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设计与评价1. (2009 •德州)对照实验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不是B C答案:1 . C2. (2009 •眉山)已知C12通入水中形成的溶液叫氯水。
发生的反应为:往新制氯水中放入一小块红色布条,一段时间后观察,红布条褪色。
请对此现象进行探究(只需提出假设、方 案,不需要说出方案实施的具体结果)。
假设一:生成的HCIO 使红布条褪色方案一:往新制备的 HCIO 溶液中放入一小块红布条,一段时间后观察布条颜色变化。
3.假设二:生成的HCI 使红布条褪色 方案二:往盐酸溶液中放入一小块红色布条,一段时间后观察布条颜 色变化假设三:水使红布条褪色方案三:往水中放入一小块红色布条, 一段时间后观察布条颜色变化 (其它答案合理也给分)3. ( 2009 •安徽)类比法是化学研究物质的重要方法之一。
草酸的化学性质与碳酸相似。
已知碳酸易分解,草 酸在受热条件下也分解,仅生成三种氧化物。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展开探究:⑴ 小明首先根据草酸中含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 元素,可推测生成物中含有水。
⑵ 小明对分解生成的其他产物进行猜测、验证:【假设一】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碳 实验一: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实验现象是,小明据此判断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
【假设二】生成物中有一氧化碳实验二:小明用右图装段进行实验,从而证明生成物中含有一氧化碳。
请回答:A 装置中黑色固体粉末是 ______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A 装置中的实验C12 + H 2O = HCI + HC1O (次氯酸)、3L 晒2HC1O 2HC1 + □: t用来作对照实验的是A带火星的木条NaOH 溶液D⑶讨论交流:小芳认为,小明的实验二”不需要B装置也能够推断出生成物中含有一氧化碳,你是否支持小芳的观点:__ (填“支持”或“不支持”),请说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小芳认为,从环保的角度看,“实验二”装置有一个缺陷,请你指出该缺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处理的方法是 __________ 。
【解析】【答案】⑴ 氢(或氢和氧)⑵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uO ;黑色固体变为红色⑶ 支持;只要根据氧化铜由黑色变为红色,就可判断三种氧化物中一定含有一氧化碳;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将尾气通到酒精灯的火焰上。
4.(2009 •上海)为了探究氧化铜与碳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甲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取一定量氧化铜和碳的混合粉末,在不含氧气的高温条件下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发现石灰水变浑浊。
由此得出结论,生成的气体产物一定是CO2。
①甲同学加热混合粉末时观察到的现象是:黑色粉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检验气体产物是CO2的另一种方法是:将生成的气体通入石蕊溶液中,溶液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色。
④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不能证明反应的气体产物只有CO2,乙同学推测气体产物中可能还有CO。
请你从下列A、B、C中选择实验装置,用于验证乙同学的推测。
将所选装置的编号填人方框,并在方括号内写出相应装置内盛放的化学试剂。
【答案】变红色;CQ + Ca(OH)2==CaCO J + H2O ;红色;A ;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氢氧化钡溶液等);石灰水。
5.(2009 •厦门)某兴趣小组要测定高锰酸钾样品的纯度(假设杂质受热不反应),请根据下列装置填空:(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成D装置的两种主要玻璃仪器的名称是和;(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锰酸钾样品在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装置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⑷要完成测定任务,需选用的装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字母),需测量的数据有______________ 。
6.(2009 •广东)下列图(I )是部分常用化学仪器或装置,图(H )是部分“微型”化学仪器或装置(用“微型”仪器做实验,其试剂用量和废物排放量是通常用量的I/10或更少,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
对比图(I)图(n)回答以下问题:(1)图(I )中A 、B 的名称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若用D 装置除去02中的水蒸气,则 D中应装入的液体是 ______________ ,气体应从 __________ 口通入(填字母)。
