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2018届高三语文高考模拟试题1

最新2018届高三语文高考模拟试题1

高三语文高考模拟试题(1)123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4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6谈起法律工具主义,还要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左右,管仲提出依法治国。

此后,法律就被公认7为是治理国家的工具。

所谓治世之具,也可以叫治国之具,法律的工具主义从这儿就开始了。

到唐8朝,魏征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

他说国家好像是一匹奔马,骑在马上的骑手就是皇帝,皇帝手中拿9的鞭子就是法律,这样就把法律工具主义更加形象化。

既然古代的法律是君主手中的鞭子,这个法律必然受到君主的影响。

遇有开明的君主就能够发挥法律治世功能的作用,遇到昏君那就没有办法1011发挥法律的治世功能。

历史事实也确实如此。

唐太宗时期就是个讲究法制的时代。

当时,针对官吏12假冒伪造履历,唐太宗说了一句话,以后再遇到假冒履历的官员必死不赦。

不久,又发现了假冒履13历的事情,大理寺少卿戴胄据法断流,没有断死刑,唐太宗就非常不高兴,说我说过以后再有一定14要处死。

这时戴胄讲了一句话,他说什么是法,法是“国家布大信于天下”,不能因为皇帝一时喜15怒的意见,使法丧失了大信,这样说服了唐太宗。

唐太宗说了一句话,法乃天下之法非朕一人之法。

所以皇帝也遵法了,这就发挥了法律的工具主义的作用,这是遇到了明主。

1617遇到了昏君的时候,就是法制的败坏。

隋文帝本来是很重视法律的,但是到晚年任意为法。

比如说六月天要判处犯人死刑,大家就劝解他从汉以来都秋冬行刑,六月天不能判死刑。

他说六月1819天为什么不能判死刑呢?六月天还有雷霆震怒,雷还会击人呢,我是皇帝我也可以杀人。

所以法律20工具主义是人治下的法制,遇到明主确实起到了治世的功能,但是遇到昏君的时候便不能发挥积极21作用。

法律工具主义不仅影响了整个古代社会,也包括近代社会。

想起用法就把法拿出来,不想用22法就把法收起来。

所以今天我们要牢固树立依法治国的法律权威主义的观念,就必须肃清法律工具23主义的残余影响。

法与改革的关系就是古人所说的改制与更法。

春秋战国时期处于社会大变动时期,其经济体制2425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是联在一起的。

到汉以后,专制制度牢固建立起来,谈改革多半都是经济体制26改革。

无论是先秦的也好,以后的也好,体制改革总是和法制密切联系在一起。

也就是说,成功的27改制,成功的改革都是和法制相向而行。

举一个大家知道的例子,就是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就经济28体制改革来说,是建立一家一户的封建的生产方式。

政治体制改革是废除世卿制度,建立军功爵制。

29这次改革借助于法律,颁布了许多新法。

开阡陌,封疆令,废除了过去的土地国有制。

颁布二十等军功爵令,奖励首功,废除世卿世禄。

这些法律明确地提出改革的内容和方向,对改革起了引导作3031用。

其次商鞅也利用法律扫除或者是减除阻碍改革的旧势力。

把反对改革的旧贵族,甚至太子的师32傅处以肉刑,借以推动改革。

最后是运用法律来巩固改革的成果。

这些成果得到了秦国百姓的拥护,所谓秦民大悦。

尽管商鞅被处以死刑,但其法未败。

所以改制与更法密切相关,成功的例子都是改3334制与更法相向而行。

35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用法律来治理国家的认识起源很早,法律作为治国之具,从它用来治理国家那天起,3637就形成了法律工具主义。

