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市第十三届运动会竞赛规程总则

市第十三届运动会竞赛规程总则

成都市第十三届运动会竞赛规程总则(修订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和《体育总局关于推进赛事审批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有关指示精神,检验全市体育运动开展成果,大力倡导全民健身,着力培养和选拔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加快我市体育事业发展步伐,定于2016年5月至8月举行成都市第十三届运动会。

本届运动会的宗旨是:运动、健康、拼搏。

特制定竞赛规程总则如下:一、主办单位成都市人民政府。

二、承办单位成都市体育局、成都市教育局、成都市市直机关工委、青白江区人民政府。

三、竞赛时间青少年组:2016年7月至8月;成年组:2016年5月至6月;老年组:2016年5月至6月。

四、竞赛地点青白江区文化体育中心及成都市有条件的其他体育场馆。

五、竞赛项目(一)青少年组项目:田径、游泳、跳水、篮球、足球、排— 1 —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艺术体操、武术套路、射击、射箭、举重、柔道、跆拳道、围棋、象棋、国际象棋、国际跳棋、航空模型、航海模型、定向越野、幼儿体操、体育舞蹈,共25项。

(二)成年组项目:游泳、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台球、保龄球、武术、围棋、象棋、国际象棋、桥牌、健美操、体育舞蹈、广场健身舞、铁人三项、定向越野、信鸽、电子竞技、公路自行车,共22项。

(三)老年组项目:门球、网球、乒乓球、健身球操、柔力球、气排球、太极拳(剑)、健身秧歌(腰鼓),共8项。

六、参加单位(一)青少年组。

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青白江区、龙泉驿区、新都区、温江区、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邛崃市、双流县、郫县、金堂县、新津县、大邑县、蒲江县、高新区和天府新区。

(二)成年组。

1.各区(市)县,市级各部门,成都市行政区域内各行业系统体协、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驻蓉部队、境外驻蓉机构、街道社区均可组团或组队参赛。

2.成都市各业余体育俱乐部可单独组队参赛。

3.本市居民或暂住人口的个人,外企、合资企业中的外籍— 2 —人士,港澳台胞,外国留学生可凭相关证明以个人名义参加单项个人比赛。

(三)老年组。

1.各区(市)县,市级各部门,成都市行政区域内各行业系统体协、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驻蓉部队、境外驻蓉机构、街道社区均可组团或组队参赛。

2.成都市各业余体育俱乐部可单独组队参赛。

3.本市居民或暂住人口的个人,外企、合资企业中的外籍人士,港澳台胞,可凭相关证明以个人名义参加单项个人比赛。

七、运动员资格(一)青少年组。

1.参赛运动员须持有成都市行政区域内的正住户口(身份证)和学籍。

2014年1月1日(含当日)以后户口由外地迁入成都者不能参赛(代表成都市在四川省体育局注册,并获得四川省第十三届运动会参赛资格的运动员除外)。

2.参赛运动员年龄限2000年1月1日以后出生(其中射击可放宽到1998年1月1日以后)。

运动员报名年龄如与市级青少年比赛和注册等不符时,以成都市公安局人口信息网上年龄为准。

3.省、市各优秀运动队的运动员、省级训练单位、成都体院竞技体校、市体育运动学校、市重点业余体校(班)适龄学生— 3 —可代表原输送学校所在的区(市)县参加比赛。

4.青少年组参赛运动员资格管理,参见《成都市第十三届运动会(青少年组)运动员资格管理办法》〔由市体育局按本总则有关规定制定后印发各区(市)县体育部门〕。

5.参加青少年组比赛的运动员须持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健康证明、适合参加体育竞赛,并在报名时出示有效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凭证。

(二)成年组。

1.参赛运动员须持有成都市行政区域内的居民身份证,年龄女子18至55岁(1961年1月1日之后出生—1998年12月31日之前出生);男子18至60岁(1956年1月1日之后出生—1998年12月31日之前出生)。

2.参加成年组比赛的运动员须持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健康证明,适应参加体育比赛,并在报名时出示有效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凭证。

3.省、市各优秀运动队、职业俱乐部的运动员、教练员、各级业余体校专职教练员均不得参加成年组比赛。

(三)老年组。

1.参赛运动员须持有成都市行政区域内的居民身份证,年龄女子55至70岁(1946年1月1日之后出生—1961年12月31日之前出生),男子60至70岁(1946年1月1日之后出生— 4 ——1956年12月31日之前出生)。

