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简答题
1.什么是材料的耐久性?对材料的耐久性的实验室快速实验包括那些?
答:材料的耐久性是指材料保持工作性能直到极限状态的性质。
所谓的极限状态,要根据材料的破坏程度,安全度的要求,以及经济上的因素来确定。
在实验室进行快速试验包括:(1)干湿循环(2)冻融(3)加湿与紫外线干湿循环(4)盐溶液与干湿(6)化学介质2.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有哪些?可采取哪些措施提高其强度?
答:有水泥强度和水灰比;龄期;养护温度和湿度;施工质量等。
提高措施有:采用标高号水泥;采用低水灰比的干硬性混凝土拌合物;对有些水泥配制的混凝土采用湿热处理;改进施工工艺,采用新技术;加入外加剂。
3、简述水泥石腐蚀的基本原因。
答:有:(1)水泥石中存在氢氧化钙、水化铝钙等水化物是造成腐蚀的内在原因。
(2)水泥石本身不密实,含有大量的毛细孔,外部介质得以进入。
介质的温度、流速、压力则是加速腐蚀的外在因素。
3.抹面砂浆采用三层抹灰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答:抹灰砂浆通常采用底、中、面三层抹灰的做法,底层抹灰的作用是与基层牢固地粘接,要求砂浆具有较高的流动性;中层主要起找平作用,较底层流动性稍低;面层砂浆流动性控制在7~8MM,采用较细的砂,可起到平整美观的表面效果。
4、简述硅酸盐水泥的特性。
答:有:(1)强度等级高,强度发展快。
(2)抗冻性好(3)耐腐蚀性差(4)水化热高(5)抗碳化性好(7)干缩小(8)耐磨性好
5、何谓碱—骨料反应?简述混凝土生碱—骨料反应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
答:水泥中的碱与骨料中的活性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在骨料表面生成复杂的碱—一硅酸凝胶。
碱——硅酸凝胶具有吸水膨胀的特性,当膨胀时会使包围骨料的水泥石胀裂,这种使混凝土产生破坏作用的化学反应应通常称碱——骨料反应。
三个条件:一是水泥中碱的含量大于0.6%;二是骨料中含有活性氧化硅;三是存在水分。
6、简述室外装修材料的主要功能?
答:(1)保护墙体、到达遮挡风雨、保温绝热、隔声防水等目的。
(2)装饰立面
7、简述水泥石的组成及影响其强度发展的因素。
答:是由:凝胶体、未水化的水泥颗粒内核和毛细孔等组成的非均质体。
影响因素有:养护时间;温度和湿度;水灰比。
8、高铝水泥的特性是什么?
答:(1)早期强度增长快(2)水化热大(3)抗硫酸盐腐蚀性强,但对碱的腐蚀无抵抗能力(4)耐热性高(5)高铝水泥在使用时应避免与硅酸盐类水泥混杂使用,以免降低温度和缩短凝结时间。
9、简述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的主要步骤:
答:(1)通过配合比计算,初步确定计算配合比(2)对计算配合比进行试配检验,调整和易性,确定基准配合比(3)对强度进行检验,最终确定砂浆配合比。
10、煤沥青和石油沥青相比,具有哪些特性?
答:(1)塑性差(2)温度感应性大(3)大气稳定性差(4)与矿物质材料表面的粘接力较强。
密实混凝土的性能。
11、防水涂料由哪些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答:组成:基料;填料;分散质;助剂
12、什么是硫铝酸盐水泥?其使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硫铝酸盐水泥是以矾士和石膏、石灰石按适当比例混合磨细后,经煅烧得到以无水硫铝酸钙为主要矿物的熟料,加入适量石膏再经磨细而成的水硬胶凝材料。
注意的问题:(1)不能与其他品种水泥混合使用。
(2)泌水性大,粘聚性差,避免免用水量大(3)一般在常温下使用。
13、配制高强度混凝土一般可采取哪些措施?
答:有:采用高标号水泥;采用湿热处理;机械搅拌,振捣、改进工艺;加入外加剂;14、钢筋经冷加工和失效处理后,起机械性能任何变化,进行冷拉或冷拉及时效处理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答:钢筋经冷加工后,其屈服点提高,抗拉强度基本不变,而塑性、韧性降低。
钢筋经实效处理后,其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降低。
目的:是提高钢材的机械强度、降低塑性和节约钢材。
15、针叶树和阔叶树在性质和应用是各有何特点?
