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阴市名胜古迹

江阴市名胜古迹

江阴有哪些名胜古迹
1、江阴中山公园
中山公园,始创于宋。

宋首创万春园,明僻江苏学政衙暑,民国改建为中山公园,亦今中山公园。

宋创万春园,在万寿山上立万寿亭,山下立状元亭,园内有观音殿[心经碑殿],还有千年紫藤。

2、徐霞客故居在江阴马镇,1985年,政府拨款大修。

现有三进、十七间正房、两间厢房,占地二亩。

大门正面悬“徐霞客故居”匾额,两边立盘陀石。

第二井遗有一棵古罗汉松,相传为徐霞客手植,已有400年左右树龄。

胜水桥,架在徐霞客故居前的枕塘河上。

据传是徐霞客当年出游船只停泊处,徐霞客故居有故居、胜水桥、晴山堂石刻、徐霞客墓和仰圣园等组成。

3、江阴长江大桥连接江阴市与靖江市,全桥总长近3km。

江阴长江公路大桥是我国首座跨径超千米的特大型钢箱梁悬索桥梁,也是20世纪“中国第一、世界第四”大钢箱梁悬索桥,是江苏省境内跨越长江南北的第二座大桥。

4、江阴兴国园始建于宋初太平兴国年间。

原为太平兴国教寺的七级浮屠(即佛塔),俗称〃兴国塔〃,距今已有一千年的历史。

元代受到战火损坏,嘉庆二十二年,塔的架木及顶部遭火焚,但传体塔身依然屹立。

5、在江阴市人民路与君山路的交叉路口,有几进黑瓦白墙的江南民居,这是刘氏三兄弟故居。

这里诞生了刘半农、刘天华、刘北茂兄弟“三杰”。

修复后的故居除了故居本体建筑外,还包括半农圃、流芳曲、北茂苑三个花园以及《光明行》下沉广场、音乐桥、光明街等系列景观。

6、古炮台位于江阴之北的黄山上。

古炮台有些难寻,循着一条山间小道向深处走去,渐行渐深,渐深渐暗。

突然前方开阔,一片空地。

空地由石块铺成,石头的缝隙间长满了杂草。

空地大致分为四方格局,南部有一根旗杆。

三块青石支起了这根数十米高的旗杆,木制的,黑色的还略带弯曲的旗杆。

谁曾料,就这支旗杆,飘扬过大清朝的龙旗,也飘扬过民国的青天白日旗,而今只剩杆顶一根黑绳在风中摇摆。

大清王朝的刀枪锈迹斑斑,中华民国的硝烟早已经远去,滚滚江水依然东流。

旗杆北面就是炮台。

炮台由巨石与泥砖垒砌而成。

整个的炮台是由几个“凹”字形的小炮台组成。

东边三个,西边亦如此。

五门炮台已经不知所踪,杂草占据了本该置放大炮的土台。

只剩一门锈的古炮了,棕红的铁锈布满炮身,凸出的铭文还是依稀可辨,“威武大将军”,“道光二十三年造”。

7、江阴北郊、黄田港东岸有一座锦屏似的小山,原名瞰江山。

相传战国末年,楚相黄歇被李园所杀之后,即葬于此山西麓。

黄歇号称春申君,是著名的战国四君子之一。

吴地百姓为纪念他,即将此山改名为君山。

君山西麓有东岳庙,黄歇墓就在庙阶下。

半山有一亭翼然,名松风亭,始建于宋代,山顶原有玄天宫,因屋无梁,俗称“无梁殿”;另有一楼面江,名“望江楼”,楼有楹联一副,将长江天堑和黄歇的典故包含在内,曰:“此水自当兵十万,昔人曾有客三千。

”旧时,每逢农历三月二十八日东岳庙香节,香客上山进香,游人登楼瞰江,热闹竟日。

抗日战争爆发前一年,黄山驻军将玄天宫及望江楼拆毁。

1947年,在此构筑炮台2座,与黄山互为犄角,为军事必争之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