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3章习题答案

第3章习题答案

第三章 习题答案
一、项选择题
1.作业周转时间为作业等待时间+作业执行时间,作业平均周转时间为∑=n
i n 1
1作业i
的周转时间。

所以有1/4X (2+4+6+8)=5,故选b
2.1/3X [T 1+(T 1+T 2)+(T 1+T 2+T 3)]=(3T 1+2T 2+T 3)/3,故选C 3.响应比=
执行时间
响应时间=执行时间等待时间
执行时间+,则得作业响应比为:3121=+,故选C 4.b 5.B 6.b 7.A 8.C 9. b 10.d 11. a 12. a
13. c 14. b 15. c 16. b 17. c 18. d 19. b 20. d 二、填空题 1.作业控制卡 作业说明书 2.3
3.短作业优先
4.命令接口 程序接口 5.I/O 繁忙 CPU 繁忙 6.优先级调度算法 均衡调度算法 7.提高系统效率 及时 8.等待时间 计算时间
9 . 命令级接口 程序级接口
10. 高级调度 按照某种原则从后备队列中选取作业 11.用户.
12.均衡使用资源 极大的流通量 13.作业控制语言 操作控制命令 14.程序 15.人机对话 三、解答题
1.解答:一个作业从进入系统到运行结束一般要经历提交、后备、执行和完成这4
个阶段,即作业相应的有提交、后备、执行和完成这4种状态。

(1) 提交状态:作业的信息正从输入设备上预输入到输入井,此时称作业为提交
状态。

(2) 后备状态:作业的全部信息都已输入并由系统将其存放在输入井中,此时称
作业为后备状态。

系统将所有处于后备状态的作业组成后备作业队列等待作业调度程序的调度。

(3) 执行状态:一个后备作业被作业调度程序选中并分配了必要的资源且已经调
入内存,此时称作业处于执行状态。

(4) 完成状态:当作业正常运行完毕或因发生错误而非正常终止时,作业进入完
成状态。

2.解答:系统调用在本质上是一种过程调用,但它是一种特殊的过程调用。

系统调用
与一般过程调用的主要区别如下。

(1) 运行状态不同。

一般的过程调用,其调用和被调用过程都是用户程序或都
是系统程序,即都是运行在同一系统状态下(算态或管态);而系统调用的调用过程是用户程序,它运行在算态,被它调用的过程(即系统调用)却
是系统过程,运行在管态。

(2)进入方式不同。

一般过程调用可以直接通过过程调用语句将控制转移到被调用过程;而执行系统调用时,由于调用和被调用过程处于不同的状态(一
为算态,一为管态),则必须通过访管中断进入。

(3)代码层次不同。

一般过程调用中的被调用程序是用户级程序,而系统调用是操作系统中的代码程序,是系统级程序。

3.解答:优先级调用算法的依据是:
(1)对某些时间要求紧迫的作业给予优先照顾;
(2)为充分发挥外部设备的作用,优先照顾I/O繁忙的作业;
(3)为保证终端会话型作业有合理的响应时间,应优先照顾终端会话型作业。

因此,应赋予输入输出为主的作业比以计算为主作业更高的优先级。

4.解答:作业是用户一次请求计算机系统为其完成任务所做工作的总和。

作业步是处理作业各个独立的子任务,即一个作业处理过程中相对独立的加工步骤。

在批处理系统中把若干作
业依次放在输入设备上,并在操作系统控制下将其送入辅存,形成一个作业流,也称为
输入流。

作业流是由若干作为组成的。

5.解答:作业执行顺序为1、3、4、2。

6.解答:(1 ) 各作业的执行时间序列为:
作业1:10:00~10:10 , 11:00~11:25(结束)
作业2:10:10~10:40(结束)
作业3:11:55~12:40(结束)
作业4:10:40~11:00(结束)
作业5:11:25~11:55(结束)
(2)各作业的周转时间为:
作业1:85分钟
作业2:30分钟作业
作业3:145分钟58
作业4:40分钟
作业5:85分钟
作业平均周转时间为:T=(85+30+145+40+85)/5=77(分钟)
7.解答:(1)处理机三级调度是:高级调度(作业调度)、中级调度(交换调度)和低级调度(进程调度),它们构成了操作系统内的多级调度,不同类型的操作系统不一定都是这三种调度。