答:针叶树树干直而高,易得到大木材,纹理通直,木质较青软,易加工,胀缩变形小。
多用与门窗、装饰或承重和家具。
阔叶树树干较短,通直部分较短,木质重而硬,胀缩变形大,易开裂,不易加工,故有硬杂木之称。
主要用于室内装饰和家具。
16、简述材料孔隙形成的原因及类型。
答:原因:水分的占据作用;外加的发泡作用;火山爆发作用;焙烧作用。
类型:连通孔隙;封闭孔隙;半封闭孔隙。
17、石灰有特性及应用。
答:特性有:保水性好;凝结性硬化慢,强度低;耐水性差;干燥收缩大。
应用:1、配制成石灰石乳涂料或砂浆,用于要求不高的室内粉刷;2、配制灰土和三合土,用于建筑物基础和地面的垫层;3、制作硅酸盐制品。
18、硅酸盐水泥的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原因是什么?
答:水泥体积安定性,是反应水泥浆体硬化后因体积膨胀不均匀而变形的状态。
引起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原因是:熟料中含有过量的游离氧化钙、氧化们镁或掺入的石膏过多,因上述物质均在水泥硬化后开始继续进行水化反应,其反应产物体积膨胀而使水泥开裂。
19、混凝土的和易性的概念及内容是什么?
答:和易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是否易于施工操作和获得均匀密实混凝土的性能。
它包括: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
20、简述胶粘剂的作用组成及各组分的作用。
答:有粘料:固化剂;填料;稀释剂
21、石灰熟化成石灰浆使用时,一般应在储灰坑中“陈伏”两个星期以上为什么?
答:因为过火石灰颗粒的表面常被粘土杂质熟化形成的玻璃释状物所覆盖,水化极慢,要在石灰使用硬化后才开始漫漫熟化,此时产生体积膨胀,引起已硬化的石灰提鼓包开裂破坏,石灰浆应在储灰坑中静置两周以上,即“陈伏”。
石灰在陈伏期间,石灰膏表面保持一层水膜,使之与空气隔绝,防止或减缓石灰膏与二氧化碳发生碳化反应。
22、岩石按地质形成条件可分哪几类?简述各类岩石的形成过程?
答: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类。
23、简述建筑工程中所使用的混凝土应满足的四项基本要求?
答:(1)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2)强度。
混凝土经保护至规定龄期,应达到设计要求强度。
(3)耐久性。
硬化后的混凝土,应具有适应于处环境下的耐久性。
(4)经济性。
在保证上述三项要求的前提下,混凝土中各项材料的组成应该经济合理,应尽量节省水泥,一降低成本。
24、简述砌筑砂浆配合比计算的基本步骤:
答:(1)确定配制强度(2)计算水泥用量(3)计算掺合量(4)确定砂的用量(5)确定水的用量。
25、低碳钢受拉破坏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有何重要指标?
答:(1)弹性阶段。
该阶段的重要指标有两个,一是弹性极限,二是弹性摸量。
(2)屈服阶段。
该阶段的重要指标为屈服点。
(3)强化阶段。
该阶段的重要指标为抗拉强度。
(4)颈缩阶段。
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是该阶段的两个重要指标,它们都是反映钢材塑性的好坏的指标。
26建筑石膏的主要特性和用途有哪些?
答:特性:凝结硬化快;硬化初期体积微膨胀;孔隙率高;防火性好。
主要用途:用于室内粉刷、抹灰和产生各种石膏板等。
27、大体积混凝土为什么不宜采用硅酸盐水泥呢?
答:硅酸盐水泥水化时放出的热量大,会使混凝土内外产生温差,带来温度应立,致使混凝土产生裂缝,因此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不宜使用硅酸盐水泥。
28、什么是混凝土的徐变?徐变在工程上有何实际意义?
答:混凝土在持续荷载作用下,随时间增长的变形称徐变。
徐变可消除钢筋混凝土内的应力集中,使应力较均匀地重新分布,对大体积混凝土能消除一部分由于温度变形所产生的破坏应力。
但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徐变将使钢筋的预加应力受到损失。
29、设计混凝土配合比应用满足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1)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强度等级;(2)满足施工所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3)满足混凝土的耐久性;(4)做到节约水泥和降低混凝土成本。
30、粉煤灰硅酸盐水泥与硅酸水泥相比有何显著特点?
答:粉煤灰硅酸盐水泥中的粉煤灰代替了大量的水泥熟料,故粉煤灰水泥C3S、C3A、相对较少。
特点:水化热低;水化速度慢,早强低,但后期强度发展大;干缩小,抗裂性好;耐腐蚀较强,抗冻性差。
31、简述混凝土外加剂的分类:
答:(1)改善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外加剂,包括减水剂、泵送剂;(2)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和硬化性能的外加剂,包括速凝剂、缓凝剂、早强剂等。
(3)改善混凝土耐久性的有:引气剂、防水剂、阻锈剂。
32、砌筑砂浆有哪些性质要求?
答:具有良好的和易性。
和易性的良好砂浆易在砖、石底面上铺抹成均匀的薄层,而且能够和底面紧密粘结。
使用和易性良好的砂浆,即便于施工操作,提高劳动生产率,又能保证工程质量。
硬化后的砂浆则应具有所需的强度和对底面的粘接力,并没有适应的变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