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铝合金建筑型材用粉末涂料

铝合金建筑型材用粉末涂料

YS/T ××××-200×铝合金建筑型材用粉末涂料Powder for architectural aluminum alloy200×-××-××发布200×-××-××实施发布前言本标准是根据我国铝合金建筑行业用粉末涂料生产和使用的实际情况,将质量要求分为粉末性能要求和喷涂固化后的涂层性能要求,其中粉末性能是根据国内外粉末涂料生产企业的质量控制要求和ISO 8130、ASTM D3451-01:standard guide for testing coating powders and powder coatings(粉末涂料检测标准指南)以及国内的一些粉末涂料的标准如GB 6554—86 《电气绝缘涂敷粉末试验法》等制订的,而涂层性能要求是参照GB 5237.4-2004《铝合金建筑型材第4部分粉末喷涂型材》、QUALICOAT-2003《关于建筑用铝型材涂层的技术规范》和美国建筑制造业协会AAMA 2604、2605-2005《推荐性规范,铝挤压型材及板材上高性能有机涂层的性能要求及检验程序》制订的。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北京圣联达金属粉末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YS/T ××××-200×铝合金建筑型材用粉末涂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铝合金建筑型材用粉末涂料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铝合金建筑型材以聚酯/TGIC、聚氨酯、聚酯/羟烷基酰胺等合成树脂为主要成膜物,并加入颜料、填料、助剂等制成的热固性室外用粉末涂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78 水泥强度试验用标准沙JC/T 480 建筑生石灰粉GB 1250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断方法GB/T 1732-1993 漆膜耐冲击测定法GB/T 1740-1979 漆膜耐湿热性测定法GB/T 1766 – 1995 色漆和清漆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GB 1768—93 漆膜耐磨性测定法GB/T 1865—1997 色漆和清漆人工气候老化和人工辐射暴露(滤过的氙弧辐射)GB/T 4472 – 1984 化工产品密度、相对密度测定通则GB/T 6461—2002 金属基体上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经腐蚀试验后的试验和试件的等级GB/T 6682-199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 6739-1992 漆膜硬度铅笔测定法GB/T 6742-1986 漆膜弯曲试验(圆柱轴)GB 7531-87 有机化工产品灰分的测定GB/T 9275-1988 色漆和清漆巴克霍尔兹压痕试验GB/T 9286-1998 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GB/T 9750 涂料产品包装标志GB/T 9753-1988 色漆和清漆杯突试验GB/T 9754-1988 色漆和清漆不含金属颜料的色漆漆膜之20°、60°和85°镜面光泽的测定GB 9758–88 色漆和清漆可溶性金属含量的测定GB/T 9761-1988 色漆和清漆色漆的目视比色GB/T 10125—1997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GB/T 11186.2–1989 漆膜颜色的测量方法第二部分颜色测定GB/T 11186.3–1989 漆膜颜色的测量方法第三部分色差计算GB/T 13452.2–1994 色漆和清漆漆膜厚度的测定GB/T 13491 涂料产品包装通则GB/T 16585-1996 硫化橡胶人工气候老化(荧光紫外灯)试验方法GB/T 16995–1997 热固性粉末涂料在给定温度下胶化时间的测定GB/T 19071.1–2003 粒度分析激光衍射法3 要求3.1 产品分类及标识产品的分类和标识应符合表1的规定。

3.2.1 粉末表观质量应色泽均匀,无异物,无结团现象。

3.2.2 筛余物平光产品采用孔径为125µm 的试验筛测试,试验筛上无筛余物;皱纹产品采用孔径为160µm 的试验筛测试,试验筛上无筛余物。

3.2.3 粒径分布粉末涂料的粒径应根据供需双方所协商的涂层外观来确定。

如无要求均按照平均粒径分布介于30µm -60µm ,粒径10µm 的体积百分含量≤10%,如有特殊要求可在供需双方的合同中注明。

3.2.4 胶化时间3.2.5 流化性(流动速率)沸腾高度与粉末静止高度之比和流出粉末质量的乘积应大于120。

3.2.6 密度1.0-1.8g/cm 3 3.2.7 重金属含量每千克粉末涂料中所允许含有的可溶性重金属的毫克数见表2的规定。

3.2.8 灰份灰份<45%。

3.2.9 熔融倾斜流动性熔融倾斜流动长度在10-80mm 。

皱纹产品不作要求。

此数值不做为评判粉末质量的标准,而是作为两种粉末对比测试的结果范围。

3.2.10 粉末涂料贮存稳定性按照附录D 表9的评价方法,压实和附聚的程度应小于3级;化学活性的变化百分数为5%。

3.3 涂层性能粉末涂料成膜后涂膜性能符合GB 5237.4标准的规定 3.3.1 光泽涂层的60°光泽值应与合同规定值基本一致,其允许偏差见表3的规定。

3.3.2 颜色和色差CIE系统中对艳丽的颜色定义如下:艳黄色b>50艳红色a>50且a≥b艳蓝色b<-30艳绿色a≤-25 且b≤25黑灰色L≤11紫色21≤L≤53 且14≤a≤49一般情况采用目视法,涂层颜色应与合同规定的标准色板基本一致。

