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三讲教材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
第三讲教材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
幼儿园户外场地可种植大片绿茵草地,让幼儿尽情 地玩耍和奔跑;室外运动场地,可种植高大乔木,这样 既不影响幼儿进行器械活动,又可遮阳,避免烈日暴晒。 在屋顶平台上也可适当绿化,一方面可减少屋面在炎夏 季节的热辐射,同时可降低室内温度;另一方面也
为幼儿的屋顶活动场地提供了良好的活动环境。另外,幼儿 园种植的植被应留意季节效果,力求春有花、夏有荫、秋有 果、冬有青,让幼儿园四季都有美丽的景象。 设计寓教于乐的环境。
户外绿化环境应让幼儿奔跑、游戏、攀爬,并探索自然
环境中的材料。事实上,幼儿对环境布满了好奇,喜欢察看、 探索、尝试,幼儿园户外环境绿化时应布置多样的设施,能 让幼儿在树林间穿梭嬉戏,在小丘、山坡上上下攀爬,在饲 养种植园地里照顾植物和动物,在草坪上察看昆虫。
3、户外活动场地
幼儿生性活泼好动,创设良好的户外活动环境对于完 善幼儿心理社会环境,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很有意义。 幼儿园的户外游戏活动场地按照不同的活动功能可分为若 干区域。常见区域有四个: (一)游乐设施区 幼儿园的基础设施之一,主要设置大型游戏器械,深受 幼儿喜爱。 户外游戏活动以大肌肉运动为主,能促进幼儿身体动作技 能的发展,帮助幼儿形成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体育活动区 由运动场和固定器械组成,常见的有跑道、操场,儿童运 动器等。 设置时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器械的功能、场地空间等 要求进行放置。
二、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指向
为了满足幼儿、教师、家长和社会的不同需求,幼儿 园环境创设应具有多元指向。
(一)行为指向(此部分不随意变动) (二)认知指向(探索兴趣;提供学习方法和知识) (三)社会化指向(对环境布置讨论,布置过程交流) (四)健康指向(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 (五)视觉指向(和谐的色彩、具体的形象、 合理的布局) (六)文化指向(园所文化、公众对幼儿园的直观印象)
4.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儿童社会化,是儿童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逐渐独 立地掌握社会规范、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妥善自 治,从而客观的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发展过程。
幼儿与幼儿的沟通 幼儿与教师的沟通 幼儿与物体的交流
5.展示幼儿的活动成果
例如:在幼儿园各班的墙壁上、公共走廊上、窗台 上,经常可以看到某班级的绘画作品以及幼儿的 手工作品,还有插满小红旗或五角星的光荣榜。
幼儿园内所有的设备、物质、材料、时间等应体现 幼儿的需要,巧妙利用幼儿园内的空间、楼梯、拐角、走 廊、地面等场所。整体设计布局应充分体现“幼儿发展为 本”的教育思想,在设计规划时遵循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 则,使整个环境中充满美的气息,使幼儿一走进幼儿园就 能感受到并能融入这个环境之中,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美的 教育,受到美的启迪。
三、幼儿园物质环境设计
(一)户外空间环境的创设
1、园门及围墙 园门是幼儿园给人的第一印象,往往也是幼儿园
对外形象的代表。门面、围墙的设计应该与幼儿园的整 体环境和建筑风格相协调,并能体现幼儿园的教育特色。
2、户外绿化环境
在创设户外绿化环境时应留意以下几点: 了解各类花草树木的功能:
幼儿园以花草为主,乔灌木为辅,园地边界宜采用 乔灌木搭配种植,以形成幼儿园与外界的隔离带,并使 主体建筑在绿化的环境中格外醒目。而幼儿园内部则应 种植花卉和地被植物,适当点缀乔灌木,便于幼儿活动 和鉴赏,加强绿化场地的功能。
例如:开展“我们的桥”的主题活动,孩子们把自 己和家长一起搜集的各种桥的图片分门别类的贴 在教室的四周,有外国的桥、中国的桥,有现代 的桥、古代的桥等等,孩子们则在教师而帮助下 用各种废旧材料模仿制作各种桥,从而激发幼儿 自主学习的欲望。
3.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
根据幼儿学习兴趣、内容,可以将学习内容或成 果展示在幼儿园的走廊、教室内,或是在环境中 创设问题情境等,通过环境来激发幼儿的兴趣, 呈现学习内容,延伸学习活动,从而发挥其介入 功能。
活动角布置、饲养角及种植园等 精神环境:师生关系、活动的气氛、园风、人际关系 根据存在形式可分为: 室内环境:教室、走廊、阳台、活动室、睡眠室、盥洗
室等。 室外环境:操场、门厅、园门、围墙等。
幼儿园环境
室内公共环境
室内公共部分 专用空间
户外活动环境
园门及围墙 园区绿化环境 户外游戏活动场 建筑物外墙
第三讲 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
《纲要》对幼儿园教育环境的要求
幼儿园环境教育宜引入“互动式”教育理念,以儿童 为本,让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是我们开展环境教育实践 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将幼儿本身的需要、兴趣、经 验和能力放在首位,在活动设计过程中始终保持着高度的 动态性、灵活性和开放性。积极提倡教师与幼儿之间、幼 儿与幼儿之间、师幼与环境之间、幼儿与家长、社区之间 的互动,重视幼儿作为“资源人”的利用和价值,鼓励实 践和创新,坚持融环境教育的综合性,多样性,活动性, 趣味性于一体采用自然民主的方法,通过集中和分组、集 体和个人、室内和户外,幼儿园和家庭、社区等多方位的 教学和实践活动,形成全新的、立体式的环境教育活动体 系。
6.提供具有艺术美感的环境
丰富的玩教具、生动形象的墙饰,布局合理的环 境会给幼儿带来美的享受。从视觉上,心灵上自 然地得到美的熏陶及审美情趣的培养。
7.传递丰富的文化内涵
每个幼儿园都有各自的特色,幼儿幼儿园经常利 用外墙、通道、门厅等场所宣传幼儿园的教育理 念、办园特色,是家长清楚的了解幼儿园的教育 内容、教育方法、管理体系,有助于达到“家园 共育”的目的。
第一节 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
一、幼儿园环境及其作用 所谓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幼儿身心发展所
必须具备的一切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 它是由幼儿园全体工作人员、幼儿、各种物质器
材、人事环境以及各种信息要素,通过一定的文化习 俗、教育观念所组成的、综合的一种动态的、教育的 空间范围和场所。
(一)幼儿园环境的分类 根据组成性质可分为: 物质环境:生活设பைடு நூலகம்、游戏器械、玩教具、墙面装设、
(二)幼儿园环境的作用
1.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例如:在各种活动区的入口处,总能看到一定数 量的挂饰,这标志着本活动区可参与活动的人数; 在盥洗室的墙面上贴着正确洗手的步骤图;在楼 梯上用小脚印提示着幼儿上下楼梯的方向;在饮 水处的地面贴有一排小脚印表示接水要排队等等。
2.形成幼儿自主学习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