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英语口语水平(同名45701)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英语口语水平(同名45701)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英语口语水平(同名45701)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英语口语水平小学开设英语是新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知识经济时代为了更好的发展与国际发展接轨的必然要求。

小学英语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的,通过听、说、读、唱、玩、演等方式,着重于发展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及学习智力,使之获得语言知识技能,形成初级语感、语音、语调,培养其简单英语语言交际的能力,然而多数小学生在经过多年的英语学习以后,他们学到的英语仍只能算是“聋哑”英语,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成为我们所关注的问题。

一、小学的特点
1、缺乏学习英语的环境氛围。

在课堂上,学生能听到英语教师较流利的口语,但学生每周一般只上二到三节英语课,其他任课老师则都是用汉语或方言教学,并且有些学生甚至在英语教师上课说英语时,起哄或吵闹,这又影响了其他学生英语的习得。

而且,目前社会上用英语交流的环境很少,甚至可说是没有。

因此,学生听英语、说英语、练英语的机会很少,他们缺少一个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

2、家庭教育与环境的负面影响,家长们或许都意识到了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但是很多家长认为学习英语是初中的事,小学里只要学好语文、数学等最基础的科目就足够了。

因此,当孩子满怀喜悦地向父母讲述对学习英语的好奇时,在取得进步向父母
邀功时,父母们缺少鼓励,没有从正面积极地进行引导教育。

有的家长则是虽然也能认识到从小学开始学英语的重要性,但自己本身没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对英语也是一窍不通,也无法在家中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结合实际,提高小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1、在英语教学中应注重语言的交际性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交际功能是语言的最本质的功能。

所以我们的英语学习决不能只停留在知识点的学习上,而应把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用于交流思想、交换信息和表达情感上去。

布鲁姆认为“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动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

这充分体现了小孩子爱新奇、好动的特点,突出了语言的实践性和交际性。

所以我们应该在课堂上创设更多有趣的情境,提供能让学生开口说英语的空间,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同时有利于语言的记忆和巩固。

如学习May I have……?句型时,为了学生学会用这一句型,我设计为发生在一个Book shop中的一段情景对话,我将学生各种各样的学习用具(book,ruler,eraser,book,pen等)收集起来陈列在讲台上,先让学生当assistant,由教师充当customer,指着这些学习用具说出May I have……?然后再由学生上台表演,再接着让学生分组操练,在同学面前表演出来,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英语口语,同时又满足小学生的表演欲,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我们还可以通过学唱歌谣、歌曲、编小对话来训练学生口语。

2、创设小学课外英语口语氛围
小学生英语学习缺乏口语运用的环境、缺少课外口语实践的机会,缺乏英语视听材料,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小学生口语能力的发展,减少了教学效果。

因而学校应尽量地为他们创设一种课外英语习得氛围。

(1)营造课间口语环境。

小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少,缺少运用英语的环境与氛围,再加上他们平时不太愿意开口说英语的特点,口语能力很难得到锻炼和提高。

为此,我常常每节课提前五分钟到教室,借机与学生作英语口语对话。

为了提高学生开口说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曾和学生约法三章,老师和学生比比谁先开口用英语问候。

一时间,“Hi,Mrs Diao./Good morning,Mrs Diao./How are you doing,Mrs Diao?...”等日常用语充斥于教室。

在师生问候比赛后,我开始与英语水平较好的学生开始简单的英语对话,如“How are you today?/What day is it today?”以后逐渐加深到“What's the weather like?/What's your hobby?/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Where is your home?”……等常用英语口语。

这样的语言实践,不仅使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得到了英语口语的锻炼,而且使其他学生对英语口语感受到新奇,并产生试一试的开口说英语的动机,进而大胆加入到与我对话的行列中来。

这样一来不仅能起到以点带面的推动作用,而且学生所运用的口语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克服开口说英语的畏惧心理,激发了学生
学英语的兴趣。

(2)开展班际口语交流。

为了让学生所学到的口语能在现实生活中得到运用,体现边学边用、学以致用的原则,激发学生学英语的成就感,我有意引导学生扩大口语交流对象的范围,使学生的口语走出班级,走向校园。

