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交货期(MRP)
1)并行工程的含义; 2)并行工程的意义; 3)并行工程的主要支撑技术; 4)并行工程的团队工作方式。 1)制造资源计划的产生与发展; 2)基本MRP; 3)闭环MRP; 4)MRPⅡ。 1)敏捷制造产生的背景; 2)敏捷制造的特征; 3)敏捷制造的支撑体系; 4)敏捷制造的运作方式。
交货期
交货期
信息反馈
检验设计 装配设计 工艺设计 结构设计 概念设计
需求分析
成品
图:产品开发串行工程流程
交货期
串行工程特点
产品质量 生产成本 生产柔性 产品创新
设计与制造之间沟通不足,致 使产品质量不易达到最优。
新产品开发成本较低,制造成 本可能较高。
适于大批量、单一品种生产; 适于低技术产品。
不易获得最新技术以及市场需 求变化趋势,不利于产品创新。
并行工程特点
产品质量 生产成本
生产柔性 产品创新
● 较好; ● 生产前期已注意到产品的制造问题;
● 产品的易制造性提高,生产成本较低; ● 设计成本较高,但可由较低生产制造成 本和较短的投产周期效益弥补。
● 适于小批量、多品种生产; ● 适于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品。
● 较快速推出新产品,能从产品开发中学 习及时修正的方法及创新意识,新产品投 放市场快,竞争能力强。
基本MRP的做法
(改进型物料需求计划)
特点:计算出相关物料需 求的准确时间与数量。
交货期
产品 M 的结构信息表
图中:字母是部件组件代码; 数字是另件代码; 括号中数字表示组件数。
0层
1层
3层
4层
5层
基本MRP利用产品结构,求出材料、设
备、工时与资金的需求情况,结合其它
信息,作出相应的需求计划。
制造业的资源- 4M1D
基本做法: A)借助采样头,采集模型上每一点几何坐标,然后通过数控伺服系
统控制机床复制加工另件。 B)数字化描型系统,三坐标相似的仪器,对另件表面进行快速扫描,
生成数控程序,或与CAD系统相连,同时生成零件图纸。
◆ 采取团队工作方式
将制造、装配、质量、营销、顾客、供应商、环保等 有关人员纳入到产品开发队伍中,组成团队工作方式。
3)假设对最终产品的库存用订货点法进行控制,由它而引起的相关零部 件(原材料)的需求可能是非连续的、不均衡的波动需求。即使在产品需求 量是均衡的情况下,考虑到零部件的生产批量以及一种零部件可能用于生产 不同的最终产成品,也会使得对零部件的需求是波动的。波动需求意味着订 购点法不宜用于装配制造业中零部件的库存控制。
2、MRP原理
1)一般企业生产所用中的零部件、原材料的库存管理与产品或用于维修 服务的零部件库存不同,不能当作独立项目看待。它们的需求是根据它们装 配而成的最终产品的需求而决定的,属于非独立需求(或相关需求)。
2)在各时间区间,对最终产成品的需求一经确定(主生产计划制定好) ,有关时间区间中对所有零部件和原材料的需求就能计算出来。因此,对各 种零部件、原材料需求量分别进行预测是没有意义的。
(材料表(BOM)、人力表(BOL)定义了产成品与材料或人力的关 系,資源表(BOR)定义了BOM中各零件与所需設备生产能力的关系) 利用MPS中的产成品总需求及MRP中的采购/外包零件計划, 可算出未 來各期的資金需求.
