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全册知识点填空题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九年级化学上下册基础知识填空题九年级上册——第1单元一、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变化化学变化:的变化,变化时还伴着的变化。
二者的本质区别是。
二、科学探究科学探究的一般环节(1)(2)(3)(4)(5)三、走进化学实验室1.药品的取用(1)取用规则①不能直接接触药品;不要药品的味道,不能药品的气味。
②取用量:未指明药品的用量时,应取用,即液体取,固体。
○3剩余药品的处理:放在中,不能、。
(2)取用方法①固体药品: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瓶里。
往试管里加入粉末状固体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先使试管,把盛有药品的或小心的送入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到底部。
取用块状固体要用夹取。
往试管里加入块状固体时,应该把容器,把药品放入,再把容器慢慢地,使药品缓缓地滑到容器的底部,以免打破容器。
②液体药品: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中。
a.取多量时,用倾倒法:液体药品一般盛在中,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先拿下,在桌上,标签应,瓶口要着试管口,使液体缓缓地倒入试管。
b.取少量时,应用滴加,滴管应放在容器口正上方,慢慢挤压橡胶乳头使试剂滴入。
2、物质的加热(1)酒精灯的使用实验室常用加热仪器为,其火焰分为、、其中温度最高,加热时应用加热。
注意事项:①酒精灯内酒精的量不能超过容积的。
②绝对禁止向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以免失火。
③绝对禁止用燃着的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④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盖灭,不可用嘴吹。
⑤酒精外溢着火时,应立即用扑灭。
(2)加热的方法给物质加热时,一般用酒精灯的。
①给固体加热时,先热,再集中在加热。
②给液体加热时:a.液体的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b.试管夹应夹持在试管的;c.试管应倾斜与桌面成。
3.物质的称量取用一定质量的固体药品,一般用,取用一定体积的液体药品一般用。
(1)托盘天平的使用托盘天平一般能精确到 g。
①使用前的调节:先把游码拨至标尺的处,调节天平平衡。
②称量时,被称量物放在,砝码放在,称量物一般应放在(有腐蚀性或易潮解的药品应放在中),夹取砝码应用,添加砝码的顺序是,最后移动,使天平平衡。
③称量完毕,将砝码,把游码。
④称量物的质量=+ 。
(2)量筒的使用①使用方法:向量筒内倾倒液体至时,改用滴加到所需刻度。
②读数方法:将量筒放平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保持水平;若俯视,读数将。
4.仪器的连接与洗涤(1)气密性检查(单孔装置)的步骤①连接好仪器②③④判断:若导气管口,移开手,,则表面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2)玻璃仪器的洗涤①实验完毕把反应后的废液倒入__________,然后用__________刷洗试管。
②洗涤标准: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也不。
九年级上册第4单元 + 九年级下册第9单元一、水分子的运动1、一定量的水,当它由固态变为液态,再由液态变为气态时,水分子的______和______不会变化,变化的只是水分子之间的_______和分子的________。
2、____________导致了水的状态变化。
水分子获得_______时,运动______,分子间的间隔______,水由液态变成气态;失去_______时,运动______,分子间的间隔_______,水由气态又变回液态。
3、分子的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通过________,实现自身的天然循环。
不断地为地球上的生物补充淡水资源,在这个过程中水发生的变化为________变化。
5、过滤操作中用到的仪器有______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过滤操作中的一贴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低是指_______________,;三靠是指_____________ _,____ , ___ 。
6、自来水厂通常对天然水进行_____、______、______这样几步处理,使之达到饮用水的标准,再输送到千家万户。
7、由组成的物质称为混合物,由组成的物质称为纯净物。
8、分离和提纯物质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____、_____、______等。
把不溶性固体与液体分离可用_______,把溶解在液体中的固体分离出来可用_______的方法,液体和液体的分离可用_______。
二、水的分解与合成1、电解水时,和负极相连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用_______________检验。
和正极相连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用___________检验。
二者的体积比是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
2、分子是保持物质的一种微粒,原子是中的最小微粒,二者的本质区别是。
3、原子同分子一样,它们的质量和体积都________,总在_______,它们之间都有________。
分子和原子都能构成物质:水是由________构成,金刚石是由________构成。
4、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火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壁上有,用手触摸烧杯,烧杯,说明该反应生成了,并放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由生成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由的物质生成的化学反应,叫化合反应。
6、物质在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称为该物质的化学性质;物质_______________就表现出来的性质称为该物质的物理性质,如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三、原子的构成1、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带______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______电的电子构成。