38B.魏征用比喻来阐释法律工具主义,他说国家好像是一匹奔马,骑手就是皇帝,皇帝手39中拿着鞭子,就是法律。

40C.在古代要发挥法律治国之具的作用,皇帝至关重要。

因为皇帝一时喜怒的意见会使法41律失去它应有的信用。

42D.戴胄能够依法断案,没有判假冒履历的官员死刑,他认为“法乃天下之法”,非皇帝一43人之法,不能随意变更。

44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45A.文章先追溯法律工具主义源头,指明我国在很早时候就有人提出了依法治国的主张。

46B.文章第一段引用官员履历造假事件,论证古代社会君主对法律工具主义所起的作用。

47C.文章第二段,以隋文帝为反面事例,论证君主不依法行事随意变更法律造成的恶果。

48D.文章第三段,在论法与改革的关系时,运用商鞅变法,阐明改革与变法应相向而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4950A.在公元前五世纪左右,管仲就认识到法律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作用,而法律工具主义51则影响了整个古代社会与近代社会。

52B.法律作为统治者的治世工具,在古代社会中的治理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遇到像唐53太宗这样的明君时发挥的作用更大。

54C.商鞅变法的成功,说明了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都要借助于法律,商鞅如果不55颁布许多新法,其改革便难以成功。

56D.商鞅以法推行改革,使秦国强盛,唐太宗遵守法治,出现了贞观之治,可见法律工具主义是应该继承的古代文化遗产。

5758(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596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61在夜晚的麦田独行62刘庆邦63①已经是后半夜,我一个人在向麦田深处走。

64②人在沉睡,值夜的狗在沉睡,村庄也在沉睡.仿佛一切奋归于沉靜状态•走田上空偶尔响起布65谷鸟的叫声,远处的水塘间或传来一两声蛙鸣,在我听来,它们迷速糊糊,也不清醒,像是在发癔66症,说梦话。

它们的“梦话”不但丝毫不能打破夜晚的沉静,反而对沉靜有所点化似的,使沉静显67得更加深連,更加邈远。

③刚圆又缺的月亮悄悄升了起来。

月亮的亮度与我的期望相差甚远,它看上去有些发黄,还有6869些发红,一点儿都不清朗。

我留意观察过各个季节的月亮,秋天和冬天的月亮是最亮的,夏天的月亮“质量”总是不尽如人意。

这样的月亮也不能说没有月光,只不过它散发的月光是慵懒的,朦胧7071的,洒到哪里都如同罩上了一层薄雾。

比如月光洒在此时的麦田里,使麦田变成白色的模糊,我可72以看到密匝匝的麦穗,但看不到麦芒。

这样的月光谈不上有什么穿透力,它只洒在麦穗表面就完了,73麦穗下方都是黑色的暗影。

74④我沿着一条田间小路,自东向西,慢慢向里边走。

说是小路,在夜色里几乎看不到有什么路75径。

小路两侧成熟的麦子呈夹岸之势,差不多把小路占严了。

面前的草丛里陡地飞起一只大鸟,在寂静的夜晚,大鸟拍打翅膀的声音显得有些响,几乎吓了我一跳,我不知不觉站立下来,我不知道7677大鸟飞向了何方,一道黑影一闪,不知名的大鸟就不见了。

我随身带着一支袖珍式的手电筒,却没78有打开。

在夜晚的走田里,打手电是突兀的,我不愿用电光打破麦田的宁静。

79⑤我们家族的塞园就在村南的这块麦田里,白天我已经到这块麦田里看过,而且在没腰深的麦80田里伫立了好长时间。

自从1970年参加工作离开老家,四十多年过去了,我再也没有在麦子成熟81的季节回过老家,再也没有看到过大面积金黄的麦田。

这次我特意抽出时间回老家,就是为了再看82看遍地熟金一样的麦田。

放睬望去,金色的麦田向天边铺展,天有多远,麦田就有多远,怎么也望83不到边。

一阵熏风吹过,麦浪翻成一阵白金,一阵黄金,白金和黄金在交替波涌,阳光似乎也被染84成了金色,麦田和阳光在交相辉映。

请原谅我反复使用“金”这个字目艮儿来形容麦田,因为我想85不出还有哪个高音的字眼儿可以代替它;然而,如果地里真的铺满黄金的话,我不一果那么感动,恰恰是黄土地里长出来的成熟的麦子,才使我心潮激荡,感动不已。

