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形式审查要点一、限定条件审查注意事项1.课题负责人同年度只能申报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且不能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其他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申请;课题组成员同年度最多参与两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请;在研国家级项目的课题组成员最多参与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请。
2.在研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其他国家级科研项目的负责人不能申请新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证书标注日期在2018年3月5日之前的可以申请)。
3.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其他国家级科研项目的负责人同年度不能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其课题组成员也不能作为负责人以内容相同或相近选题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4.申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的负责人同年度不能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5.凡在内容上与在研或已结项的各级各类项目有较大关联的申请课题,须在《申请书》中详细说明所申请项目与已承担项目的联系和区别,否则视为重复申请;不得以内容基本相同或相近的同一成果申请多家基金项目结项。
6.凡以博士学位论文或博士后出站报告为基础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须在《申请书》中注明所申请项目与学位论文(出站报告)的联系和区别,申请鉴定结项时提交学位论文(出站报告)原件。
7.不得以已出版的内容基本相同的研究成果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8.凡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名义发表阶段性成果或最终成果,不得同时标注多家基金项目资助字样。
9.全日制研究生不能申请,具备申报条件的在职博士生(博士后)从所在工作单位申请。
10.申请人条件——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具有独立开展研究和组织开展研究的能力,能够承担实质性研究工作;具有副高级以上(含)专业技术职称(职务),或者具有博士学位。
不具有副高级以上(含)专业技术职称(职务)或者博士学位的,可以申请青年项目,但必须有两名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职务)的同行专家书面推荐。
青年项目申请人和课题组成员的年龄均不超过35周岁(1983年3月5日后出生)。
二、《申请书》填写注意事项(一)封面填写注意事项:1.“项目登记号”、“项目序号”——两个代码框申请人无需填写。
其他栏目由申请人用中文填写。
2.项目类别——只在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中选择。
3.学科分类——按照《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数据代码表》填写一级学科名称。
跨学科的课题,按照“靠近优先”原则,选择一个为主学科申报。
4.课题名称——应准确、简明地反映研究内容,一般不加副标题,不超过40个汉字(含标点符号)。
5.选题时要仔细阅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18年度课题指南》,《课题指南》条目分具体条目(带*号)和方向性条目两类。
具体条目的申报,可选择不同的研究角度、方法和侧重点,也可对条目的文字表述做出适当修改。
方向性条目只规定研究范围和方向,申请人要据此自行设计具体题目。
只要符合《课题指南》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各学科均鼓励申请人根据研究兴趣和学术积累申报自选课题(包括重点课题)。
6.申请人所在单位——一律填写所属一级单位,即“兰州大学”,不加学院名称,学院不盖章。
社科处统一加盖学校公章。
7.填写日期——与申请人承诺日期一致,2018年2月7日前。
注:要注意封面形式上的美观,下划线中间不能断裂。
(二)第二页填写注意事项:申请者承诺必须由申请人本人签名,不能打印签名。
申请人承诺的日期必须与封面的填写日期一致。
(三)第四页数据表填写注意事项:1.填表所用代码以当年发布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数据代码表》为准。
表格粗框内一律填写代码,细框内填写中文或数字。
2.课题名称——与封面保持一致。
3.关键词——按研究内容设立。
最多不超过3个主题词,词与词之间空一格,字数(含空格)不超过20个字符。
4.项目类别——按所选项填1个字符。
例如,选“重点项目”填“A”,选“一般项目”填“B”,选“青年项目”填“C”。
5.学科分类——按照《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数据代码表》填写学科代码和二级学科名称。
粗框内填3个字符,即二级学科代码;细框内填二级学科名称。
例如,申报哲学学科伦理学专业,则在粗框内填“ZXH”,细框内填“哲学伦理学”字样。
跨学科课题填写与其最接近的学科分类代码。
6.研究类型——填写选项的代码。
7.负责人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填写中文或阿拉伯数字。
8.行政职务——按数据代码表填写代码及具体行政职务(学院研究所所长等职务不填写,没有行政职务不填写)。
9.专业职务——按数据代码表填写代码及具体名称。
10.研究专长——按数据代码表填写代码和二级学科名称,只填写一个。
11.最后学历——按数据代码表填写代码及对应的具体学历。
12.最后学位——按数据代码表填写已取得的最高学位(应有学位证书:博士、硕士、学士,无学位可不填)。
13.担任导师——按数据代码表填写代码及名称,没有担任可不填。
14.所在省市——按代码表规定填写:粗框内填“T”,细框内填“甘肃省”。
15.所属系统——按代码表规定填写:粗框内填“A”,细框内填“高等院校”。
16.工作单位——按单位和基层单位公章填写全称。
