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安徽省淮南市谢家集区八年级(上)第一次联考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1.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要想把比赛实况进行全球转播,至少需要多少颗地球同步卫星()A. 2颗B. 3颗C. 5颗D. 8颗2.关于物理学家对物理学发展做出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亚里士多德发现了杠杆原理B. 托里拆利实验最早证实了大气压强的存在C. 牛顿总结了力和运动的关系D. 马德堡半球实验是由科学家马德堡研究的3.在下面方框中的一组数据用的是同一刻度尺测量的是()①1.5m②23.0mm③4.8cm④0.72dm。
A. ①和②B. ②和③C. ③和④D. ④和①4.下列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 手指的宽度约为10cmB. 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150gC. 篮球的直径约为25mmD. 500mL瓶装饮料的质量约为50kg5.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以下哪个是产生误差的原因()A. 观察刻度尺时,视线没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B. 读数时,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值估计不准确C. 刻度尺没有跟课本的长边平行D. 刻度尺的刻度线没有紧贴课本6.测得某同学身高是1.653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所用尺子的分度值是1mmB. 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准确可再向下估读一位C. 该测量结果的准确值是1.650mD. 末位数字是估计数字7.在如图所示的实验中,能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是()A. 能听见水中音乐芯片播放的音乐B. 纸屑在发声的扬声器上跳动C. 土电话通过绷直的线传播声音D. 抽气过程听到铃声逐渐变小8.最近,羊村的小羊们以“声现象”为主题展开了一次讨论,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能在冰中传播B. 物体发出的声音我们都可以听到C. 声速不受介质种类的影响D. 声速不受介质温度的影响9.下列做法用来改变声音的音调的是()A. 老师上课时使用扩音器讲课B. 摩托车上安装有消声器C. 用大小不同的力来敲同一面鼓D. 依次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啤酒瓶10.下列形容声音的词语,描述音调的是()A. 引吭高歌B. 窃窃私语C. 这首歌音太高,唱不上去D. 听不见,声音大些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11.在自然界中,各种物理现象之间的关系往往是错综复杂的,决定某一个现象的产生和变化的因素常常也很多.因此要人为的控制一些因素才能去研究.使它保持不变,然后来比较、研究其他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就是______.在初中物理中,采用“探制变量法”来进行研究的实验很多,请试举一例______.12.每一次物理学的重大发现都会影响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物理学家的杰出贡献功不可没.你知道或喜欢的物理学家是______ ,他对物理学作出的主要贡献是______ .13.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物质______和______的自然学科.14.“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1nm=10−9m.纳米技术是以0.1nm~100nm这样的尺度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目前我国在纳米技术的研究方面已跻身世界前列。
1.76×109nm=______m。
15.坐在温馨的物理考场,仔细想想:你平时走路的步幅约为50______,上体育课时你跑100m所需时间约为16______。
(填上合适的物理量单位)16.为了进行可靠的______,我们需要测量,测量的两要素是______和______.17.炎热的夏天,市民在广场上的喷泉附近会觉得凉爽些,这是因为喷泉周围有大量的小水滴,水滴______时,要从空气中_____热,从而使空气的________降低。
18.如图是楼梯中的一部分,从A到B是长短不同的铁护栏。
小明拿一根小木棒用大小相同的力迅速从B到A逐一敲过铁护栏栏杆,声音是由于护栏______而产生的,并通过______传入了他的耳朵。
此过程中,他听到声音的______会发生改变。
19.如图,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
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______(填“音调”或“响度”)20.如图所示,该装置除了能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还能探究声音的______和______的关系。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0分)21.某同学欲测量一根长为L的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B.用刻度尺测出圆铅笔杆上铜丝绕圈总长度L2C.用铜丝的长度L1除以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D.将细铜丝紧密排绕在铅笔杆上;E.数出排绕在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的圈数n。
(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______(填字母),错误的步骤是______。
错误步骤更正为:______。
(2)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______。
(3)该同学若在绕线时匝于匝之间有间隙,则测量值将偏______。
22.如图是利用量筒测量不规则金属块体积的示意图,金属块的体积为______ cm3.这只量筒的最小分度值是______ .23.有4只材料相同、厚度相同的玻璃量筒,其中a、b等高、等截面积,b、c等高,b的截面积小于c,c与d不等高、但截面积相同。
各量筒内装有如图所示的水,某同学用嘴在口上吹,根据所听音调的高低猜想发声的频率可能与①空气柱的长短有关;②空气柱的横截面积有关;③水柱的长度有关。
(1)小明用同样大小的力分别在c、d口上吹气,使空气柱振动发声,这是在探究猜想______ ,结果发现空气柱振动发声的音调相同,说明发声的频率与此猜想______ (有/无)关。