那是一种生命的感动,深度的8687感动,源自本能的感动。

它的美是自然之美,是壮美、大美和无言之美。

它给予人的美感是诗歌、88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所不能比拟的。

89⑥因为白天看麦田没有看够,所以在夜深人静时我还要来,晚上没有风,不见麦浪翻滚,也不90见麦田上方掠来掠去的燕子和翩翩起舞的蝴蝶。

仰头往天上找,月亮升高一些,还是暗淡的給都。

91月亮洒在麦田里的不像是月光,满地的查子傻是铺满了灰白的云彩。

一时间,我以为自己站在云彩92里,在随着云彩移动;又以为自己也变成了一棵小麦,正幽幽地融入麦田。

⑦从麦田深处退出,我仍没有进村,没有回到我一个人住的老屋,而是沿着河边的一条小路,9394向邻村走去。

在路上,我想我也许会遇到人。

夜行的人有时还是有的。

然而,我跟着自己的影子,95影子跟着我,我连一个人都没遇到。

河上有一座挢,我在那座桥上站下了。

还是在老家的时候,也是在夜晚,我曾和邻村的一个姑娘在这座桥上谈过恋爱,那个姑娘还送給我一双她亲手为我做的布9697鞋。

来到桥上,我想把旧梦回忆一下。

桥的位置没变,只是由砖桥变成了水泥桥。

桥下还有水,只98是由活水变成了死水。

映在水里的红月亮被拉成红色的长条,断断续续,青蛙在浮萍上追逐,激起99一些细碎的水花儿,逝者如斯,那个姑娘再也见不到了。

100⑧到周口市乘火车返京前,我和作家协会的朋友们一块儿喝了酒。

火车开动了,我还醉眼蒙昽。

101列车在豫东大平原的麦海里穿行,车窗外金色的麦田无边无际,更是壮观无比。

我禁不住给妻子打102了一个电话,说大平原上成熟的麦子是全世界最美的景观,你想象不到有多么好看,多么震撼……103我没有再说下去,我的喉咙有些文咽。

104(摘编自《散文选刊•下半月原创版》,有删改)105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106A.文章第②③两段描绘了一幅平原地区夏夜麦田月光图,突出月夜沉静、暗淡、朦胧的107特点。

这两段写鸟声、蛙声,以动衬静,表现出麦田一派生机的景象。

108B.“我”从麦田深处退出,站在桥上,想起往日的恋人,大有物是人非之感。

浓浓的情意109融入淡淡的月色之中,使文章显得含蓄而又深沉。

110C.这篇文章按时间顺序交代夜游的经历,叙写夜游所见所闻引起的感想,以深情告别故111乡收束全文,既是叙事的结束,也是情感的高潮。

D.文章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作者凭细致的观察,用细112113腻的笔触,给读者呈现了一曲沉重略带忧伤的乐曲。

5.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

(5分)114115(1)我想不出还有哪个高贵的字眼儿可以代替它。

116(2)一时间,我以为自己站在云彩里,在随着云彩移动。

6.文章标题是“在夜晚的麦田里独行”,既然是“夜晚”,为什么第⑤段要写“白天”在117118麦田看到的景象?(6分)119120(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12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122材料一:丹麦政府近期公布了一系列方案,其中包括计划废除商店接受传统现金的法律规定,服装店、123124餐馆以及加油站等将逐渐进入无现金时代。

125在丹麦,移动支付已经成为一种潮流。

您只要拿出手机,靠近带有移动支付的标识,在手机里126打开地图的APP,它可以自动定位到需要支付的店家位置,打开需要支付的软件,就可以轻松完成127支付,整个过程只需要短短的几秒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