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董必武与人民币的故事

董必武与人民币的故事

董必武与人民币的故事李洁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董必武,是著名的“将军县”——湖北红安(原黄安)县人。

建国后历任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政务院副总理,政务院政法委员会主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代主席。

是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共六届中央委员,七、八、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

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却与“人民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八年抗战结束后,国民党政府仍旧把持着经济命脉,旧货币仍在一些“国统区”流通使用。

但是,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推进,各解放区由共产党领导的银行也达30余家,发行各种票面货币257种之多。

为了迅速稳定和占领全国的经济市场,同时统一华北、西北、华东等几个解放区的财政经济,减少部队在行进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不便。

1946年12月30日,中共晋察冀中央局致电中央,建议中央“召开华北经济工作会议”,以研究华北各解放区“统一对付国民党”和解决“货币不统一”等问题。

中共中央接受了这个建议,并于1947年1月3日,向滕代远、薄一波等同志发出“关于召开华北财政经济会议的指示”。

1947年3月15日,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华北财经会议在河南省武安县(1949年划归河北省)冶陶镇召开。

为了统一思想,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成立华北财经办事处及任命董必武为主任的决定》,并派遣董必武前往指导会议。

华北财经办事处驻地在河北平山县夹峪村,距刘少奇、朱德领导的中央工作委员会驻地西柏坡约两公里。

办事处工作人员有五六十人,对各解放区的情况了如指掌。

这个精干的机构,肩负起了战时“财经内阁”的神圣使命。

董必武到达驻地即对有关具体事项进行了研究部署。

(一)1947年8月1日,董必武同志拟定了《华北财经办事处组织规程》,并上报中央批示;8月16日,即获中央批准。

其中第五条是:“筹建中央财政及银行”。

(二)1947年中秋节前一天,董必武同志到晋察冀边区印刷局了解该局的造纸、印刷设备、票版设计、制版技术、生产能力及生产等情况。

(三)1947年9月14日,中共华东中央局工委书记张鼎承、邓子恢同志致电华北财办,建议立即成立联合银行或解放银行,以适应战争,愈快愈好。

董必武接此电后,立即派华北财办副主任南汉宸赴渤海找张、邓商建银行具体办法。

而晋察冀边区银行副经理何松亭同志建议名称为:“中国人民银行”。

(四)1947年10月2日,董必武同志经刘少奇同志同意,致电中央:“已派南汉宸赴渤海找张(鼎丞)、邓(子恢)商议建立银行的具体办法。

银行的名称,拟定为中国人民银行。

是否可以,请考虑示遵。

名称希望早定,印钞时要用。

”当时毛泽东率中央机关正在陕北转战。

接电后,他和周恩来、任弼时仔细推敲,回电说:“目前建立统一的银行是否过早一点儿?进行准备工作是必要的,至于银行名称,可以用中国人民银行。

”自然而然,后来由人民银行发行的货币,就叫人民币。

二1947年10月8日,根据中央回电精神,华北财办成立了以南汉宸同志为主任的中国人民银行筹备处。

在河北平山县夹峪村一座农家小院的门前,挂出了“中国人民银行筹备处”的牌子。

成员们的工作是搜集各解放区货币发行政策、发行指数、物价指数和设计人民币票样等。

随后将晋察冀边区银行副经理何松亭同志(被董必武同志称为懂银行业务的人)和发行科长石雷同志调中国人民银行筹备处来工作。

同年底,又从晋察冀边区银行调来武子文、秦炎、孙及民、王厚溥四位同志。

1948年2月,从北海银行调来赵善普同志。

前后八位同志,负责办理筹备人民银行的具体事宜。

根据董必武和南汉宸的指示,晋察冀边区财政印刷局开始设计人民币票样。

大约在1947年11月,设计出来的票样送到夹峪村后,南汉宸立即呈报给董必武审定。

第一套人民币上的“中国人民银行”六个字,是董必武题写的。

他知道这几个字的分量,特地沐浴更衣,怀着无比庄重和虔诚的心情,工工整整地写下了这六个字。

那时候,中共中央还在陕北。

毛泽东得知票样上印有他的像后,致电董必武,不同意钞票上印他的像。

理由是,钞票是政府发行的,他是党主席,不是政府主席,要印也要等将来他当了政府主席后再说。

这是毛泽东第二次拒绝在货币上印他的像。

第一次是在中央苏区,黄亚光设计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货币时就准备用他的像。

那时毛泽东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然而,毛泽东在审看票样时却说:“我的像不能用,我没有这个资格。

”谁有这个资格呢?当大家犯难时,毛泽东出了个主意:可以考虑采用列宁的头像。

这就是列宁的像出现在中国红色货币上的原因。

经过一番思考,董必武要求人民币的票面设计,应尽量体现人民性质,反映工农业生产。

人民币的风格就此定调。

改革开放以后,人民币开始与世界接轨,1988年发行的第四套人民币上,出现了毛泽东等已故领袖人物的肖像。

由王益久和沈乃镛设计的第一套人民币,10元券正面图案为车水灌溉和矿山,反映工农业生产;20元券正面图案为矿山采煤和工人推动煤车,反映工业生产;50元券正面图案为毛驴车水和矿山工厂,也是反映工农业生产的。

三1948年3月,董必武同志在石家庄主持召开了华北“五大解放区金融贸易会议”。

会议认为“货币的统一不单是一个技术性的问题,它与财政统一有着密切的关系。

如果财政不统一,而首先统一货币,那么某一地区在其财政困难的时候,如果增发货币,则可能把一部份负担转嫁到其它地区人民的身上,引发邻区间的许多纠纷。

如果取消其货币发行权,在战时又不容易应付紧急需要。

”故决定不采取立即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统一货币统一各解放区货币的办法,而根据不同情况不同地区实行不同的办法,来逐步达到统一各解放区货币的目的。