2.参加老年组比赛的运动员须持有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健康证明,适应参加体育比赛,并在报名时出示有效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凭证。

(四)凡参赛运动员资格出现争议的,由市第十三届运动会运动员资格审查小组进行确认和裁决。

(五)参赛运动员必须是符合各单项竞赛规程规定者。

青少年组、成年组、老年组每个参赛运动员在报到时必须办理《竞赛证》。

(六)各单位必须严格审查运动员资格,按要求填写各项目报名表,凡发现有弄虚作假、冒名顶替等行为的,按市第十三届运动会运动员资格审查的有关规定处理。

八、竞赛办法(一)各项目比赛执行国家体育总局审定的最新竞赛规则和有关规定。

(二)各项目竞赛根据报名队(人)数确定赛制和赛次。

(三)本总则设定的竞赛项目及竞赛项目中的小项(幼儿体操、跳水、举重、柔道除外),如报名参赛的队(人)少于3个队(人)时,则取消该项目或小项的比赛。

九、裁判选派及管理办法(一)严格按照《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体育竞赛— 5 —裁判员选派与监督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体竞字〔2014〕172号)的文件精神执行,确保裁判员选派工作更加公开、透明,促进裁判员执裁工作的公正、公平。

(二)仲裁委员、各级裁判员、技术代表、比赛监督等人选由各项目管理中心或单项协会推荐,报市体育局批准。

(三)各项目管理中心或单项协会公示各项赛事拟选用的裁判员名单。

十、参赛办法(一)青少年组。

1.各代表团应参加包括田径、游泳在内的6个奥运会项目比赛。

2. 每名运动员只能参加一个项目和一个组别的比赛。

3. 各项目竞赛规程由各项目管理中心或单项运动协会制定。

4.各项目组别设置、参赛人数及年龄见单项竞赛规程。

(二)成年组。

1.参赛的具体办法详见成年组各单项竞赛规程。

2.各项目竞赛规程由各项目管理中心或单项运动协会制定。

(三)老年组。

1.参赛的具体办法详见老年组各单项竞赛规程。

2.各项目竞赛规程由市老年体协制定。

— 6 —(四)报名。

1.第一次报名时间:2013年12月1日至2014年1月31日。

各参赛单位将拟参赛的项目以书面形式报市体育局体育竞赛处(成都市锦城大道366号21827、21813室,邮编610041,电话:61885345、61885346、61885347)。

