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作业许可安全管理细则

作业许可安全管理细则

作业许可安全管理规定
1 目的
作业许可管理程序是一种正式的书面体系,用来确认、控制具有潜在危险的工作。

这种体系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它能够确保潜在风险得以识别,通过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加以预防控制。

2 适用范围
公司及所属单位。

3 编制依据
《安全生产法》。

4 职责分工
4.1 施工经理(项目经理/副经理/工程师/专业经理/作业监督/队长)
4.1.1 确认需要作业许可的作业。

4.1.2 确保作业许可明确说明:
a) 作业的人员;
b) 作业的期限;
c) 作业的准确描述;
d) 作业的确切地点;
e) 其它。

4.1.3 必要时终止或重新考虑安排有相互冲突的作业。

4.1.4 确保作业许可程序不受交接班或人员变化带来的影响。

通过对交接班记录和已发放的许可证的查看,接班人员应知道现有的许可证/设备的隔离。

禁止作业许可申请表延期使用,如果相关班次发生变化或超过8小时,必须重新发放许可。

4.1.5 对所进行的作业进行风险识别与评估,确保所有的相关危险都被识别。

4.1.6 作业前检查作业现场,确保作业涉及的所有安全预防措施已经落实。

4.1.7 确保所有相关隔离措施已经到位。

4.1.8 确保施工负责人/作业人员了解:
a) 要执行的作业;
b) 与作业有关的危险;
c) 涉及的设备、工具;
d) 遵循的程序和规定;
e) 应采取的预防措施,以消除或降低作业过程中所涉及的潜在危险;
f) 紧急情况下应采取的措施。

4.1.9 审核作业许可申请。

4.1.10 确保作业结束后作业现场的正常恢复。

4.1.11 监控作业执行,确保作业许可证程序被认真遵守和执行。

4.1.12 确保相关的安全作业程序被有效执行。

4.2 HSE工程师
a) 指导和审核作业许可申请,检查作业涉及的安全措施落实情况;
b) 监督作业以确保作业许可程序得以有效执行;
c) 确保相关的安全作业程序被有效执行;
d) 根据作业所涉及的安全问题,向施工经理提供安全建议;
e) 有权停止认为不安全或作业许可范围以外的任何工作。

4.3 施工负责人(项目副经理/工程师/专业经理/作业监督/队长/班长)
a) 了解作业许可程序的执行,具备与自己工作相关的资质、专业知识和安
全知识等;
b) 负责填写作业许可申请表,申请作业许可执行;
c) 作业前同施工经理检查作业现场,确保有关的安全预防措施得以有效落
实;
d) 确保作业许可得到批准和签发后,组织作业人员进行作业前安全会,确
保所有参与作业人员了解作业许可内容和相关风险及预防、控制风险措
施,方可组织施工;
e) 了解紧急情况下采取的应急措施;
f) 了解作业可能涉及的所有安全管理程序,并确保在作业中认真执行;
g) 监督作业的实施情况,确保作业许可程序和所有安全管理程序被认真执
行;
h) 如作业情况或条件发生变化,应停止作业并向施工经理、HSE工程师汇
报。

4.4 其他相关作业人员
4.4.1 所有参与作业人员必须了解作业许可内容和相关风险及预防、控制风险措施,获得批准的作业许可表后方可施工。

4.4.2 作业前必须了解:
a) 执行作业的具体情况;
b) 与作业有关的危险;
c) 涉及的设备、工具;
d) 遵循的程序和规定;
e) 应采取的预防措施,以消除或降低作业过程中所涉及的潜在危险;
f) 紧急情况下应采取的措施。

4.4.3 任何不安全情况下或存在潜在的没有识别出来的危险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并向施工负责人和HSE工程师汇报。

