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市场调查与分析报告总结药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它涉及到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消费者表现出理性而非冲动的购买行为。
为此为大家整理了药品市场调查与分析报告,欢迎参阅。
但由于药品的消费过程专业性较强,绝大多数消费者并不具备相应的药理知识和鉴别能力,在药品的消费过程中处于一种弱势地位,只能被动地接受医生和店员的指导和推荐。
但非处方药又具有安全性高、疗效确定、质量稳定、使用方便等不同于处方药的特点,所以购买决策过程相对简单,显示出与其它日常消费品类似的购买特征。
因此除了医生意见和自身经验之外,广告实际上成为人们了解药品的重要来源和影响人们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药品广告应该遵循以下五大原则:1. 说理而不说教:药品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在广告传播中应该做到以理服人,向消费者阐明作用机理,但这绝不意味着药品广告就应该是一味地枯燥说教。
2. 通俗而不粗俗:由于绝大多数消费者并不具备相应的药品专业知识,因此在广告传播中必须要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但这也绝不意味着药品广告就应该粗俗不堪。
3. 煽情而不矫情:一则好的药品广告除了要阐明作用机理,还应该能煽动消费者的激情,引起消费者的共鸣,勾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但这绝不意味着矫揉造作。
4. 夸张而不夸大:广告允许适当的进行艺术的夸张,但绝不能随意的夸大,更不能信口开河,捏造事实,作虚假的广告宣传,这一点在药品广告中显得尤为重要。
5. 幽默而不哗众取宠:广告大师波迪斯说:“巧妙地运用幽默,就没有卖不出的东西。
”幽默是广告的润滑剂,一则优秀的广告能够让人们在观看的同时不由自主的发出会心的笑容,从而使受众在愉悦的心情中对产品留下深刻的印象。
同时,一则成功的药品广告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定位准确、诉求单一:这个世上从来就没有所谓“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每一种药品都有其相应的适应症,在进行广告创意的时候一定要找准定位。
一种药品可能会同时具有若干种功效,但在实际传播中往往只是针对其中的一种,从中提炼出最核心的一个诉求,也就是所谓的单一诉求,集中火力,重点突破。
很多成功的药品广告语往往只有寥寥数语,却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广西金嗓子凭着一句“保护嗓子,请用金嗓子喉宝”历经十余年始终稳居咽喉类药品首位;“杀菌治脚气,请用达克宁”西安杨森的达克宁霜因此而成为治疗脚气的首选用药;“治颈椎病,选颈复康”成就了河北承德颈复康药业(原承德中药集团)在治疗颈椎病领域的霸主地位。
2.富于感染力和亲和力:药品广告并不意味着一定要高高在上,板着面孔说教,人始终是感情动物,情感是人类最为看重并对人的活动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尽管消费者在选择药品的时候往往都会显得比较理性,但情感诉求始终是广告策略中的主旋律,情感广告与明星广告、对比广告一起被称为实效广告中的“三剑客”,一则富于感染力和亲和力的广告能够挖掘出人心深处的、能够引起人类共鸣的东西,恰如一双温柔的手拨动人心里最柔软的一处。
如:丽珠得乐胃药广告---“其实,男人更需要关怀”,这句广告语配合普通百姓的目标人群定位,征服了大多数消费者的心。
