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2015 年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总结》2015 年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总结XX 年** 县工商局在市工商局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及国家、省、市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精神,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法为民思想,以加强队伍建设、把好市场准入关、深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为工作重点,不断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不断提高监管执法水平,积极打造信用工商,努力建设一支为民、务实、清廉的工商行政管理队伍,局所上下联动,开拓进取,以干克难,全面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和工作指标,取得了明显成效和进展。
一、加快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严把市场准入关(一)继续深入推行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建立完善的优胜劣汰市场机制。
在县局对企业监管进行a、b、c 分类的基础上,各工商所也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企业档案,依法实施不同的监管。
县局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为各所订做了企业、个体工商户档案盒、袋、登记表册和巡查卡片,使各所的档案规范、统、有序1、严格执行各类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登记操作规程,并把登记操作流程表放大公布上墙,使来办事者一看即明,登记资料齐全,机式档案项目录入完整,书式档案管理规范,建有专门档案室,审查把关严格,登记注册合格率达100%2、首办责任制真正落到实处。
各窗口单位认真落实首办责任制,强化服务观念,自去年我局进驻县政务大厅之后,注册登记发照工作做到了随到随办,无差错行为发生,办事效率高,县领导和兄弟部门对我局的工作作风、工作态度公认是一流的。
3、认真执行了一审一核制。
今年我局按照省、市局的要求,对注册分局的三名干部轮流在省局进行了业务培训,经培训之后,业务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注册登记严格坚持一审一核制,无拖拉、推诿行为,办事效率得到企业、个体工商户的充分肯定。
4、坚持了县政务大厅合署办公制,企业登记注册并联许可制度落到了实处,成效明显。
(二)强化市场主体监管,规范市场主体经营行为。
1、全面实行企业经济户口管理,县局和工商所户档一致,下转及时,建档立卡率和下转率分别达100% ,新设企业回查率达100%2、对违反企业登记法律法规行为查处及时,结合企业年检,办理企业变更登记84 户,注销登记24 户,查处企业违法违章行为12 起,罚没金额 4 万元。
继续深入落实国务院370 号令,严查无照经营,亮照率达100% ,企业年检率达96% ,个体工商户验照贴花率达90%以上。
3、市场巡查制度落到了实处。
各工商所实行辖区监管责任制落到实处,对重点区域、重点市场、重点经营户实行重点监管。
今年我局成功的进行了个、私协会的换届选举。
在会上县工商局与县信用联社、县个、私协会联合出台了《全县个体、私营企业小额信用贷款管理实施办法》现已向非公有制经营户发放贷款证1070 份,发放贷款4700 万元,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截止目前,全县登记注册的各类企业共410 户,今年新发展26 户,个体工商户3580 户,新发展608 户。
二、深入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取得明显成效继续深入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具体体现。
我局党组高度重视,把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机制作为一项大事来抓,并认真总结和吸取阜阳劣质奶粉事件,从工作制度入手,层层落实责任,领导班子责任明确,坚持“一把手”负总责,党组班子成员按照分工各负其责,实行领导班子包抓股室、所的具体分工,严格责任制的落实,并将分管的工作与年终公务员考评、经济奖惩挂钩,确保了全年整顿规范市场工作的顺利实施。
1、切实抓好各项市场专项整顿工作。
一是加大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查处劣质豆奶粉1362 袋,劣质饮料1245 瓶,劣质儿童小食品120 公斤,变质散装食品250 公斤。
二是强化粮食市场监管。
查获霉变陈化大米3000 公斤,霉变玉米7600 公斤。
三是规范了农资市场。
把化肥经营规范成连锁经营,使化肥质量监管关口前移,全县批准7 户化肥批发企业、500 余户零售经营户,全部都办理了营业执照。
查处劣质过磷酸钙50 余吨,假美国磷酸二铵 3 吨;没收假油菜种2500 余袋,罚款13 万元。
四是对建材市场加强了监管。
查处非标钢材10 余吨。
五是对生活用品市场进行了整顿,没收劣质酱油、醋2345 瓶,假香皂320 块;六是加大对汽车及零配件市场的监管,全年整顿 4 次,查处违法经营户4篇二:《工商局行政执法工作情况汇报》篇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2011 年度竞争执法工作总结》{工商行政管理行政执法工作总结}.定西市工商行政管理局2011 年度竞争执法工作总结2011 年,定西市工商局执法办案工作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年初省、市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的部署和要求,充分发挥监管执法职能,切实转变执法观念,创新执法机制,规范执法行为,为我市经济快速平稳发展作出了积极努力。
