坚持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
应注意休息,防止劳累,可参加适宜的室内外活动,并注意活动和休息交替进行1、概念:肺组织由于化脓菌感染引起组织炎症坏死,继而形成肺脓肿,如与支气管相通,贝U出现脓腔。
临床以高热、咳嗽、咳大量臭脓痰为特征。
早期为化脓性炎症•继而坏死形成脓肿「急性肺脓肿常为一般上呼吸道口腔常存菌混合感染「病程迁延」个月以上者.称慢性肺脓肿:多发生于壮年.男多于女:2、肺脓肿的病因:(1)口、鼻咽部感染病灶•如扁桃体炎-龋齿龈槽溢脓、鼻窦炎等。
口腔、鼻咽部手术。
(2)麻醉、酗酒、昏迷及异物吸入史。
(3)皮肤化脓性感染和创伤化脓性骨髓炎等病史3、肺脓肿的临床表现急性肺脓肿起病急骤•畏寒•高热.体温高达慢性肺脓肿可有不规则发热:常见咳嗽■■咳痰•早期少量脓痰■脓肿破入支气管后可咳大量有臭味的脓痰■有时可带血,典型肺脓肿痰静置后可分为三层:上层为粘液及泡沫•中层为浆液•下层为脓块及坏死组织 :炎症波及胸膜时可有胸痛:全身疲乏无力.食欲差•慢性者伴有消瘦-贫血:病变部位语颤增强,叩诊呈浊音■呼吸音减弱,或闻管性呼吸音湿罗音「慢性者有杵状指(趾):4、肺脓肿的健康教育:①高热期间,卧床休息。
要注意室内温度及湿度的调节,保持空气流通,及时排除痰液腥臭气味。
采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要防止因出汗过多导致虚脱。
注意保持皮肤的清洁经常更换衣被,以保持舒适的休养环境,更换衣被时要关闭门窗,防止着凉感冒,加重病情。
②做好口腔护理,可用生理盐水或朵贝尔氏液嗽口,清除口臭,要在晨起、饭后、体位引流后、临睡前漱口。
饭前饭后用」%—枝黄花水或野蔷薇花水漱口‘可除口臭,增进食欲]痰液量多而排出不畅者■可口服鲜竹液或竹沥■以稀释痰液■使痰脓易于排出。
③及时倾倒痰液,痰杯加盖并每日清洗消毒一次,痰杯内可放置消毒液,以达到消毒和去除臭味的目的。
④恢复期可适当让病人下床活动。
5、饮食指导:由于脓肿的肺组织,在全身消耗严重情况下,修复困难,机体需要较强的支持疗法,除必须的输血、补液外,主要应依靠患者自身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食欲欠佳者可少量多餐:饮食宜清淡而富有营养■多食橘子-梨枇杷等润肺生津化痰之品■禁食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葱韭菜' 海鱼虾' 螃蟹等。
增加水的摄入,每日饮水在1500---2000ml以上, 使脓痰液稀释而易于咳出。
6、用药护理:在治疗中,抗生素治疗时间较长,要了解其重要性,遵从治疗计划。
早期全身应用大剂量有效的抗菌素,青霉素为首选的抗生素。
有条件可根据痰液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
病灶局部应用抗生素,可采取经支气管或鼻导管置入气管内,行抗生素滴入,可提高药物在病灶局部的浓度,控制耐药菌生长。
7、痰液引流:①支气管镜引流:做支气管镜前4小时禁食,术前30分钟给予阿托品0.5mg皮下注射,口服可待因0.03g,以减少分泌物,避免咳嗽,然后行支气管镜吸引并观察记录引流液的数量、性质和颜色。
术中如出现呼吸困难,严重憋气或不能耐受等情况应停止吸引。
术后如有咯血应对症处理,呼吸困难应予吸氧。
术中因咽喉局部麻醉,术后2 小时后才可进温热流食,以减少对咽喉部的刺激,防止呛咳误吸。
②体位引流排痰:经常活动和变换体位,以利于痰液排出。
溃疡期要注意指导患者体位引流;8、肺脓肿的预防:增强机体抵抗力,在上呼吸道或呼吸道感染时及早治疗。
彻底治疗口腔,上呼吸道慢性感染病灶,如龋齿,化脓性扁桃体炎,鼻窦炎,牙周溢脓等,以防止病灶分泌物吸入肺内,诱发感染,不能酗酒。
积极治疗皮肤治疗外伤感染,痈,疥等化脓性病灶,不挤压痈、疥,防止血源性肺脓肿的发生,如意识蒙眬或昏迷患者,应防止胃内容物误吸入气管;9、心理护理:患者咳出大量脓性臭痰,无论对本人还是对其他人都有一种不良刺激,医护人员应富于同情心,表现高度的责任感,妥善安置好患者床位,消毒各种容器,减少空气中的异常气味。
当患者进行体位引流时,协助叩背,并鼓励患者坚持体位引流,以得到彻底治疗10、手术治疗:慢性肺脓肿,因纤维组织大量增生,脓腔壁发生上皮化,并发支气管扩张,内科治疗不奏效,疗程2 个月以上病变仍不吸收或反复发作;危及生命的大咯血;支气管高度阻塞使感染难以控制时,需行外科手术治疗。
