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般进出口货物的报关程序(四个环节)
一般进出口货物报关的程序不需要经过前期阶段,也不需要经过后续阶段,只需要经过进出境阶段,包括四个环节:进出口申报--配合查验--缴纳税费--提取或装运货物。
(一)进出口申报:
1、概述
(1)含义:(了解)
报关单位在规定的期限、地点,采用电子数据报关单和纸质报关单形式,向海关报告实际进出口货物的情况,并接受海关审核的行为。
(2)申报的地点:(重要考点)
①进口货物应当在进境地海关申报
②出口货物应当在出境地海关申报
③经过收发货人申请,海关同意,进口货物可在指运地申报;出口货物可在起运地申报。
④保税、特定减免税货物、暂准进境货物,因故改变使用目的从而改变货物的性质为一般进口货物时,向货物所在地主管海关申报。
单选题(2007年考题):
下列关于申报地点的表述,错误的是:
A.进口货物应当在进境地海关申报
B.出口货物应当在出境地海关申报
C.经海关同意,进口货物可以在指运地海关申报,出口货物可以在起运地海关申报
D.特定减免税货物改变性质转为一般进口时,应当在货物原进境地海关申报
答案:D
第①②种情况属于一般情况下货物申报的地点。
第③情况属于转关运输的情况下,货物申报的地点。
※转关运输:指是进出口货物在海关监管下,从一个海关运至另一个海关办理海关手续的行为。
※指运地:是指进口转关运输货物运抵报关的地点。
例:货物从天津进口,按规定应该是在进境天津海关申报,但是经收发货人申请,海关同意后,进口货物转到北京海关申报进口。
天津是进境地,北京是指运地。
※启运地:是指出口转关运输货物报关发运的地点。
例:北京的A公司,要从天津口岸出口一批货物。
经过申请人的申请,海关同意后,这批货物可以在启运地北京申报,并且在北京办理完整个出口海关手续后,运到天津,由天津海关监管出口。
天津就属于出境地,北京是启运地。
(3)申报的期限(重要考点)
①进口货物:运载进口货物的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起14天内(期限的最后一天是法定节假日或星期日的,顺延到节假日或星期日后的第一个工作日)。
超期3个月由海关变卖处理(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起)。
不宜长期保存的货物,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处理。
②出口货物:货物运抵海关监管区后、装货的24小时以前。
③经电缆、管道或其他方式进出境的货物,按照海关规定定期申报。
多选题
下列关于进、出口货物申报期限的表述正确的是:
A、进口货物的收货人应当自货物进境之日起14内,向海关申报
B、进口货物的收货人应当自装载货物的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起14日内,向海关申报
C、出口货物的发货人除海关特准的外,应当在货物运抵海关监管区后、装货的24小时以前向海关申报
D、出口货物的发货人除海关特准的外,应在货物运抵海关监管区装货后,装货的前24小时向海关申报
答案:B、C
(4)申报日期:(重要考点)
指申报数据被海关接受的日期。
无论以电子数据报关单方式申报,还是以纸质报关单申报,海关接受申报数据的日期即为申报日期。
①采用先电子数据报关单申报,后提交纸质报关单,或仅以电子数据报关单方式申报的,申报日期为海关计算机系统接受申报数据时记录的日期。
②电子数据报关单被退回,重新申报的,申报日期为海关接受重新申报的日期。
③海关已经接受电子数据报关单,送人工审核,需对部分内容修改,收发货人修改并重新发送的,
申报日期仍为海关原接受申报的日期。
④先纸质报关单申报,后补报电子数据,或只提供纸质报关单申报的,海关工作人员在报关单上做登记处理的日期为海关接受申报的日期。
(5)滞报金:(重要考点)
未按规定期限申报,由海关征收滞报金,滞报金按日计征,起始日和截止日均计入滞报期间。
计征起始日为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起第15日为起始日,海关接受申报之日为截止日。
①电子数据申报后,未在规定期限提交纸质报关单,被海关撤单需重新申报产生滞报的,计征起始日以自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起第15日为起始日,以海关重新接受申报之日为截止日。
②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申报并经海关审核,必须撤销原电子数据报关单重新申报产生滞报的,滞报金的征收,以撤销原电子数据报关单之日起15日为起始日,以海关重新接受申报之日为截止日。
③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起超期过3个月未向海关申报的,由海关变卖处理,收货人申请发还余款的,要扣除相关的费用(例如仓储费,滞报金等),滞报金的征收以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起第15日为起始日,以该3个月期限的最后一日为截止日。
※滞报金按日征收金额,为完税价格的千分之0.5征收。
※以元为单位,不足一元的部分免征。
※起征点为:50元
※滞报金的计征起始日如遇法定节假日,则顺延自其后第一个工作日。
单选题(2007年考题)
运载进口货物的运输工具5月9日申报进境,收货人5月15日向海关传送报关单电子数据,海关当天受理申报并发现场交单通知。
收货人于5月27日提交纸质报关单时,发现海关已于5月26日撤销电子数据报关单,遂于5月30日重新向海关申报,海关当天受理申报并发出现场交单通知,收货人5月31日提交纸质单证。
如以上日起均不涉及法定节假日,滞报天数应为:
A.0天
B.6天
C.7天
D.8天
答案:C
解释:未按时提交纸质报关单,以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起第15日为起始日,以海关重新接受申报之日为截止日。
5月9日加14天,5月23日为申报的截止日,5月24日为滞报的起始日,海关与5月30日重新接受申报,5月30日为滞报的截止日,滞报的起始日和截止日均计入滞报期间,因此5月24日至5月30日为滞报期,共滞报7天。
单选题(2008年考题)
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申报并经海关依法审核,必须撤销原电子数据报关单重新申报的,如产生滞报,经进口货物收发货人申请并经海关审核同意,以()为滞报金起征日。
A.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
B.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起第15日
C.撤销原报关单之日
D.撤销原报关单之日起第15日
答案:D
单选题(2006年考题)
下列关于海关征收滞报金的表述,正确的是:
A.计征起始日为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起第15日,截止日为海关接受申报之日(即申报日期),起始日计入滞报期间,但截止日不计入滞报期间
B.滞报金的日征收金额为进口货物完税价格的5‰
C.滞报金计算至人民币“分”
D.滞报金的起征点为人民币50元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