现将全市竞争执法工作的具体情况总结如下一、加强组织保障,为竞争执法工作提供坚强后盾(一)领导重视,对竞争执法工作周密安排部署。
开年伊始,市局召开了年初竞争执法工作安排部署会议,对2010 年竞争执法工作做了初步的总结,根据省局安排对全市2011 年度竞争执法工作做了统一部署。
随后各县区工商局也学习了省局、市局会议精神,依据各自实际,制定了全年竞争执法工作计划。
4 月份,市局召开了全市系统行政执法工作经验交流暨表彰会议,市局主要领导在会上再次强调“行政执法在推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一定要秉承“多规范、少处罚、多指导、少指责”的执法理念,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二)严格落实制度,实行集中执法办案。
全市工商系统,市局机关各科室、各县区机关业务股室不再直接办理案件(违犯年检验照和批量吊销营业执照的除外),各科(股)室只受理案源登记,案件由经济检查机构集中办理。
相关业务科(股)室根据消费者投诉热点、其他职能部门移送、社会反响比较强烈的领域,确定执法提纲,由经检部门统一开展专项整治。
如今年食品科对食醋市场进行了统一抽样送检,抽检结果为不合格的转交经检分局进行查处,市管科针对上级及其他单位开展的专项整治等案源线索及时移送经检部门,由经检部门进行查处,做到有的放矢。
(三)健全体制机制,配备人员经费。
新“三定方案”下发后,各县区均设置了经济检查分局(大队),具体执法人员情况如下市局经检分局 6 人,安定经检大队10 人,临洮经检分局 5 人,陇西经检分局 6 人,岷县经检分局 5 人,通渭经检分局 4 人,渭源经检分局 4 人,漳县经检分局 3 人,经检口共计43 人。
市局在经费极其紧张的情况下,积极保障办案经费,筹措9 万元资金对上年度在执法办案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还给经检分局配备了笔记本电脑、照相机等办案设备。
二、措施得力,执法办案工作稳步推进2011 年,全市工商系统共查处各类经济违法案件1321 件,案值1339 万元,罚没款入库4625 万元,罚没款同比增长10.12% 。
各县区局的情况分别是安定分局共查处案件117 件,案值2431 万元,罚没款1169 万元;临洮县局共查处案件240 件,案值2398 万元,罚没款879 万元;陇西县局共查处案件237 件,案值4378 万元,罚没款80.12万元;岷县县局共查处案件189 件,案值1405 万元,罚没款799 万元;通渭县局共查处案件237 件,案值168 万元,罚没款407 万元;渭源县局共查处案件90 件,案值527 万元,罚没款216 万元;漳县县局共查处案件198 件,案值373 万元,罚没款20.89 万元。
(一)食品违法案件查处取得新成绩。
紧紧围绕省政府的十件实事之一的食品安全工作,全市系统进一步加大对食品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严厉查处在食品中使用违禁添加剂、经销假冒伪劣食品、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和经营无票据来源的食品等违法行为。
全年共查处食品违法案件309 件,案值204 万元,罚没款664 万元,案件数同比增长3% 。
通渭县工商局查处的景某仿冒“娃哈哈”商标特有的包装、装潢案,罚款 2 万元,被省局列为全省典型案例;安定分局查处的陈某销售侵犯“郎酒”注册商标专用权白酒及销售无生产日期的方便面一案,没收侵权白酒99 箱零 5 瓶、无生产日期方便面87 箱零53 包,并处罚款 6 万元,严厉打击了违法经销食品者,在当地引起了强烈反响。
(二)大要案件查办取得新成果。
全市系统加大在新领域开展执法和查办疑难复杂案件的工作力度,改变过去查办传统领域案件和办简单案的习惯,积极拓展案源渠道,加大对大要案件的查处。
市局经检分局查处的定西市某驾校不正当竞争案和临洮县工商局查处的物业公司与太阳能经销商商业贿赂案被评为2010 年度全省“十大经济违法典型案例” 。
2011 年度,全市共查处万元以上案件114 起,案值602 万元,罚没款2084 万元。
其中五万元以上案件 6 起。
安定分局查处的定西市某中等专科学校在购进各类教材书籍的时候帐外暗中收受回扣一案,没收违法所得162 万元,是全市系统今年来罚没款数额最高的一件大案。
岷县工商局查处的李某销售侵权“劲隆三轮摩托车” 一案,没收了侵权三轮摩托车一辆,罚款 4 万元。
陇西县工商局查处的陈某无照经营百货超市一案,罚没款 5 万元。
(三)不正当竞争案件的查处取得新突破。
今年来,全市系统共查处不正当竞争案件26 件,案值2921 万元,罚没款586 万元。
渭源县工商局查处的渭源县某驾驶员培训中心以收取报名费的名义擅自向学员收取保险费一案,罚款 5 万元;岷县工商局连查两起眼镜行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案件,分别罚款 5 万元。
安定分局查处的兰州某有限责任公司在定西设立分公司并与经销商签订商品陈列协议和分销返利协议,以“陈列奖励”、“销售返利激励” 不正当的手段销售商品一案,罚没款 5 万元。
(四)商业贿赂案件查处取得新进展。
今年来,全市共查处商业贿赂案件18 件,案值280.71 万元,罚没款39 万元。
其中,通渭县工商局以教育系统商业贿赂行为为重点,针对商业贿赂行为“一带一”的情况,一举查办三家学校与一家印刷厂的商业贿赂案件,查办案件 4 起,罚没款 5 万元。
安定分局查处了某超市以合同续签费名义向入场经营户和生产企业收取不合理费用案件,没收违法所得76 万元,罚款 1 万元。
漳县工商局对一家物业公司和图书经销商的商业贿赂行为进行了查处,罚没款 2 万元五)“双打”行动取得新成就。
全市系统精心安排组织实施,查处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案件120 起,罚没款548 万元,曝光了部分违法违章企业,形成“双打”高压态势,增强了市场主体诚实守信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