肺血栓栓塞症1、概念:肺栓塞是由于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栓子进入肺循环,造成肺动脉主干或其分支的广泛栓塞,同时并发广泛肺细小动脉痉挛,使肺循环受阻,肺动脉压急剧升高 而引起右心室扩张和右心衰竭。
常见的栓子是血栓,其余为少见的新生物细胞、脂肪滴、气泡、静脉输入的药物颗粒甚 至导管头端引起的肺血管阻断。
2、血栓形成的三个因素: 即血流停滞、血液高凝性和血管内皮损伤。
现代认为,在静脉血栓形成中内皮损伤起着重要的初始和持续作用。
静脉内皮损伤可因机械性创伤, 长期缺氧及免疫复合物沉着等引起,使胶原组织暴露,刺激血小板附着和集聚,激 活血凝反 应链。
血液停滞能激活凝血机制,触发 血栓形成。
血液的高凝状态也是血栓形成的重要机 制之一。
3、肺栓塞健康教育处方(1)休息与活动:入院一周内绝对卧床休息,禁止离床活动,待病情稳定,医生允 许后方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以防发生意外。
注意保暖。
(2 )饮食:少食多餐,每餐不宜过饱,以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为宜,多食新鲜 蔬菜和水果。
以防燥护阴,滋阴润肺为基本原则,多食芝麻、核桃、鲜藕、梨、蜂蜜、银 耳、绿豆等食物,以起到滋阴润肺养血的作用,饮食宜清淡、爽口。
葱、姜、桂皮、八角辣椒等辛辣香燥之品能助阳生炎,灼伤 津液, 不宜多食。
肥肉、动物油、羊肉、狗肉、熏烤 及油炸食品等热性食物应忌食。
必要时可服 补品,但应清补。
如萝卜能治疗肺热咳嗽、痰 稠等症,荸荠对伤津、痰热、咳嗽等症有效, 而梨有清痰止咳、清心润肺、解毒利尿等功效, 银耳可以治疗阴虚肺燥、干咳、痰稠等症,百 合能缓解咳嗽、失眠、神经衰弱等。
(3)排便: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保持 大便通畅。
平时可多食香蕉,和蜂蜜水,多 食芹菜韭菜等粗纤维物。
必要时可服番泻叶水或肛注开塞露。
排便时不可用力防止血栓脱 落。
(4 )吸氧:吸氧能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组织、器官缺氧状态,一般为中流量吸氧(3—4升/分),患者不要自己随意调节氧流量。
(5) 用药:在医生护士指导下,按时服药,特别是抗凝药,如华法林等。
在皮下注 射或口服抗凝药期间注意观察牙龈有无出血,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淤斑及大小便颜色,如有异常,及时与医生护士联系。
胸痛轻,能够耐受,可不处理;但对胸痛较重、影响呼 吸的患者,应给予止痛处理,以免剧烈胸痛影响患者的呼吸运动。
(6) 肺栓塞治疗前的注意事项最重要预防是针对下肢 血栓性静脉炎和血栓形成,肺栓塞的栓子可来源于全身任何体 静 脉系统和右心房、室,但最多还是来自下肢深静脉,1)积极医治脚部感染(包括脚癣)和防治静脉曲张等。
一旦发生急性血栓性静脉炎,应 卧床休息,下肢减少活动,同时应用 抗生素和抗凝剂。
2)手术和创伤后应减少卧床时间,鼓励早日下床活动,如需长期卧床者应定期做下肢 主动和被动活动,以减轻血液停滞。
慢性心 肺疾病患者除积极治疗心肺基础疾病外,亦应 减少卧床,有血栓深静賦曲怜恥威(DVT )形成或栓塞证据时可行预防性抗凝治疗。
3)长途乘车、乘机者应适时活动下肢,以防血栓形成。
4)疑有静脉血栓形成或血栓性静脉炎者可做下肢阻抗容积图、血管超声多普勒、放射性核素或常规静脉造影等,以便及时诊断,早期治疗。
对于原发性”遗传性)高凝状态或有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家族史者应及早检查和发现凝血机制的缺陷,如ATC蛋白、S 蛋白及纤维蛋白溶酶原缺乏等。
发病后应终生抗凝,积极安装下腔静脉滤器等。
(7)溶栓治疗后的护理1)心理护理溶栓后患者临床上自觉症状减轻,均有不同程度的想下床活动的愿望,这时患者应了解溶栓后仍需卧床休息,以免栓子脱落,造成再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