⑵用图(n )中的“微型”仪器做实验,固体只需极少量、液体用量也很少(或只需1〜2小滴),相对用图(I )仪器做实验的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①节约药品用量 ②能完全消除实验污染 ③方便个人或家庭实验④若需加热也能节约燃料⑶图(I )中的C 装置的作用相当于图(II )中的装置 ___________________ (填字母),它们在实验操作上的共同优点是通 过控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控制反应速度。
(4)图(I )中的C 装置和图(II )中的“多用途U 型管”(是在U 型管中套人一个底部有小孔的具支试管)都可用做“固一液”反应制取气体。
若在反应进行中分别将两装置的橡胶管中部夹上铁夹,可能出现的现象是:C 装“多用途U 型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答案】(1)胶头滴管(或滴管);试管;浓硫酸;a (2 )①③④(3) d ; 液体(溶液)加人量(4)橡胶塞冲出(或锥形瓶爆炸)液体和固体分离,反应停止【解析】7. (2009 •青岛)下图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四个实验装置,其中实验操作设计正确的是()A .稀释浓硫酸B .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C .称量氯化钠D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解析】B 稀释浓硫酸,禁止把水倒进浓硫酸中,是因为水的密度小,稀释放出的热量使浮在上层的水沸腾, 溅出伤人;称量氯化钠应“左物右码”;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如果有气体生成,则必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实验,(I J医(□}门fifl 舲袒妃点为J0T!.红偏帕n总%为 丹应错误;B为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满足了可燃物、氧气、温度(着火点)这三个条件,故B正确。
8.(2009 •北京)某同学对下列4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方案1合理,方案2不合理的是(选项A B D实验目的除去氢嶽■化钠中少址的碳叢钠濟洗铁溜品表面的钦甥鉴别氮化钠洛淞和稀盐酸检验一舗化碳中是否混有少挺二氧化碳方案I加水瀋解加锌粒点燃方案2加稀确酸用水沁加右蕊溶液通入难淸石就水【解析】B A中方案1、2都错误,应加入适量的Ca(OH)2过滤;B中方案2中因水不能溶解铁锈,用水不能洗去铁锈;C方案1、2都合理;D中方案1不合理,因为CO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综上所述应选择B。
9.(2009 •山西)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我们知道实验室中的组装仪器往往有多种用途。
根据下图所示装置回答问题。
(1)图中A装置常用于制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除制氧气外,A装置还能进行另一个实验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若用B装置对氧气进行干燥,则装置内放入的药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若在B装置中盛满水,用排水法收集(瓶口向上)一瓶氧气,气体从 _______________ 端(填字母“ a” “b”)通入。
(3)某同学将实验室制得的二氧化碳通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B装置,始终未出现浑浊,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一条即可)。
【解析】A装置可用于加热KMnO制O,还可用于加热C U(OH)2CO、NaHCO等;禾9用浓硫酸的吸水性干燥C2;用B装置排水法收集气体,遵循“短进”原则;制CO可能用了浓盐酸,使CO中混有大量HCI。
【答案】(1)2KMnO K MnQ + MnO2 + O 2 T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2)浓硫酸b(3)生成的CQ气体中混有HCI气体10.. (2009 •眉山)文文的家庭化学实验室有如下物品:①试管②烧杯③煤气和煤气炉④托盘天平⑤筷子⑥铁钉⑦食盐⑧食醋⑨石灰水⑩牵牛花汁(11)水(12)饮料吸管(13)胶头滴管(14)小勺。
只利用这些物品不能完成的实验是()A、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CO含量的不同B 、 探究牵牛花汁是否可作指示剂C 、 探究加速食盐溶于水的有效方法D 、探究铁钉锈蚀的条件(填a 或b )处的水位升高的。
实验A 是探究磷的燃烧条件,它是通过控制是否与氧接触和控制 化学方程式是实验B 是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中间试管的实验目的是 综合分析以上两个实验,它们都采用了【解析】探究物质性质:气压(说明:写”瓶子变瘪”或"瓶子形状”等均可得分);温度(说明:写”气压"或"气体体积"等均可得分)b 关注变化过程: 温度(或达到着火点);4P + 502—2P 2O;隔绝氧气;对比12.( 2009 •株洲)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某学习小组在探究活 动中要制取一定量的氨气,该小组查阅资料后,得知以下两种方法可以制取氨气:第一种方法:氮气与氢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氨气; 第二种方法: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粉末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氨气。
(1)该小组同学没有选择第一种方法制取氨气的原因是(2)在下图所示装置中,制取氨气的装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氧化碳是否可以溶于水,很难直接观察到现象,可以通过 的变化来间接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