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专题二第一节: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1课件(人民版选修三)
专题二第一节: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1课件(人民版选修三)
赔偿 ④关于赔款问题:规定成立一个_______委员会, 由它在1921年5月1日前确定赔款总额,在此之 前,德国应先交付赔款200 亿金马克.
(三)《凡尔赛和约》(即《对德和约》)1919.6.28 2、评价 :
⑴性质:战胜国对德国的具有掠夺性和强制性的和约 史料精读: 这幅刊登在
列宁称“《凡尔赛和约》是强盗、掠夺者、高利 1921年德国一家 ⑵影响: 贷者、刽子手和屠夫的和约。”“靠凡尔赛和约来维 杂志上的漫画将 ①确立了帝国主义统治世界新秩序——凡尔赛体系; 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 英、法、美、意、 ②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有利于资本主义相 也有人认为“凡尔赛体系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世 日比做一只五头 对稳定的发展; 界性的国际和平体系。” 怪兽,它将德国 ③确立民族自决原则有利于欧洲新兴民族国家的兴起; 踩在脚下,贪婪 ④宰割德国种下了德国民族复仇的种子。 地将其内脏吞食 殆尽。 “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福煦
(五)凡尔赛体系及其评价
4、凡尔赛体系的不稳定性: (体系下存在许多矛盾)
⑴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 原因: 和约对战败国的宰割、掠夺极为苛刻 ⑵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原因: 分赃不均,各国的目的未能满足 主要矛盾: 英美矛盾、英法矛盾、美日矛盾 ⑶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 原因: “委任统治”实质是维护殖民统治(导致民族运动高 涨) ⑷欧洲新兴国家诞生出现新的民族矛盾: 原因: 战胜国没有真正按照民族自决原则,而是根据自 身利益来处理欧洲领土问题(给德国提供条件) ⑸帝国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苏联之间的矛盾:(仇视苏联)
影响:美国“门户开放”、“机会均等” 原则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曾经在一个时期内给日本帝国主 打破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使中国重新回复到 义以独霸中国的机会……1922年美国召开的华盛顿九国 帝国主义共同支配的局面。 会议签订了一个公约,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
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 《毛泽东选集》
(四)国际联盟的建立
1、首倡者及意图 : 国联总部:日内瓦万国宫
美国:企图利用国联,领导世界(称霸世界) 2、盟约内容 : ② ③…… ① 3、建立 :①时间、地点②主要机构:③成员国:④操纵国
4、评价 :
⑴性质: 名义上维护和平的第一个国际性政治组织, 英法操纵下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⑵积极: 开创了国际合作的形式,顺应了世界整体发展的 趋势,为后来的国际组织提供了经验教训 ⑶局限: 英法操纵下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缺乏普遍 性和权威性,不能真正维护世界和平。
思维拓展
◆美国首先倡导建立“国际联盟”,但为什么最终没 有加入?反映了什么问题? 原因: ①美国国内孤立主义势力的反对 ②美国夺取世界霸权的目标未实现 ③英法的抵制 反映: ①英美矛盾成为当时世界主要矛盾 ②美国综合国力还不足以获得对世界的领导权 ③国际关系的中心仍在欧洲
(五)凡尔赛体系及其评价
二、华盛顿会议
(一)华盛顿会议召开的背景: (二)华盛顿会议内容: (三)华盛顿体系及其评价:
(一)华盛顿会议召开的背景
一战后的亚太局势 1、英美日争夺亚太 2、海军军备竞赛 3、中国人民掀起反 帝运动
材料四:中国五四运动 材料二: 日本在台湾、琉球、
材料一: 到大战结束时, 南库页岛、千岛群岛拥有 材料三: 美国国会批准, 日本对华出口已居各国 扩充海军计划,1924年 很多的海军基地,且占有 将拥有38艘主力舰。 之首,而英国则落后于 原德国在太平洋上的重要 岛屿,使日本在西太平洋 日本每8年内增加8艘主 美国屈居第三;在对华 力舰和8艘新式巡洋 居于相当稳固的战略地位, 投资方面,双方已不相 舰 ——八八舰队计划。 对美国在太平洋的属地菲 上下。这一切对英国造 英国将花掉最后一个金 律宾、关岛、夏威夷的安 成了严重威胁。— 币,使海军优于美国或
一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一、巴黎和会
二、华盛顿会议
一、巴黎和会
(一) 巴黎和会召开的背景 (二) 巴黎和会的召开 (三)《凡尔赛和约》 (四) 国际联盟的建立 (五) 凡尔赛体系及其评价
(一) 巴黎和会召开的背景
战后帝国主义力量对比的变化
摧毁四大帝国:德、俄、奥斯曼、奥匈 削弱英法意三强 美日力量壮大
③1919巴黎和会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 日本,引发中国五四运动; ④1922年华盛顿会议外中日协定,中国有条 件收回山东主权。
《九国公约》签定1922、2
结合材料一、二,分析《九国公约》 的实质和影响?