为此,每学期举办2至3次全校性的英语角活动。

在活动中,相邻两个班级的学生聚在一起,教师可先为活动制定相应的规则,如学号相同的同学可组成一组;活动中尽量使用英语,做到No Chinese;运用英语多的小组可获得教师的奖励等等。

来自两个班级的学生的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生活经历、不同爱好构成了学生语言交流极好的“信息沟”,他们可谈论各自的年龄、家庭、爱好……。

校园内开展的口语交际的英语角活动成了学生们课堂语言实践的场所,使学生在这种交流中体验到了自我价值,并由此转化为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动力,进而促进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

(3)构建校园英语氛围。

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的最主要阵地。

把教室学英语的氛围营造好,能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诱发他们语言学习的潜能,让他们在耳闻目睹中感知英语。

所以,在我所教的班级中,我都十分注重英语语言环境的创设,让学生沉浸在英语中,为他们提供运用英语的机会,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

每学期教室的布置我都提倡中英文结合,针对小学生善于联想、想像力丰富的特点,我鼓励学生为自己的班级起一个英语班名,并张贴在教室门上。

学生给自己班级起的名字五花八门、各
不相同。

有以动物名称命名的如:Monkey Class,Rabbit Class,Tiger Class...有以城市命名的如:Shanghai Class,Washington Class,London Class...有以班级特征命名的如:Happy Class,Funny Class,Magic Cass...班级学习栏必须有一定量的英文内容,可以是漫画、格言、英语万花筒等知识。

我还发动学生进行自编英文小报活动。

每次选定一个主题,如My classroom,Our zoo,My ideal school等等。

学生可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形式,明确组员分工,有采编、美工、抄写等人员,自创报刊名,选好材料。

学生还可以辅之以有关英语语言国家的风景名胜、民族文化、风俗习惯、历史、地理等各方面的资料。

在起始阶段,可让学生模仿各英语报纸的编排特点,体现自我特色。

在学校宣传栏里展览小学生的英语书法作品、英语漫画、英语小诗、英语小文章等等,校园的宣传标牌都用双语标出,在每周的校红领巾广播台里开设“趣味英语”等节目,让学生在广播里进行口语对话。

为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节目中来,我们还设置了“有奖征答”,“你点我播”等栏目。

这样,通过构建校园英语氛围,大大激发学生说英语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3、把口语测试列入考试范围
小学是学习英语的入门阶段,应该以听说训练为主,培养学生正确的语音语调的听说能力,并在听说的基础上逐步开展读写训练。

口试最突出的优点就是可以通过“说”来了解学生掌握英语
的情况,有助于衡量学生的语言水平,更重要的是能促进学生口语听说训练,更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其语言的交际能力。

(1)口语测试应遵循的三个原则
同步性原则。

口语测评的话题要与教材同步,谈论话题要与学生学习的内容有关,这样才能客观评价学生的实际水平,为其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同时,可提供一些开放性试题,让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有发挥的余地。

交流性原则。

在设计英语口语试题时要体现语言的交际功能,避免学生像背单词背课文似的进行口语表达,在设计时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

教师应创设相应的语言氛围,以便学生进行真实的语言交流。

趣味性原则。

口语要避免枯燥、单调、机械,尤其是低年级的评价更应富有趣味性。

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题目,有难有易。

口试形式也要多样,包括小组表演、自编对话表演、两人问答、唱英文歌、认读单词等。

这些都是在课堂上教师采用近的教学形式活动,让学生既熟悉,又乐于参与。

(2)口语测试的内容
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我们要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口试形式,营造轻松的气氛,提供个性展示机会,并在活动的情景中了解学生的道德情操、智力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如认读单词、朗读对话、回答老师的问题、两人看图对话或创编对话、表演课文、谈论某事物(如天气、生日、颜色)等题型。

我们可
以对学困生和优等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和标准。

在口语测试过程中教师既是考查者,又是组织者和帮助者,并以旁观者的身份评价每个学生的口语能力。

我们要把口试变成学生的一次学习的机会,一次合作的机会,一次自我表现的机会,一次获得成功的机会。

让学生感到口试是一次轻松愉快的学习经历,而不是一次可怕的经历。

同时测试时间应少而短,长时间的测试会使小学生产生巨大的压力,也会使测试老师情绪烦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