1948年5月,周恩来同志来到河北平山西柏坡,在听取关于金融贸易会议的报告后,说不能再搞联合政府了,要搞统一政府。

因此,6月,华北财办撤销,改为中央财政经济部,董必武任部长,薛暮桥任秘书长,南汉宸同志除继续任中国人民银行筹备处主任,准备人民币的发行工作外,还要兼任即将成立的华北银行总经理。

1948年6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筹备处上报“关于发行中国人民银行券的补充意见”,对发行比价、票面额、发行时间、步骤、发行数量、面额、印制计划以及对敌比价发展的估计等问题作了报告。

并附5个品种、7种版别的设计稿件,亦即:1元工农图券;5元帆船图券(小帆船);10元火车站图券;50元车水、运煤图券(矿车驴子);100元有三种票版---耕地、工厂图券;汽车、火车图券(工厂火车);万寿山图券。

首批人民币刚刚印出,票样就立即被送到了西柏坡,由董必武面交毛泽东审阅。

毛泽东对崭新的人民币赞不绝口,兴奋地说:“人民有了自己的武装,有了自己的政权,现在又有了自己的银行和货币,这才真正是人民当家做主!”1948年10月3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印制新币问题”的指示:决定中国人民银行新币与冀南钞、北海币为一比一百,…,委托华北、华东印制十元、五十元、一百元之新币,尽可能于年前完成五十亿元。

中央原决定,1949年1月1日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人民币。

但是,中国革命战争胜利形势发展很快。

1948年11月2日东北全境解放,淮海战役正在胜利进行,东北野战军进关,平津解放在即。

北平、天津,不仅是我国的主要大城市,而且是几个解放区的结合部位,周围有好几个解放区的票子在流通。

而各解放区的票子,不仅名称各异,比价不一,而且纸质低,印刷粗劣,真伪难辨和互相折算困难。

若让各解放区的票子一起进入平津(注:当时市场上票子有晋察冀边币、冀南币、北海币、西北农民币、陕甘宁贸易公司商业流通券、东北币、长城币、内蒙人民银行币八种,人称“八国联军围平津”,而八种票子有六种比价),将造成市场混乱,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市场经济秩序的恢复,也将引起人民的责难。

为此,中央决定,把中国人民银行的成立和发行人民币的时间提前到1948年12月1日,以适应革命战争胜利发展的需要。

1948年11月18日,董必武主席主持召开了华北人民政府第三次政务会会议。

会议作出:“发行统一货币,现已刻不容缓,立即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并任命南汉宸署理中国人民银行总经理。

一面电商各区,一面加速准备的决议。

”1948年12月1日,华北人民政府发出金字第四号布告,宣布成立中国人民银行。

布告说:“为适应国民经济建设之需要,特商得山东省政府、陕甘宁、晋绥两边区政府同意,统一华北、华东、西北三区货币。

决定:一、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合并为中国人民银行,以原华北银行为总行。

所有三行发行之货币,及其对外之一切债权债务,均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承受。

二、于本年十二月一日起,发行中国人民银行钞票(下称新币)定为华北、华东、西北三区的本位货币,统一流通。

所有公私款项收付及一切交易,均以新币为本位货币。

新币发行之后,冀币(包括鲁西币)、边币、北海币、西农币(下称旧币)逐渐收回,旧币未收回之前,旧币与新币固定比价,照旧流通,不得拒用。

新旧币比价规定如下:…以上规定,望我军民人等一体遵行。

…”是日,中国人民银行挂牌仪式在石家庄中华北街11号隆重举行。

在大决战的隆隆炮声中,人民币问世并开始在解放区发行。

红色金融工作者接管旧金融机构之后,迅速利用国民党遗留下来的印钞设备印制人民币。

四中原解放区是人民币扩展的最早地区。

1949年2月,中共中央华东局指示北海银行抽调人员组成南下支队,代号“青州纵队”,先在山东青州集训,准备接收南京、上海等城市的国民党金融机构。

培训结束后,青州纵队开始南下。

同行的有一支由三四十辆大卡车组成的车队,满载人民币以供南下部队解放南京、上海使用。

4月25日,青州纵队从扬州过江,两天后到达丹阳。

在这里,又进行了培训,为接收上海作准备。

一天,邓小平和负责接管上海财经工作的骆耕漠乘吉普车从南京到丹阳,直至深夜才到。

邓小平和骆耕漠饿急了,到街上找吃的。

餐馆早就打烊,只看到一个馄饨担子。

吃完馄饨,骆耕漠将一张崭新的人民币递给小贩,问:“钞票你愿意收吗?”小贩高兴地说:“这个票子值钱,能买好多东西,大家都愿意要。

不像国民党的票子,只能当草纸擦屁股。

”邓小平听后对骆耕漠说:“这就是人民的心声!”押运人民币的车队向上海进发,其时大雨倾盆,千军万马将道路挤得水泄不通。

这时陈毅的车队开过来了,大家纷纷让路。

陈毅看到运钞车,特别允许运钞车编入他的车队。

运钞车队深夜沿着苏州河进入市区,当夜抵达金门饭店,第二天就接管了国民党的中央造币厂和中央印制厂,第三天就开始印制人民币。

1949年12月底,原华南解放区的南方人民银行改为中国人民银行华南区分行,其分支机构并入中国人民银行系统。

1950年5月1日,海南岛解放。

7月23日,海南军政委员会发出通告,宣布琼崖革命根据地发行的票券停止流通。

人民币的流通区域扩展到天涯海角。

1951年3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发布《关于统一关内关外币制的命令》,责成中国人民银行限期收回东北银行和内蒙古人民银行所发行的地方流通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