4.4.4 如作业情况或条件发生变化,应停止作业并向施工负责人和HSE工程师汇报。

5 工作程序
5.1 作业许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别:
a) 热工作业;
用于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火花或其它火源的作业,如电/气焊、气刨、切割、打磨、使用内燃机或电动机等(参照QHSE-G03-B03-X04)。

b) 限制/封闭空间作业;
用于存在有毒、有害或易燃气体、烟雾或蒸汽达到危险程度,含氧量过低或过高,人员出入口受到限制的各类空间(有毒空间、易燃空间、缺氧空间、富氧空间等,参照QHSE-G03-B03-X15)。

c) 压力试验作业;
用于管线压力试验作业,包括水压试验和气压试验(参照QHSE-G03-B03-X13)。

d) 射线作业;
用于放射成像或在作业中涉及到放射源的作业(参照QHSE-G03-B03-X31)。

e) 电气作业;
用于在划分等级区域内进行的电气作业,包括去掉防爆保护装置,如打开防爆罩或关断过压系统(参照QHSE-G03-B03-X09,QHSE-G03-B03-X25,QHSE-G03-B03-X21)。

f) 高压调试作业;
g) 大型结构物吊装作业;
用于符合大型结构物起重定义的作业(参照QHSE-G03-B03-X07)。

h) 大型结构物拖拉装船作业;
用于符合大型结构物拖拉装船定义的作业(参照QHSE-G03-B03-X08)。

i) 高处或舷外作业、设备或管线开封作业、电气作业、涂装作业和其它特
殊作业要求。

5.1.1 某些作业可能同时需要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作业许可。

5.1.2 某些特殊工作的要求和/或工作可能对作业者、邻近的其他作业者或设施本身的安全构成危害时,应使用作业许可。

5.1.3 并非所有工作都需要作业许可。

作业许可用于控制具体、存在重大风险的作业。

然而,考虑是否需要作业许可时,作业人员必须考虑到工作位置是否靠近具有潜在危险的设备或其它作业,是否会对其他人员或设备造成影响。

5.2 作业许可的填写
5.2.1 作业许可应根据施工计划提前提出申请。

5.2.2 施工负责人负责填写《作业许可申请表》。

5.2.3 《作业许可申请表》上应该充分识别:
a) 作业时间;
b) 作业地点;
c) 作业人员;
d) 施工负责人;
e) 作业类型;
f) 作业情况具体描述;
g) 作业可能涉及的工具;
h) 作业过程中可能涉及的危险;
i) 作业前需要采取的安全措施;
j) 是否需要测气、隔离等;
k) 其它与作业有关的信息。

5.2.4 作业许可通常的有效期陆上为8小时,海上为12小时。

然而,对于要完成某些紧急任务,批准人可给予3小时的延长。

若需延长时间,施工负责人、施工经理、HSE工程师必须在作业许可申请表上签字确认。

5.2.5 如一个作业涉及两个或以上作业许可时(例如热工作业与限制空间作业同时进行),必须在作业前由施工经理组织作业安全分析会议,充分识别相关的作业风险,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并同时申请《热工作业许可》和《限制空间作业许可》。

5.3 作业许可审批
5.3.1 以下作业申请作业许可时必须提前组织作业安全分析(JSA)并有效保存记录,否则不予审批:
a) 大型吊装作业;
b) 限制空间作业;
c) 射线作业;
d) 压力试验作业;
e) 电气调试作业;
f) 大型结构物拖拉装船作业;
g) 特殊作业要求(业主、公司的特殊要求)。

5.3.2 作业许可审批前,施工负责人必须认真完成《作业许可申请表》的填写。

5.3.3 施工负责人确认《作业许可申请表》完成后提交施工经理审核。

5.3.4 施工经理对作业许可的内容进行检查确认,对存在问题的地方给与指导,确认无误后签字提交HSE工程师审批。

5.3.5 HSE工程师对作业许可的内容进行检查确认无误后,签发作业许可。

5.3.6 作业许可批准执行后,白色的文件正本交给施工负责人存放在现场备查,粉色副本存放在在HSE工程师办公室。

5.3.7 施工负责人检查作业现场确保所有安全措施落实前,不得签发作业许可。

5.4 作业结束或终止
5.4.1 作业结束或终止后,签字确认并返还白色作业许可正本到HSE工程师处
保存。

5.4.2 确认作业结束后,及时恢复现场正常工作状态。

5.4.3 必须保证作业现场的隔离状态,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

5.4.4 请表白色正本应该归档保存至少12个月。

5.4.5 必须通过查阅交接班记录和作业许可申请表,对作业现场情况(包括人员、设备、作业环境等)进行全面了解。

5.5 作业许可程序审核
5.5.1 有权对作业许可程序进行监督审核,从而确保作业许可程序得以有效执行。

5.5.2 定期对作业许可程序的执行情况进行审核。

5.5.3 审核的人员对作业许可内容进行抽查。

6 附则
6.1 本细则由质量健康安全环保部负责解释。

6.2 本细则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正文结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