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说明文——可燃冰

说明文——可燃冰

二十一世纪潜在的新能源——可燃冰
①可燃冰一直被认为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

虽然多个国家努力研究,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大规模开采可燃冰尚不可行。

2 017年5月18日,中国成功试采可燃冰,让世界看到了希望。

②可燃冰是一种由天然气(主要是甲烷)和水组成的外形像冰的白色固体物质。

由于它含有大量甲烷气体,可以直接燃烧,因而俗称可燃冰。

可燃冰通常存在于岩石的孔隙或裂隙中,呈分散状、结核状、层状或块状产出,其颜色随分子结构的不同而有白色、淡黄色、琥珀色和暗褐色等多种。

③形成可燃冰,第一是低温,一般要求温度低于10℃;第二是高压,一般要求压力大于10兆帕;第三是地层中要有充足的天然气供给;第四是地层中要有充足的孔隙空间。

④可燃冰有的分布在极地地区,即高纬度的永久冻土带或大陆架上的永久冻土带,它们主要是在低温和较低压力条件下形成的。

已发现的极地可燃冰主要分布于北极圈内,例如加拿大北部、阿拉斯加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北部的永久冻土带。

另一种则广泛分布于海洋中的海底,主要蕴藏于大陆边缘水深较大的大陆坡、海山、边缘海深水盆地以及内陆海中。

据透露,中国已在南海海底发现了巨大的“可燃冰”带。

由于海洋的面积大于永久冻土带面积,而且气源供给更为充分,因此海底可燃冰的资源总量大于极地可燃冰资源量。

⑤可燃冰里蕴藏丰富的甲烷。

中国科学家从水深1.2千米的海底提取出样品,计算出1立方米的可燃冰等同于160立方米的气态天然气。

汽车加100升天然气能够行驶300公里,而加入100升“可燃冰”理论上则可跑5万公里。

显然,该技术完全可能使世界油气价格“崩溃”。

全球可燃冰中蕴藏着大约280万亿到2800万亿立方米甲烷。

这意味着,以目前的消费速度,可燃冰储量可以满足80至800年的全球天然气需求。

⑥然而,专家担心可燃冰产业化开采,会造成甲烷泄露。

甲烷可能造成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5倍。

海底可燃冰的分解可能造成海底地质灾害,给人类带来巨大危害。

同时,可燃冰分解引起的海底地质灾害还会导致海底生态环境恶化而殃及海洋生物。

⑦但这样一种新能源并不会因此就远离我们。

科学家预计,大约用十年时间,人类有望解决好“可燃冰”的开采和清洁燃烧的技术问题,届时大量的“可燃冰”便能用于应付能源危机。

1. 第②-⑥段分别介绍了可燃冰的物理性质、、、价值和储量、产业化开采可能带来的危害。

2. 第⑤段画线的句子除了采用列数据外,还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3. 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由天然气(主要是甲烷)形成的像冰的魄固体物质就是可燃冰。

B. 可燃冰大部分分布在极地地区,还有少部分分布在海洋中的海底。

C. 全球可燃冰中蕴藏着大约280万亿到2800万亿立方米甲烷。

这意味着,可燃冰储量可以满足80至800年的全球天然气需求。

D. 可燃冰这种新能源的产业化开采,可能会给人类带来巨大危害,但人类有可能解决好它的开采和清洁燃烧的技术问题。

智能机器会超越人类吗?
①智能机器真的有可能超越人类吗?2016年3月15曰,围棋“人机大战”第五场,“阿尔法围棋”以四比一的比分击败世界顶尖围棋高手九段李世石,这更激发了人们对人工智能的关注。

②的确,如果按照固定的程序进行预算,人脑的确赶不上人工智能。

无论是国际象棋还是围棋,都是可以完全程序化的一种运动。

如果我们问“阿尔法”一个简单的问题:“你贏了比寨开心吗?”它就不能像人一样笑着回答,因为它并不具备人类的情感,也不具备人脑的灵活性,不能解答任何程序设计范围之外的问题。

③现有机器和人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是人有智能,而现有机器并不具备真正的智能。

严格的讲,智能机器只能执行特定的指令,而人则是处理所有感受到的信息。

显然,执行指令与处理信息有着本质的不同。

④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研究智能机器的专家也要懂得神经科学,以便模拟人脑的神经网络构造来制造仿生智能机器。