交货期
基本MRP的问题
主要问题:
1)没有解决如何保证零部件生产计划成功实施的 问题;
交货期
第七章 交货期
本章学习主要目的: 1)认识交货期的意义与对策; 2)了解并行工程与顺序工程的本质与区别; 3)认识MRP的发展与结构; 4)理解敏捷制造含义与作法。
本章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1、生产期与交货期 2、并行工程
3、制造资源计划
4、敏捷制造
知识要点
1)缩短交货期的现实意义; 2)缩短交货的对策措施。
2)缺乏对完成计划所需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与保 证的功能;
3)缺乏根据计划实施实际情况的反馈信息对计划 进行调整的功能。
上述三点集中反映的问题: 主要功能是涉及企业与市场的界面, 而没有很好的解决生产中的信息返馈、计划调整、生产控制的问题。
交货期
四、闭环MRP(生产作业计划与
控制系统的闭环物料需求计划)
交货期
交货期
实行并行工程的意义
◆ 缩短产品开发到投入市场的时间; ◆ 提高产品质量; ◆ 降低成本; ◆ 利于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交货期
并行工程的基本做法
◆ 确定应实现的目标工作; ◆ 将工作细分为不同的步骤; ◆ 确定工作各步骤对资源的共享性; ◆ 确定前后工作步骤的关糸;(后工作步骤必须要将前工作步骤的结果
交货期
产品并行工程开发
需求分析 概念设计
分析
结构设计 工艺设计
正式投入
评估
装备设计
检验设计
图:产品并行工程开发
交货期
并行工程:产品的设计与制造及其相关过程的多项任
务交叉进行,在设计阶段同步地实现设计与产品生产周期有关的 过程。
要求:产品开发者在设计阶段就考虑包括设计、工 艺、制造、装配、检验、维护、可靠性、成本、质 量售后服务等在内的产品生命周期中的所有因素。
不足之处:
作业指令分派
侧重于生产制造过程; 没有将企业的财务、营销、
经营管理等主体功能结合起来。
车间
采购
五、MRPⅡ(企业经营生产管理计划系统的制造资源计划)
交货期
N
生产制造 闭环信息
N
采 购
经营计划
特点:在闭环
生产计划大纲
MRP对生产的 计划与控制的
主生产计划 粗能力计划
财务及成本 管理
基础上,进一 步扩展,将经 营、财务生产 管理子系统相
交货期
第二节 MRP系统
一、制造业生产的现实问题
1)产品需求預測困难
2)产品前置時間要求短、交貨急迫
3)設計变更难以控制 4)相关活動协調困难 5)生产排程经常变动 6)制造現场生产進度不明
物资供应难以经济 有效衔接,形成资 源的堵塞、浪费。
7)生产排程表的改变回应不好
8)制造現場績效衡量困难 9)制造成本准确率不好
材料(Material) 人力(Manpower) 设备(Machine) 资金(Money) 资料(Data)
交货期
企业生产是对这 五项资源的合理组 织。
交货期
MRP主要功能
—对生产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
MRP規划生产中五大資源的未來需求:
(主生产计划MPS设定了产成品的品种与数量,由此MRP可计算出各項資 源的总需求) MRP利用材料表BOM,將MPS轉成未來各期的材料需求,其中的自制零件再 通过人力表BOL及资源表BOR轉成人力及設备需求。 其中,人力及設备 需求亦使用相同的MRP逻輯;
作为输入条件时,先对前工作结果作出假设,并对假设进行验证。) ◆ 作出并行工程计划。
交货期
并行工程的主要支撑技术
实物 图纸
◆ 充分运用CAD/CAM;
正向
(设计与制造、快速出样、虚拟真实系统)
◆ 注意反向工程的应用;
反向
“反向工程”指直接从模型或实物获得加工程序,再通过数 控程序的几何数据生成零件的一种技术。
2、具有完整和准确的数据
交货期
美国生产管理专家菲利浦.奎克利(Philip Quigley)在美国工业工 程杂志上提出检验数据正确性的三个抽样检查条件 :
1)将巳 装箱和准备发货的最终产品拆散,并将与BOM相核 对,必须要100%的准确;
2)从库中取出三种样本零件,查其实际库存量与库存记录相 对照,应在1%—2%的误差之内;
产品零件文件 材料文件
主生产作业计划 物料需求计划
1、作出计划; 2、通过粗、详模块平衡; 3、对车间生产与企业采购活动
的信息返馈; 4、制定、调整计划。
库存管理
工艺路线文件 粗能力计划 详细能力计划
作业计划
生产闭环 信息
特点:增加粗、详能力
平衡与采购、控制执行 结果,反映在库存中, 形成计划—执行—返馈 、调节的控制。
质量人员
装配人员
制造人员 顾客
开发小组
营销人员 环保人员
交货期
供应人员
设计人员
图:并行工作团队人员组成
交货期
并行工作团队的人员的关糸
市场营销人员、 顾客为主
设计人员为主
制造人员为主
制造阶段
概念设计 阶段
设计阶段
“车轮式”运作方式。
概念形成阶段:以市场营销人员、顾客为主,其他人员为辅; 设计阶段:以设计人员为主,制造、营销、质量等人员为辅; 制造阶段:以制造人员为主。
生产周期的长短影响并决定交货期履行情况。
原料供应方式 生产方式
交货期
二、缩短交货期的对策与措施
一般做法:采用备货与订货生产方式。
具体做法:顾客交货期为D、企业生产周期为P
交货期绩效=D/P
情形1: D/P≥1,生产周期短于顾客要求的交货期。 以订货方式的组织生产(产量、结构柔性、库存、经济效益)
情形2: D/P<1,生产周期大于顾客要求的交货期。 以备货方式的组织生产(库存、预测、成品、资金、存货损失、
3)由生产部门取得当前生产状况报表,由物料控制与装配部 门取得相应信息用于证实MRP系统输入信息的正确性,3是保证管理部门与生 产第一线的协调。
交货期
3、教育提高职工队伍素质
M RP是一种群众性的活动:
产品设计师要准确提供物料单和工艺路线,仓库管理人员要保证 库存准确性在95%以上,生产者要及时提供信息等。//
4)计算机提供的数据处理能力,可以迅速完成对零部件需求的计算。
交货期
3、MRP系统的发展
MRPⅡ
交货期
三、基本M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