(2)若要探究“发声音调与空气柱长短的关系”,应选量筒______ (填字母代号)。
(3)用敲击的办法也能使玻璃筒发声,敲击a和b时,a的音调比b______ (高/低)。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24.体育课上,小彬和小林两位同学正在进行百米达标比赛,当他们一前一后到达终点时,两个计时员记录的成绩却都为139s。
经核实发现:为小彬同学计时的甲计时员是看发令枪冒出的白烟计时的,而为小林同学计时的乙计时员是听枪声计时的。
已知光在空气中每秒传播约3×108m,而声音在空气中每秒传播约340m。
若不考虑两计时员的操作误差,请你完成下列问题(1)哪个裁判的计时方法不正确?为什么?(2)由于计时方法不正确,会使所计的成绩差多少s?(小数点后保留1位小数)(3)到底是小彬还是小林的成绩更好些?-------- 答案与解析 --------1.答案:B解析:解:地球同步卫星相对地面静止,位于赤道平面内,赤道上方,在赤道上每颗卫星信号可覆盖120°的范围,赤道所对应的圆心角是360°,因此全球只需要3颗同步卫星均匀分布,恰好将整个地球覆盖,实现全球通信.故选B.地球同步卫星相对地球表面静止,卫星在通讯当中起到了中继站的作用,根据科学家的测算,全球只需要3颗同步卫星均匀分布,就可以实现全球通信.本题是一道基础题,知道每颗地球同步卫星覆盖的范围是120°是正确解题的关键.2.答案:C解析:解:A、杠杆原理是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最早发现的。
故A错误;B、托里拆利实验最早较精确测出了大气压的数值。
故B错误;C、牛顿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著名的三大运动定律,正确阐述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故C正确;D、马德堡半球实验是在德国的马德堡市由当时的市长奥托格里克组织进行的。
故D错误。
故选:C。
根据对物理学家及其成就的了解作答。
此题考查了物理学家及其成就,属于物理学史的考查,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和积累。
3.答案:C解析:解:①1.5m最后一位的单位是分米,是估读出来的,说明它使用刻度尺的分度值就是1m;②23.0mm小数点后只有一位,是估读出来的,说明它使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③4.8cm小数点后的“8”是估读值,它的单位是毫米,说明它使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④0.72dm小数点后的“7”的单位是厘米,说明它使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
故选:C。
长度的测量有一个特别的要求,就是在记录结果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据此我们可以判断每一次测量所使用刻度尺的分度值。
因为长度测量对最后一位估读的要求,所以在已知测量结果的情况下,可以判断刻度尺的分度值,在已知刻度尺分度值的情况下,也可以确定小数的位数。
4.答案:B解析:解:A.手指的宽度约为1cm;B.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150g;C.篮球的直径25cm;D.500mL瓶装饮料的质量约为500g.故选B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要有一定的估测能力,根据生活常识去判断题目的对错.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一些常见物理量的估测能力,需要学生对生活中的常见物理量单位、大小有所认识,此题就会得到正确答案.5.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误差与错误的区别,以及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①误差不是错误,误差是客观存在的,只能在条件允许时尽可能的减小,而不可能避免。
②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
【解答】A.观察刻度尺时,视线没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读数时会产生错误,而不是误差,故A错误;B.读数时,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值估计不准确,这属于产生的误差,故B正确;C.刻度尺没有跟课本的长边平行,会产生测量结果的错误,故C错误;D.刻度尺的刻度线没有紧贴课本,会产生测量结果的错误,故D错误。
故选B。
6.答案:D解析:解:身高是1.653m,则说明最后一位“3”是估计的,只能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倒数第二位的“5”是准确的,也就是该测量结果的准确值是1.65m;“5”的单位是厘米,故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使用刻度尺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由一个测量结果就可以看出刻度尺的分度值.测量时,记录结果的最后一位是估计值,倒数第二位的单位代表了刻度尺的分度值.7.答案:B解析:解:A、能听见水中音乐芯片播放的音乐,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和水中传播,A不符合题意;B、纸屑在发声的扬声器上跳动,说明扬声器在振动,能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符合题意;C、土电话通过绷直的线传播声音,说明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C不符合题意;D、抽气过程听到铃声逐渐变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解决此题要掌握: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空气、液体和固体中进行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进行传播。
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进行分析解答,属于易错题目。
8.答案:A解析:【分析】①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或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②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速还与介质温度有关.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条件和声速的影响因素,是声现象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较小,容易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