3.具有可识别性:为了不在铺天盖地的广告浪潮中被淹没,就必须要使广告具有明显的区别于其它同类产品的独特之处,换句话说,就是要让你的广告具有可识别性,能够让目标消费者一眼就能发觉,并能牢记在心里。
如:感冒药一直是OTC市场中份额最大,同时也是竞争最为激烈的,“白加黑”独创“白天服白片,不嗜睡;晚上服黑片,睡得香”令人印象深刻,销量稳居前列;“康必得”强调“中西药结合疗效好”也取得了不俗的业绩;而海王银得菲则强调“治感冒,快!”一下子就在众多感冒药中独树一帜,占有了一席之地。
4.情节富有戏剧性:一则优秀的广告作品实际上也就是一幕短小的戏剧,不仅能使消费者“乐于看”,更能使消费者“乐于买”。
如:叶茂中为海王银杏叶片创意的“30岁的人,60岁的心脏;60岁的人,30岁的心脏。
”5.趣味性:“咋地了哥们,让人给煮了!”“感冒了,正发烧呢!”“整点易服芬吧!”----电视画面上两个螃蟹哼哼唧唧地说着人话……这则广告之所以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在于它巧妙地运用拟人化的手法,以动物的幽默与滑稽表演拉进人与产品的距离,使人们在忍俊不禁的同时也记住了产品以及产品特性。
因为人们从心理上更愿意接受原始的玩笑表现形式,正如迪斯尼的动画片依旧有无数的成人在津津有味地欣赏一样。
又比如“白加黑”去年新推出的“雪村版广告”,借用曾风靡一时的幽默歌曲《东北人都是活雷锋》,由雪村本人重新演绎,不失为一则成功的趣味性广告。
6. 慎用“明星”代言:国人素有迷信名人、崇尚权威的情结,自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李默然第一个吃螃蟹,为“三九胃泰”做了第一则名人广告以来,名人、明星代言广告渐成潮流,蜂拥而上,泛滥成灾,凡事过犹不及,越来越多的媒体爆光使得明星们头上的光环大为逊色,普通民众对明星的信任感已经大打折扣,“名人效应”在消费日趋理性的今天所能起的作用已经极为有限。
当然“慎用”并不意味着“不能用”,关键就在于“如何用”。
如:“亿利甘草良咽”选择葛优和吕丽萍这对昔日的黄金搭档重新携手,引起相当大的社会反响,很多媒体纷纷予以报道,达到了很好的广告效应。
又如:吉林吴太“感康片”启用近年来主演了多部畅销剧的影星陈宝国作为形象代言人,强调其“大品牌”形象,也取得了不俗的业绩,一直稳居感冒药销售领头羊位置。
7.真实可信:药品广告绝不能凭空想象,一定要言之有理、引之有据,肆意的虚构和夸大事实,最终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这不仅是政策法规所管制,而且也是职业道德之所在。
这一点在前几年的保健品市场上屡见不鲜,最终导致近年来保健品行业产生严重的“信誉危机”,市场连年萎缩。
8.富有煽动性,能够产生较强的销售力:广告的最终目的在于实现销售,在于完成“从商品到货币的惊险一跃”,不能产生销售力的广告绝对算不上是成功的广告。
尽管坊间对于“脑白金”的广告颇多非议,但烦归烦,销量是硬道理!药品市场调查与分析报告篇二摘要:自公司运作基层市场开始时,为了节约成本。
一直以来都是按产品生产出来后以很低的价格供给各区域市场的医药商业公司。
虽缓解了资金上的压力,但利润却一直在减少。
为了改善目前这种被动的局面。
本文对晶珠藏药业现处于的招商代理模式与自建OTC队伍运作的大终端模式下的产品、市场、及人员情况进行多角度分析及整理。
并对这些情况提出相关对策及解决方法。
晶珠藏药业现状分析关键词:产品销售现状人员模式一、产品问题晶珠藏药业有着优秀的产品,从独具特色的藏药到用途广泛的中成药,从高附加值的男性补肾药品到女性保健食品,都为晶珠藏药业在医药行业的竞争中提供了实力保证,但晶珠藏药业的产品在市场竞争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藏药作为民族医药的藏药在治疗一些顽固性疾病中有着神奇的效果,但同时却并不被消费者所知。