材料一 1. 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以及领土与行政的完整。 2. 为适用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或各国商务实业机会均 等原则缔约各国,除中国外,均不得谋取或赞助其 实质:“门户开放”名义帝国主义共同宰割中 本国人民谋取任何超出他国的特别权利 国 —— 《九国公约》
全造成威胁。——徐天新、 任何国家 —— 劳合乔治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 梁志明主编《世界现代史》 界史现代史编》
(二)华盛顿会议内容:
议题一、关于亚太地区问题:《四国条约》
美、英、日、法相约“互相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岛屿属地和 岛屿领地的权利”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日本对《四国条约》十分不满,挖苦英国人说:“无论
经济衰退; 仍为第一军事强国
经济衰退; 陆军强国 经济危机 实力上升;尚难 与列强抗衡
(二)巴黎和会的召开
凡尔赛宫
(二)巴黎和会的召开
1、会议正式召开的时间和地点—1月18日、凡尔赛宫 当年德国在凡尔赛宫举行德国统一仪式的时间是 1871年1月18日。法国人把巴黎和会的会址不仅选在了当 年德国人耀武扬威的地方,还选择了德国人最值得庆祝的 日子,但是所讨论的事情却是如何惩罚德国,法国人再一 次以一种隐晦的方式来对德国人进行雪耻。 2、会议结束和签字的日期—6月28日 正是5年前的这一天,奥匈帝国在得到它的强大盟友 ——德国的支持后,进攻塞尔维亚,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 战,使人类遭到空前的浩劫。今天,战胜国选择在5年后 的同一天,让德国人接受协约国对它的审判,算是对德国 人和奥地利人的战争失败的羞辱。
日本代表牧野——对涉及东亚问题争吵不休, 毫不相让,对欧洲事务漠不关心。 (“沉默 的小伙伴”)
意大利首相奥兰多,对意大利利益有关的问 题谈起来滔滔不绝(“无足轻重的伙伴”)
十四点计划
1、以公开的方式订立公开的和平条约 …… 3、尽可能地消除一切经济壁垒,建立 平等的贸易条件。 …… 4、各国军备必须裁减至符合维持国内 安全的最低限度 …… 5、尊重人民的意愿,对所有殖民地的 要求做出自由的和绝对公正的调整 …… 14、成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国际 联盟,保证大小国家的政治独立和领 土完整。
如何,你们已经给英日同盟安排了一个盛大的葬礼。”
——《华盛顿体系》
材料体现了《四国条约》什么内容?
结果:拆散英日同盟 , 各国相互承认其在亚太利益
(二)华盛顿会议内容:
议题一、关于亚太地区问题 《四国条约》的影响: 对美国:拆散英日同盟,有利于其在亚太的扩张 对日本:扩张受到遏制;在亚太利益得到承认; 第一次取得同欧美列强同等的地位 对英国:在亚太地位下降,远东外交政策日益与 美国接近。
(二)华盛顿会议内容:
议题二、关于限制海军军备的问题 限制海军军备的《五国条约》 影响: 对美:抑制了日本,取得与英国 相等的制海权; 对日:海军扩张受到抑制;
确定五国主力舰比例
对英:开始丧失海上优势 性质: 世界现代史上第一个裁军协议
(二)华盛顿会议内容:
议题三、关于中国问题:《九国公约》
关键在于中国山东问题的解决: (中日会外谈判)
(二)巴黎和会的召开
1、巴黎和会召开的目的:
⑴表面上:是战胜国为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和谋求 战后世界和平 ⑵实际上:是战胜国为瓜分战利品,建立战后国际 关系新秩序
2、和会召开的时间、地点、国家和会议的操纵者 分别是什么?
时间:1919年1月18日—6月28日 地点:法国巴黎凡赛宫 参与国:27国(不包战败国和苏俄) 会议的操纵者: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左起: 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 劳合·乔治、克里孟梭、威尔逊
1、在巴黎和会上,操纵会议的英法美三大 国争夺的根本点是 A.争夺对德国的控制权 B.争夺战争赔 款 C.争夺对国际联盟的领导权 D D.争夺地区及世界霸权
2、《凡尔赛和约》的规定中最能体现英国愿望的是
最大特点是英国的衰落和美国实力的膨胀
参加巴黎和会的各大国的打算 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分赃计划
国家 美国 英国 法国 意大利 日本 战后实力
大发战争横财; 最大债权国
参加会议的目标
夺取战后世界的领导权 保持世界霸权,维持殖民及海 军优势,欧陆均势 彻底削弱德国,重建欧陆霸权 扩大领土 战时从德手中夺取的利益合法化
①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美日矛盾
②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中国 人民与帝国主义的矛盾
《凡尔赛和约》 巴黎和会 对匈奥保土和约 国联盟约
凡 尔 赛 体 系 华 盛 顿 体 系
《四国条约》
华盛顿 会议 《五国条约》 《九国公约》
凡 尔 赛 华 盛 顿 体 系
战 后 国 际 关 系 新 格 局
1922、2中日《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及《附约》 结果:中国利用美日矛盾坚持斗争有条件收回山东主权
评价:是对《凡尔赛和约》中有关山东问题的不公正
条约的修正,近代中国人民取得的少有重大外交成果。
中国山东问题 ① 19世纪末德国强占胶州湾,划山东为势力 范围;
②1914年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出兵山东,将 德国在山东权利据为己有;
利 益 受 损
日本:
英国:
英日同盟被拆散; 海军力量受遏制; 独占中国局面被打破;
丧失海军优势
中国: 受到帝国主义共同宰割。 (最大受害国)
(三)华盛顿体系及其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