即按“兰州大学+学院”填写,如“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全称),不能填写兰大哲社院等。
17.通讯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天水南路222号。
18.联系电话——请填写申请者电话(手机号)。
19.邮政编码——730000。
20.课题组成员——必须真正参加本项目的研究工作,不含项目负责人,不包括科研管理、财务管理、后勤服务等人员。
主要参加者若无专业职务,如在实际部门工作人员或在读博士生,在读硕士,在读本科生,请填写行政职务或在读博士或者在读硕士等,学历填写已获得的学历;研究专长,按数据表的二级学科填写汉字;青年基金项目,参加者年龄不能超过35周岁(1983年3月5日后出生)。
申请人应亲自联系主要参加者,确定落实以下情况:主要参加者没有以负责人名义申报本次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没有作为主要参加者参加本次国家社科基金2项以上,没有作为在研国家级项目的课题组成员参与其他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请。
主要参加者必须本人签字,如若省社科规划办发现同一人签字不同,申报项目均审核不过,不再上报。
21.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申报青年项目必须填写第一推荐人和第二推荐人两栏内容。
推荐人必须是同行专家,推荐人的专业职务按照数据代码表填写,粗框内填写“A”,细框内填写相应的专业职务教授或研究员等。
推荐人必须本人签字,如若省社科规划办发现同一推荐人签字不同,或者不是本人签字,申报项目均审核不过,不再上报。
22.预期成果——指最终研究成果形式,可选报1项或2项代码。
建议选专著就不再选其他。
课题负责人一定要考虑到结题的难度,实事求是地填写预期成果,否则结题时难以结项。
23.字数——以中文千字为单位。
24.申请经费——以万元为单位,填写阿拉伯数字,注意小数点位置。
重点项目35万元,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20-22万元。
申报者严格依此标准填写经费预算。
25.计划完成时间——项目开始日期从申报时间起计算,完成时间按年度的年终时间填写,如完成时间:2019年12月31日。
基础理论研究一般为3—5年,应用对策研究一般为2—3年。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实施中,因正当理由可以申请项目延期。
应用研究项目延期时间不得超过1年,基础研究项目延期时间不得超过2年。
(四)第五页课题设计论证填写注意事项:1.格式:每自然段前空两格;论证中的序号不能太乱、太复杂;控制页码,注意字体不能太小,保留适当的行距。
保持标题与论证在一个页面,注意整体版面的美观。
2.论证按照申请书上要求进行论证,分为选题依据、研究内容、思路方法、创新之处、预期成果、参考文献六部分。
3.论证应避免以下方面缺陷:论证填写简单,论证草率,内容有明显缺陷的;选题过于细小分散、缺乏全国性意义或典型性,不符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资助方向的;无前期相关研究成果或前期研究成果与所申报课题基本无关、研究基础薄弱的。
4.字数严格控制在7000字以内(包括标点符号)。
(五)第六页研究基础和条件保障填写注意事项:1.本表按照学术简历、研究基础、承担项目、与已承担项目或博士论文的关系、条件保障五部分论述。
2.前期相关研究成果中的成果名称、形式(如论文、专著、研究报告等)须与《课题论证》活页相同,活页中不能填写的成果作者、发表刊物或出版社名称、发表或出版时间等信息要在本表中加以注明。
与本课题无关的成果不能作为前期成果填写;合作者注明作者排序。
3.课题负责人的成果不列入参考文献。
4.凡以各级各类项目或博士学位论文(博士后出站报告)为基础申报的课题,须在本表中注明已承担项目或学位论文(报告)与本课题的联系和区别。
(六)第七页经费概算注意事项(需要列支详细名目):项目资金支出是指在项目组织实施过程中与研究活动相关的、由项目资金支付的各项费用支出。
项目资金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直接费用:1.资料费:指在项目研究过程中需要支付的图书(包括外文图书)购置费,资料收集、整理、复印、翻拍、翻译费,专用软件购买费,文献检索费等。
2.数据采集费:指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发生的调查、访谈、数据购买、数据分析及相应技术服务购买等支出的费用。
3.会议费/差旅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指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开展学术研讨、咨询交流、考察调研等活动而发生的会议、交通、食宿等费用,以及项目研究人员出国及赴港澳台、外国专家来华及港澳台专家来内地开展学术合作与交流的费用。
其中,不超过直接费用20%的,不需要提供预算测算依据。
4.设备费:指在项目研究过程中购置设备和设备耗材、升级维护现有设备以及租用外单位设备而发生的费用。
应当严格控制设备购置,鼓励共享、租赁以及对现有设备进行升级。
5. 专家咨询费:指在项目研究过程中支付给临时聘请的咨询专家的费用。
专家咨询费预算由项目负责人按照项目研究实际需要编制,支出标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6. 劳务费:指在项目研究过程中支付给参与项目研究的研究生、博士后、访问学者以及项目聘用的研究人员、科研辅助人员等的劳务费用。
项目聘用人员的劳务费开支标准,参照当地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人员平均工资水平以及在项目研究中承担的工作任务确定,其社会保险补助费用纳入劳务费列支。
劳务费预算应根据项目研究实际需要编制。
7. 印刷出版费:指在项目研究过程中支付的打印费、印刷费及阶段性成果出版费等。
8. 其他支出:项目研究过程中发生的除上述费用之外的其他支出,应当在编制预算时单独列示,单独核定。
建议不可预见费用少填。
9.成果鉴定费由全国社科规划办另外拨付,不在预算范围内。
申请者应根据研究工作的实际并按照《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金管理办法》(2016年)进行合理的经费预算。
间接费用:间接费用是指责任单位在组织实施项目过程中发生的无法在直接费用中列支的相关费用,主要用于补偿责任单位为项目研究提供的现有仪器设备及房屋、水、电、气、暖消耗等间接成本,有关管理费用,以及激励科研人员的绩效支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