原子核是由带______电的______和不带电的______构成。
在原子中,质子数______核电荷数______核外电子数。
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2、右图是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小圈表示,圈内的数字表示,弧线表示,弧线上的数字表示。
3、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_________4个,在化学变化中易_________电子;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_____________4个,化学变化中易_________电子;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_________8个,(氦为______个),化学性质稳定。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离子,原子失去电子后变成带_____电的_____离子,得到电子后变成带_______电的_______离子。
5、电子的质量______,因此原子的质量集中在__________上。
6、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的__ ____,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7、相对原子质量等于________加_________。
四、物质在水中的溶解1、一种或几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混合物叫溶液。
溶液是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组成的,起溶解作用的物质叫,被溶解的物质叫,当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固体、气体是__________,液体是________,两种液体互溶时量多的为_______,量少的为________,但只要有水存在,不论水的量多少,水总为_________。
3、物质的溶解通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有的物质在溶于水时温度升高如:_______;有的物质在溶于水时温度降低如:________;还有的物质在溶于水时温度基本不变如:_________。
4、洗洁精、洗衣粉等含表面活性剂的物质可以使食用油等物质以细小的液滴均匀分散在水中,形成,这种现象称为。
5、叫做溶质的质量分数。
6、溶液的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溶质的质量分数= ,8、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所需仪器、、、量筒、药匙、胶头滴管。
步骤:、、、。
九年级上册——第2、3单元一、空气的成分1.空气由体积分数为78%的、21%的、0.033%的等组成。
的含量”实验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测定空气中O2为;现象为:铜丝由色变成色,注射器内剩余气体为原体积的。
3.“测定空气中O的含量”的实验成败的关键是铜丝要量、装置的2性要好、加热时间要一些、加热过程中要交替活塞。
的含量”实验的结论是4.“测定空气中O2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同时说明空气是物。
5.现有一下物质:①空气②氧气③食盐水④蒸馏水⑤自来水⑥冰水混合物。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纯净物的是。
6.工业上用法制取氧气,该变化属于变化。
7. 可以供给呼吸、支持燃烧、冶炼钢铁、焊接金属等。
可用于生产氮肥、作防腐剂和制冷剂。
可作保护气和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8.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等。
二、物质组成的表示元素原子地壳中最多的四种元素是、、、。
元素分为元素、元素和元素。
元素符号能够表示,也可表示这种元素的。
O表示的意义有:5.化学式是用表示纯净物组成的式子,符号H2⑴,⑵,⑶,⑷。
6.化合价规律:化合物中金属元素常显,非金属元素常显;氧元素显,氢元素显;许多元素有变价,如铁元素有和。
7.化合价原则: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为;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
8.化合价口诀:。
9. 练习(1)用化学用语填空:钙原子铝离子氧化铁分子水银2个氮分子______m个铝离子______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粒子______。
三、性质活泼的氧气1.氧气的实验室制法:⑴药品:实验室中常用和制取氧气。
⑵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⑶步骤:仪器→检查装置的→向中装入二氧化锰→塞紧,从中加入过氧化氢→气体。
⑷验满方法: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将的木条容器口,木条,说明氧气已集满;用排水法收集时,当看到有大的从集气瓶口向外时,说明氧气已集满。
⑸收集氧气可用法和法。
⑹注意事项:①装药品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②长颈漏斗下端要伸到液面;③锥形瓶中导气管口应稍稍露出即可;④排气收集时,导气管应伸到集气瓶;⑤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在桌面上。
⑺检验氧气的方法:将的木条盛有待测气体的集气瓶中,若木条,说明所盛气体是氧气。
2.催化剂是能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而本身的和在反应前后都没有的物质。
3.⑴氧气的物理性质: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的气体,其密度比空气,溶于水。
⑵氧气,故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故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且集气瓶口应并盖好玻璃片放置。
4.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能跟很多物质。
⑴与木炭( 色固体)的反应:①现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放出大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的气体。
②化学方程式:。
⑵与铁丝( 色固体)的反应:①现象:在氧气中,,放出大量,生成。
②化学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