2.第二次报名:详见各单项竞赛规程,各项目原则上于赛前60天报市十三届运动会各赛区。

逾期不报或填报不清楚的视为弃权。

(五)除成年组的台球、信鸽、电子竞技外,各组别均不收取任何报名费及参赛费。

十一、录取名次(一)青少年组。

1.篮球、排球、足球(11人制)项目录取前12名,不足12名按实有参赛队数录取;足球(8人制)、足球(5人制)均录取前8名,不足8名按实有参赛队数录取。

2.其余单项竞赛均录取前8名;不足8名的队(人)按实有参赛队(人)数录取。

3.设组织奖,按实际参赛代表团的20%评定(办法另订)。

(二)成年组。

1.各单项竞赛均录取前8名,不足8名的队(人)按实有参赛队(人)数录取。

— 7 —2.设组织奖,按实际参赛代表团的20%评定(办法另订)。

(三)老年组。

1.各单项竞赛均录取前8名,不足8名的队(人)按实有参赛队(人)数录取。

2.设组织奖,按实际参赛代表团的20%评定(办法另订)。

(四)获得各项目比赛前3名的,颁发金、银、铜牌和证书;获得其他名次的只颁发证书。

十二、设立“成都市第十三届运动会运动员资格审查小组”,各项目设立“单项竞赛委员会”,各竞委会下设“仲裁委员会”。

十三、各代表团、队开展“体育道德风尚奖”评选活动(办法另订)。

十四、闭幕式颁发奖项(一)颁发各年龄组代表团“体育道德风尚奖”。

(二)颁发各年龄组组代表团“组织奖”。

十五、各代表团、队自备团(队)旗,颜色自定,旗上可有本代表团(队)的徽记,其规格为团(队)旗长3米、宽2米。

十六、各代表团、队及个人参赛所需经费自理。

竞赛组织经费由市运会组委会适当补助。

十七、本届运动会允许各代表团、队使用企业、产品冠名权。

各赛区冠名权按市运会有关规定执行。

十八、本规程总则和各单项竞赛规程解释权和修改权属成都— 8 —市体育局,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附件:1.成都市第十三届运动会(成年组)项目设置表2.成都市第十三届运动会(青少年组)项目设置表— 9 —附件1成都市第十三届运动会(成年组)项目设置表序号名称项目数量1 游泳222 篮球 33 排球(含气排球) 54 足球 15 乒乓球136 羽毛球187 网球178 台球89 保龄球 410 武术1711 围棋 312 象棋 313 国际象棋 214 桥牌 315 健美操1016 体育舞蹈3317 广场健身舞1018 定向越野 419 信鸽820 电子竞技1021 公路自行车 422 铁人三项8总计206— 10 —附件2成都市第十三届运动会(青少年组)项目设置表序号名称组别及年龄项目数量1 田径甲组:2000年1月1日—2000年12月31日74 乙组:2001年1月1日—2002年12月31日丙组:2003年1月1日—2004年12月31日2 游泳甲组:2001年1月1日—2001年12月31日54 乙组:2002年1月1日—2003年12月31日丙组:2004年1月1日—2005年12月31日丁组:2006年1月1日以后3 跳水甲组:2006年1月1日—2006年12月31日12 乙组:2007年1月1日—2007年12月31日丙组:2008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4 篮球甲组:2000年1月1日—2002年12月31日6 乙组:2003年1月1日—2004年12月31日丙组:2005年1月1日以后5 排球甲组:2000年1月1日—2001年12月31日6 乙组:2002年1月1日—2003年12月31日丙组:2004年1月1日以后— 11 —序号名称组别及年龄项目数量6 足球甲组(11人制):2003年1月1日—2003年12月12 乙组(11人制):2004年1月1日—2004年12月丙组(8人制):2005年1月1日—2005年12月丁组(8人制):2006年1月1日—2006年12月戊组(5人制):2007年1月1日—2007年12月己组(5人制):2008年1月1日—2008年12月7 网球甲组:2002年1月1日—2003年12月31日16 乙组:2004年1月1日—2005年12月31日丙组:2006年1月1日以后8 乒乓球甲组:2003年1月1日—2004年12月31日16 乙组:2005年1月1日—2006年12月31日丙组:2007年1月1日以后9 羽毛球甲组:2002年1月1日—2003年12月31日16 乙组:2004年1月1日—2005年12月31日丙组:2006年1月1日以后10 艺术体操甲组:2004年1月1日—2005年12月31日9 乙组:2006年1月1日—2007年12月31日丙组:2008年1月1日以后11 射击甲组:1998年1月1日—1999年12月31日44 乙组:2000年1月1日以后— 12 —序号名称组别及年龄项目数量12 射箭甲组:2000年1月1日—2001年12月31日16 乙组:2002年1月1日—2003年12月31日丙组:2004年1月1日以后13 跆拳道甲组:2001年1月1日—2002年12月31日24 乙组:2003年1月1日—2004年12月31日丙组:2005年1月1日—2006年12月31日14 武术套路甲组:2001年1月1日—2002年12月31日24 乙组:2003年1月1日以后15 举重甲组:2000年1月1日—2001年12月31日28 乙组:2002年1月1日以后16 柔道甲组:2000年1月1日—2001年12月31日26 乙组:2002年1月1日—2003年12月31日17 航空模型甲组:2000年1月1日2003年12月31日3 乙组:2004年1月1日以后18 航海模型甲组:2000年1月1日2003年12月31日3 乙组:2004年1月1日以后19 定向越野甲组:2000年1月1日2003年12月31日3 乙组:2004年1月1日以后20 围棋甲组:2000年1月1日—2003年12月31日5 乙组:2004年1月1日以后21 象棋甲组:2000年1月1日—2003年12月31日5 乙组:2004年1月1日以后— 13 —序号名称组别及年龄项目数量22 国际象棋甲组:2000年1月1日—2003年12月31日5 乙组:2004年1月1日以后23 国际跳棋甲组:2000年1月1日—2003年12月31日5 乙组:2004年1月1日以后24 幼儿体操2010年1月1日以后出生 425 体育舞蹈甲组:2000年1月1日—2002年12月31日20 乙组:2003年1月1日—2004年12月31日丙组:2005年1月1日以后合计436— 14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