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多种方法测电阻方法
3•器材:小灯泡(2.5V)、电流表、电压表、开关、电池阻(3V)、定值
电阻(10Q)、滑动变阻器、导线。
4.注意点:
i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滑动变阻器应调到最大阻值处。
ii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1)保护电路;
(2)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
iii本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测出小灯泡在不同情况(亮度)下的电阻。
先闭合S1,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U
1、
再同时闭合S1和S2,读出这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根据测得的电压值U1、U2和定值电阻的阻值R
0。
这个实验再一次验证
(电源(电压未知)、
写出实验步骤和表达
根据分压公式可计算出Rx的值: 实验步骤:
方法三:
S接a时,读出电压表示数S接b时,读出电压表示数 表达式:
方法四、实验步骤:
5.实验步骤:
(1)根据电路图把实验器材摆好。
(2)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在连接电路中应注意的事项:①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②注意电压表和电流表量程的选择,
“+”、“-”接线柱。③滑动变阻器采用“一上一下”接法,闭合开关前,滑片应位于阻值最大处。)
(3) 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注意事项:移动要慢),分别使灯泡暗红(灯
么原因造成的呢?我们在前面学过,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材料、 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那是什么因素影响了灯丝的电阻呢? 了这一点。
(是温度。)温度越高,灯丝电阻越大。
(二)测电阻的几种特殊方法
1.只用电压表,定值电阻Ro,
不用电流表(伏阻法)所给器材:
开关、
式)
方法一:如果只用一只电压表,用图3所示的电路可以测出未知Rx的阻值。
具体的作法是:
1、电压表测出Rx两端的电压为U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再用这只电压表测出定值电阻Ro两端的电压为U根据测得的电压值Ux、Uo和定值电阻的阻值Ro,
&厶九
可计算出Rx的值为:_'
电压表、定值电阻R、
导线若干、
未知电阻Rx(要求:画出实验电路图,
0。
X、
用这种方法测电阻时一只电压表要连接两次。
方法二:如果只用一个电压表,并且要求只能连接一次电路,用图4所示的电路可以测出未知Rx的阻值。具体的作法是
初中物理多种方法测电阻方法
(一)伏安法测电阻
伏安法测电阻是初中物理中一个重要的实验,本实验可以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未知电阻Rx
的电压、电流,再用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求出Rx的阻值。由于电压表也叫伏特表,电流表也叫安培表,
所以这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1•原理:由欧姆定律
2 .电路图:(见图1)
导线若干、未知电阻Rx,
压未知)、开关、
要求:画出实验电路图,写出实验步骤和表达式)
方法一:如果只用一只电流表,用图6所示的电路可以测出未知Rx的阻值。
实验步骤:
1、闭合S,先测出R的电流I1;
2、 拆下电流表,接到另一支路上,测出Rx的电流12。
4
L
■ V耳4
11~A J―
R0
1
&
Ix和定值电阻的阻值R0,计算出Rx的值为’亠-
泡两端电压1V)、微弱发光(灯泡两端电压1.5V)、正常发光(灯泡两端电压2.5V),测出对应的电压
值和电流值,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实验次数
灯泡亮度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Q
1
灯丝暗红
1
2
微弱发光
1.5
3
正常发光
2.5
同时,在实验过程中,用手感受灯泡在不同亮度下的温度。随着灯泡亮度的增加, 灯泡的温度升高<
(4)算出灯丝在不同亮度时的电阻。
6.分析与论证:
展示的几组实验表格,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灯泡的电阻不是定值,是变化的。
是什么原因使灯丝的电阻发生变化的呢?是电压与电流吗?
难点突破:(我们对比一个实验如图2: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定值电阻的阻值R)
发现:R是定值,不随电压、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通过论证,表明灯丝的电阻发生改变的原因不在于电压与电流,那是什
S断开时,读出电压表示数S闭合时,读出电压表示数
1、
2、
U1;
U2。
1、
2、
U1;
U2。
表达式:
以上方法,需要测量两次电压,所以也叫
有电压表和一个已知阻值的电阻R0,所以又叫
“伏伏法”;根据所给 “伏阻法”。
II
2.只用电流表定值电阻的阻值Ro,不用电压表(安阻法)所给器材:(电源(电
电流表、定值电阻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