(2)高级调度是在需要从后备作业队列调度作业进入内存运行时发生;低级调度是在处理机空闲
时需要调度一个就绪进程投入运行时发生;中级调度是在内存紧张不能满足进程运行需要时发生。

(3)高级调度决定把外存中处于后备队列的哪些作业调入内存,并为它们创建进程和分配必要的资源,然后将新创建的进程挂入就绪队列准备执行。

低级调度则决定就绪队列中的哪个进程将获得处理机,并将处理机分配给该进程使用。

中级调度是在内存资源紧张的情况下暂时将不运行的进程调至外存,待内存空闲时再将外存上具有运行条件的就绪进程重新调入内存。

8.解答:不正确。

系统中各种资源都由操作系统统一管理,故在用户程序中凡是与资源有关的操作都必须通过某种方式向操作系统提出服务请求并由操作系统代为完成。

也即操作系统必须
为用户提供某种形式的接口,以便让用户程序通过接口来使用操作系统提供的功能,这种
接口就称为系统调用。

因此,系统调用是操作系统提供给用户在程序这一级使用系统功能
的手段。

库函数是在程序设计语言中,将一些常用的功能模块编写成函数,放在函数库中供用户编程时使用。

函数库的使用与系统资源分配无关,仍属于用户程序而非系统程序,其功能的实现
也不是由操作系统完成,而且运行时仍在用户态而非系统态。

9.解答: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下按J3、J4、J2、J5、J1的顺序执行,平均转时间最短,最短平均周转时间为15.2。

10.解答:(1)采用调度算法1的作业运行情况表如表2.20所示。

法。

调度算法2满足短作业优先的调度原则,所以它属于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

此外,从响应比高者优先调度算法来看,当作业1在12.0完成时,作业2和作业3的响应比如下:
作业2的响应比=1+1.9/1=2.9 作业3的响应比=1+1.5/0.5=4
也即,调度算法2也可能是响应比高者优先调度算法。

四、综合题
1.解:(1) 作业执行序列如表2.42所示。

(2 ) 作业平均周转时间为:T=(60+30+35+70+90+135)/6=70(分钟)
2.解:(1) 采用先来先服务算法时作业执行情况如表2.43 所示。

表2.43 先来先服务算法下作业执行情况表
(2) 采用优先级调算法时作业执行情况如表2.44所示。

(3) 采用时间片轮转算法作业执行情况如表2.45所示。

3.解:(1)采用先来先服务算法时进程执行情况如表2.50所示。

表2.50先来先服务算法下进程执行情况表
(1)采用可剥夺优先级调度算法时,进程执行情况如表2.51所示。

表2.51 可剥夺优先级调度算法下进程行情况表
(3)采用时间片轮转法时进程执行情况如表2.25所示。

表2.52 时间片轮转法时进程执行情况表
4.系统中的每个作业运行将经历两级调度:作业调度和进程调度。

作业调度采用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而进程调度采用基于优先数的抢占式调度算法,即高优先级的进程可以抢占处理机。

此外,只有在作业调度程序将作业装入内存后,在内存的作业才能参与进程调度,并且,本题中的批处理系统是两道作业系统,即内存中最多允许有两道作业。

本题的作业执行情况如图2-6所示
○110:00时,作业A到达并投入运行。

○210:20时,作业B到达且优先级高于作业A,故作业B投入运行而作业A进入就绪队列。

○310:30时,作业C到达,因内存中己有两道作业,故作业C进入后备作业队列等待调度进入内存。

○410:50时,作业B运行结束,作业D到达,因按短作业优先调度策略,作业D被装入内存进入就绪队列,而作业A优先级高于作业D,故作业A投入运行。

○511:10时,作业A运行结束,作业被调入内存,且作业C优先级高于作业D,故作业C
投入运行。

○612:00时,作业C运行结束,作业D投入运行。

○712:20时,作业D运行结束。

(1)由上述分析可得出的所有作业进入内存的时间及结束时间如表2.24所示。

表2.24 作业进入时间和结束时间
(2)各作业执行的周转时间为:
作业A:70分钟
作业B:30分钟
作业C:90分钟
作业D:90分钟
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为T=(70+30+90+90)/4=7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