首先藏药大都以主药及药方所含的药物的数量命名,普通消费者从药品名称上根本无法知道该药治疗什么疾病,不同于“感冒颗粒”,一听就知道治疗感冒疾病,也不同于“六味地黄丸”,传统名方,早被消费者接受。
没有能够体现药品功能主治的商品名是晶珠藏药业藏药的一大遗憾。
其次少了OTC标志的晶珠藏药业藏药被列为了处方药的队伍,无缘加入广告大军的行列,缺乏商品名及不能媒体宣传的特点致使藏药迟迟不能被广大消费者接受,这是藏药产品的致命伤。
2、中成药在晶珠藏药业的八个中成药当中,其中就有五个是清热治感冒的功能,产品线比较单一。
同时八个中成药都是常规用药,虽然市场份额较大,但同质化竞争严重,晶珠藏药业的产品没有太大的特色,不具备竞争优势。
二、价格问题1、零售价偏高不管是藏药还是中成药,晶珠藏药业的产品价格普遍偏高,藏药的零售价都在二三十元以上,最高达到了一百多元。
中成药也是如此,以XX颗粒为例,在各大药房,我们的XX颗粒一支独秀,在同类产品(生脉饮)5-6元零售价的簇拥下以12元的零售价高居榜首,上柜两个月少人问津。
零售价偏高,无竞争力。
2、出厂价混乱不同的经销商享受不同的出厂价,代理部与OTC部相同产品执行不同的出厂价,部门竞争、员工困惑、经销商疑虑,都是出厂价混乱惹的祸。
3、零售价混乱不同的出厂价致零售价的混乱,两个价格体系困惑了经销商及零售商,以XX胶囊为例,代理商供货的药店零售价在5-9元之间,OTC 部供货的药店零售价恪守9.9元,一时间都以为是假货横行。
三、模式问题晶珠藏药业现在是两种模式并存,代理模式及大终端模式。
代理模式有着规避企业风险、降低费用投入、论证产品市场销售形势的优点,但在长期单一的代理模式运作后也引发了一些问题。
首先代理价格的不统一导致冲窜货,缩短了产品的生命周期,其次对市场没有进行有序的开发导致市场资源浪费,销量难以跨上新的台阶,最后所有的产品都走代理模式使企业失去了树立品牌的机会。
大终端的模式能使企业利润最大化,使产品能迅速到达终端,但长期单一的大终端模式会使企业入不敷出,虽然有一定的市场销售,但高昂的终端进场费、管理费、促销费、广告宣传费等使企业进入“鸡肋”状态,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晶珠藏药业一直在致力于模式的摸索与创新,但适合晶珠藏药业文化与特色的模式究竟是什么呢?OTC部现状分析OTC部组建之初就决定了“稳健经营、扩大规模、抢占终端、提升品牌”的战略目标,根据产品特点制定了“大终端、阵地战”的营销策略,但由于宏观影响与客观因素的存在,遇到了一些阻力,收效甚微,具体分析如下:四、销售现状分析营销无非是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解决我们的产品消费者能不能买到的问题,二是解决我们的产品消费者想不想买的问题。
而这两个问题我们在销售工作中都没有很好地解决。
1、价格问题价格问题是制约市场发展主要的问题,零售价偏高使产品上柜两个月少人问津。
出厂价混乱使经销商及零售商困惑,导致OTC的员工处处都碰壁,次次被拒绝。
2、季节影响时下已进入炎炎夏季,也进入了药品行业的淡季,在烈日爆晒下的各级大小药店均是人迹杳然。
刚刚铺上柜台的晶珠藏药业产品可谓生不逢时、出师不利,零售终端的微薄销量令OTC员工士气大挫。
3、经销商积极性不高价格的混乱、零售商的退货、终端的平平反应、不见减少的库存都严重的打击了经销商的积极性,无形中减少了主动的铺货与推荐,从而使销售工作停滞不前。
五、员工心态分析1、效率的低下使员工对公司失去信心“全员营销”观念的缺乏致使管理部门工作效率低下,而效率的低下无形中让员工对OTC部失去信心,对企业失去信心。
2、销售的低迷使员工对产品失去信心OTC部组建初始部门上下斗志昂扬、满腔热血,但价格因素导致员工背上吃差价的罪名,经销商的不理解导致分销力度减弱,产品上市遭遇淡季导致终端出货缓慢,期望越高,失望越大,销售的短期低迷使员工对产品失去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