当然,要制造这样一台仿生机器人的困难程度是难以想象的,因为人脑是世界上已知的最.复杂,最.神奇的“自动化机器”。

人脑拥有1000亿个神经细胞,而每一个神经细胞都有数千个突触和其他神经细胞相连,神经细胞通过这些突触相互交流,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大约有1000万亿个突触,到了成年大概稳定在100万亿个。

⑤也就是说,仿生机器人需要拥有1000万亿个可以独立运算的处理器,并具有100万亿个信息中转器。

无论是制造原件还是整合这些元件,都是一个似乎难以完成的任务。

更为可怕的是这些处理器及信息中转机_要制成不同的类型。

要完成仿生机器人的制造,需要最先进的纳米技术,才能把每个处理器做的像神经细胞那么小,它还需要最先进的超级计算机,才能完成对仿生机器人各个器件排列顺序的编程。

⑥因为世界上并不缺人,缺的是比人类某些性能更先进的机器。

因此,科学家认为,未来的仿生机器人并非是要完全模仿人类的所有功能,而是模仿某项功能,这样仅仅需要模仿某个脑区就可以了,这就大大降低了制造难度,并可以强化某些功能,制造一些具有“特异功能”的电脑。

(选文有改动)
4. 阅读全文,说说智能机器人与人有哪些区别。

(3分)
5. 文章第四段加点的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6. 文章第五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7. 在关注了“人机大战”李世石输给“阿尔法围棋”的新闻后,同学们很是担忧:人类智慧会被人工智能彻底打败吗?请你结合文章相关内容,劝勉同学们要对智能机器的发展保持乐观的态度。

1.形成条件、分布地区(分布情况)(2分,每空1分)
2. 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用汽车加100升天然气能够行驶300公里,与加100升可燃冰理论上可跑5万公里作比较,突出说明可燃冰的开采价值很大。

(2分,指出说明方法1分,答出说明方法的作用1分。


3. D
4. ①智能机器并不具备人类的情感,也不具备人脑的灵活性。

②智能机器并不具备真正的智能,它只能执行特定的指令。

(或答:智能机器人只能执行特定的指令,而人则是处理所有感受到的信息。

③智能机器只是模仿人类的某项功能。

5. 不能删去,因为“最”表示程度,起限制作用,突出强调了人脑复杂、神奇的程度之深,进而说明建造这样一台仿生机器人的困难之大。

删去后,就不能表达出这层意思,两个“最”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6.列数字。

通过列举制造一个仿生机器人所需的处理器、信息中转器的具体数字,准确、具体地说明了制造仿生机器人的难度之大。

7. 示例:同学们,人工智能是人赋予的,所以不必恐慌和害怕。

同时科学家也会意识到安全性的问题,给它装上类似“阀门”的东西,控制它去造福于人类,而不是危害人类。

所以我们应该为人工智能的进步高兴,它并不是洪水猛兽。

1.形成条件、分布地区(分布情况)(2分,每空1分)
2. 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用汽车加100升天然气能够行驶300公里,与加100升可燃冰理论上可跑5万公里作比较,突出说明可燃冰的开采价值很大。

(2分,指出说明方法1分,答出说明方法的作用1分。


3. D
4. ①智能机器并不具备人类的情感,也不具备人脑的灵活性。

②智能机器并不具备真正的智能,它只能执行特定的指令。

(或答:智能机器人只能执行特定的指令,而人则是处理所有感受到的信息。

③智能机器只是模仿人类的某项功能。

5. 不能删去,因为“最”表示程度,起限制作用,突出强调了人脑复杂、神奇的程度之深,进而说明建造这样一台仿生机器人的困难之大。

删去后,就不能表达出这层意思,两个“最”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7.列数字。

通过列举制造一个仿生机器人所需的处理器、信息中转器的具体数字,准确、具体地说明了制造仿生机器人的难度之大。

7. 示例:同学们,人工智能是人赋予的,所以不必恐慌和害怕。

同时科学家也会意识到安全性的问题,给它装上类似“阀门”的东西,控制它去造福于人类,而不是危害人类。

所以我们应该为人工智能的进步高兴,它并不是洪水猛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