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资源及其评价教案
草地生产力(grasslandproductivity)是指单位面积草地在一定时间内存在的牧草或收获可用畜产品的数量。草地生产力包括第一性生产力(植物)和第二性生产力(动物),其生产力的表示方式分别为产草量和可用畜产品量。草地畜牧业生产是人类利用草地生态系中的牧草和食草动物的自然再生产变为经济再生产,从而获得可用畜产品的物质生产过程。
草地资源评价是在草地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对草地生境、草地植被与草地生产力进行综合评定的过程。目的是为区域草地资源开发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主要评价内容包括:
1.草地生境评价
草地生境条件决定草地资源类型、草地植物构成、草地的生长期、产草量和质量,是草地资源评价的重要内容。
草地生境评价主要包括:
因此,草地生产力评价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包括以下三个内容:
1牧草产量。
2载畜量与载畜能力。
3畜产品的年产量与单位面积产量。
9.4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是生物、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它包括数以百万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它们拥有的基因,以及它们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是生命系统的基本特征。生命系统作为一个等级系统,包括多个层次或水平——基因、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每一个层次都具有各种各样的变化,即都存在着多样性。现在,人们往往把生物多样性视为生命实体本身,而不仅仅看作是生命系统的重要特征之一。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也被认为是生物多样性的一部分。正如遗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一样,人类文化(如牧游生活)的一些特征,表现出人类在特殊环境下生存的策略,与生物多样性的其他方面一样,文化多样性有助于人们适应不断变化的外界条件。
2.物种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speciesdiversity)是指一定区域内物种的多样化及其变化,包括一定区域内生物区系的状况(如受威胁状况和特有性等)、形成、演化、分布格局及其维持机制等。
3.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ecosystem diversity)是指生物圈内生境。
9.4.2生物多样性价值及其评估
9.4.1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及其测度
生物多样性包括不同的水平,每个水平的多样性都有各自的特点,很难用统一的方法和标准予以测度。由于其理论与实践上的重要性,现在研究较多的主要有基因多样性(或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
1.基因多样性
基因多样性(genetic diversity)是指内基因的变化,包括种内显著不同的种群和同一种群内的遗传变异。亦称为遗传多样性。
教学单元教案格式
自然资源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注:章/节题目,或实践教学单元/任务/项目/课题等名称
教学时数:
90分钟
授课类型:
√理论课□实践课
教学目的、要求:
让学生了解知道草地资源及其评价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要求学生知道资源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教学难点:生物可持续利用的方向及其方法
1气候条件。
2地貌状况。
3水源条件。
4土壤基质。
5草地植被评价
草地植被是草地资源的主体因素,也是人类利用草地的直接对象,它决定着草地的基本特性(如植物组成、发育强度和产草量等)、草丛质量和草地利用方向。
草地植被条件主要从以下三个点来评价:
1植被盖度。
2草地饲用植物构成。
3草群品质和产量。
2.草地生产力评价
9.4.3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近年来,生物多样性受到了严重威胁,物种灭绝速度不断加快,遗传多样性急剧贫乏,生态系统严重退化,这些都加剧了人类面临的资源环境粮食和能源危机。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是息息相关的。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是长期进化的结果,一旦破坏就很难恢复。任何一个物种的灭绝都会削弱我们自身适应自然变化的能力,给人类自身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当今世界上极其重要而紧迫的环境问题之一。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离不开可持续利用,而可持续利用有必须以保护为基础。一般认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通常包括三个基本部分:保护、抢救生物多样性;研究生物多样性;持续、合理的利用生物多样性。近期生物资源利用应首先服从于生物资源保护的需要,制止过度利用和不合理开发,使生物资源得以逐步恢复,形成良性循环;同时发展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人工养殖和栽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逐步实现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
老师讲课,案例分析。
案例一:四川九寨沟
四川九寨沟是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和生物多样性宝库。1973年以来,岷山地区大熊猫的主食竹——箭竹,大面积开花枯死,造成大熊猫死亡。1978年12月15日,国务院批准建立南坪林业局九寨沟自然保护区。
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讨论;案例分析;
教学分组;同学自愿组成五个小组;
教学条件;教学楼;多媒体授课;
参考资料;资源科学导论(封志明编著)
自然资源课程教案
教学内容及过程
旁批
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
9.3.2草地资源及其评价
草地资源是可用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生长草本或木本植物,有相应的动物和微生物生存的生态系统及其景观。草地资源既是土地资源的组成部分,也是生物资源的群聚体。草地的特征植物为乔本科和类乔本科植物,有时杂类草和灌丛也占重要地位;特征动物为有蹄类和齿类。草地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可更新资源,不仅是人类宝贵的生物基因库,也是草地畜牧业的重要物质基础。
1就地保护
2.迁地保护
3、可持续利用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为了更好地、持久的开发利用,因此应处理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关系。通过对药用野生动物资源的引种和驯化,进行人工栽培和养殖,从而减少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依赖,同时满足要用需求。在进行动植物资源保护的同时,应加大人力、资金、科技等要素投入,加大微生物资源保护和开发的力度,要适度地持续开发利用土壤资源生物,包括食用与药用土壤生物、天敌生物、根际微生物、微生物肥料及环境净化与指示生物。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其价值可能从下列两个方面得以了解。
1直接价值。
②间接价值。
每个水平的生物多样性都具有实用价值。遗传多样性对农业的收成是很重要的,多样性在生态系统中有一部分是由于他们可以为人类提供多种服务----水、气体、营养物和其他物质的循环。
第一种为直接使用价值。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直接实物价值。第二种为直接使用价值。第三种为潜在使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