使用仪器测定时单色平光粉末金属、珠光、美术、混合粉以目测作为检测依据。

红色、黄色、紫色及皱纹产品,色差值不做为评价指标,以目测为主。

3.3.3 涂层厚度涂层厚度40-120μm。

仲裁时,最好使用50-80μm的涂层厚度的试板评价。

3.3.4 涂层硬度3.3.4.1 铅笔硬度涂层经铅笔划痕试验,其硬度≥H。

3.3.4.2 压痕硬度涂层经压痕试验,其抗压痕性≥80。

仲裁时,采用压痕硬度进行评价。

3.3.5 附着力涂层经划格试验其附着力应达到0级。

3.3.6 耐冲击性皱纹涂层和低光涂层经50Kg.cm正面冲击试验后,再采用粘胶带测试,涂层应无脱落现象。

其他涂层经正面50Kg.cm冲击试验后应无开裂或脱落现象,但在凹面的周边处允许有细小的皱纹。

采用试板进行实验,试板用厚度为0.8-1.0mm状态为H24或H14的纯铝板作基材,按照粉末涂料固化条件制作。

3.3.7 抗弯曲性皱纹涂层和低光涂层经曲率半径为3mm,弯曲180°试验后,再采用粘胶带测试,涂层应无脱落现象。

3.3.8 杯突试验皱纹涂层和低光涂层经压陷深度为5mm的杯突试验后,再采用粘胶带测试,涂层应无脱落现象。

其他涂层经压陷深度为5 mm的杯突试验后,应无开裂和脱落现象。

3.3.9 耐化学稳定性3.3.9.1 耐盐酸性涂层经盐酸试验后,不应有气泡和其他明显变化。

3.3.9.2 耐溶剂性涂层经二甲苯试验后,涂层应无软化及其他明显变化。

实验前后的漆膜硬度变化应不大于1H。

对于聚酯粉末涂层,本试验是选择性试验,不作为涂层质量置疑的根据。

3.3.9.3 耐灰浆性涂层经灰浆试验后,涂层不应有脱落和其他明显的变化。

3.3.10 耐盐雾腐蚀性在带有交叉划痕的试板上,经1000 h乙酸盐雾试验后,在交叉划线两侧4.0 mm以外部分的涂层不应有腐蚀现象。

按GB/T 9286-1998中的7.2.6条进行试验,在离划线4.0 mm以外部分,不应有涂层脱落现象。

也可采用铜加速乙酸盐雾试验,经120 h试验后,其保护等级≥9.5级,膜下单侧最大渗透宽度小于2mm。

仲裁时,采用乙酸盐雾试验。

3.3.11 耐湿热性涂层经1000 h试验后,变化≤1级。

涂层经氙灯照射人工加速老化后,应符合表4的规定。

合同未注明粉末涂料等级时,一律按C级供货。

3.3.12.2 荧光紫外灯加速老化涂层经荧光紫外灯照射人工加速老化后,应符合表5的规定。

合同未注明粉末涂料等级时,一律按C 级供货。

3.3.13 耐沸水性涂层经耐沸水性试验后,不允许脱落、起泡、皱纹等缺陷,但允许色泽稍有变化。

3.3.14 涂层的外观质量3.3.14.1 平光涂层喷粉型材装饰面上的涂层应平滑、均匀,不允许有皱纹、鼓泡、裂纹等影响使用的缺陷。

允许有轻微的桔皮现象,其程度应由供需双方商定的实物标样表明。

小于120µm厚不能有针孔。

3.3.14.2 皱纹涂层皱纹涂层的表面效果应与供需双方商定的实物标样基本一致。

3.3.15 耐磨性3.3.15.1 落砂冲击耐磨经落砂试验后,其磨耗系数应≥1.6L/um。

3.3.15.2 磨耗仪耐磨经磨耗试验后,磨耗的质量损失不能大于0.15克。

3.3.16 耐温性在三种不同的固化条件下得到的试板,它们之间的色差应满足下面的要求:200℃/10′和200℃/30′的色差<1.5200℃/10′和220℃/10′的色差<1.5黑色和艳丽的颜色涂层以目测为主。

4 试验方法4.1 粉末性能检测方法4.1.1 粉末在容器中状态检查方法用正常视力对产品进行目视检查。

4.1.2 筛余物试验方法称取约100g试样,将平光试样放到附有底盘的125µm 的试验筛中(砂皱产品放入160µm的试验筛中),盖好筛盖,以手工拍打振动试验筛,直至在试验筛下面的白纸上无落下的粉末为止。

小心地把筛盖打开,目视观察,试样应全部通过试验筛,无筛余物。

4.1.3 粒径分布检查方法粉末涂料粒径的检查按GB/T 19071.1–2003的规定进行。

4.1.4 胶化时间检查方法粉末涂料胶化时间的检查按GB/T 16995的规定进行。

4.1.5 流化性检查方法粉末涂料流化性的检查按附录C的规定进行。

4.1.6 密度检查方法按GB/T 4472中比重瓶法的规定进行。

试剂采用正己烷。

4.1.7 重金属含量测定方法重金属的含量直接用粉末涂料测定,其方法按GB 9758-88中规定的方法进行。

4.1.8 灰份的检测方法称取0.2g粉末涂料放到成膜器(见附录B)中,翻至在平面的铝板上,并放入恒温的烘箱上,迅速关上烘箱门,使铝板水平放置15秒后,从水平位置倾斜65度角,并保持15min。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