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言文阅读作业

文言文阅读作业

《陈情表》课后练习一、“历史”遗留问题。

结草:秋七月,秦桓公伐晋,次于辅氏。

壬午,晋侯治兵于稷以略狄土,立黎侯而还。

及洛,魏颗败秦师于辅氏。

获杜回,秦之力人也。

初,魏武子有嬖妾,无子。

武子疾,命颗曰:“必嫁是。

”疾病,则曰:“必以为殉。

”及卒,颗嫁之,曰:“疾病则乱,吾从其治也。

”及辅氏之役,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回踬而颠,故获之。

夜梦之曰:“余,而所嫁妇人之父也。

尔用先人之治命,余是以报。

”(《左传·宣公十五年》)参考译文晋军获胜收兵后,当天夜里,魏颗在梦中见到那位白天为他结绳绊倒杜回的老人,老人说,我就是你把她嫁走而没有让她为你父亲陪葬的那女子的父亲。

我今天这样做是为了报答你的大恩大德!原来,晋国大夫魏武子有位无儿子的爱妾。

不久魏武子病重,又对魏颗说:“我死之后,一定要让她为我殉葬。

”等到魏武子死后,魏颗没有把那爱妾杀死陪葬,而是把她嫁给了别人。

魏颗说:“人在病重的时候,神智是昏乱不清的,我嫁此女,是依据父亲神智清醒时的吩咐。

”后世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衔环:宝年九岁时,至华阴山北,见一黄雀为鸱枭所搏,坠于树下,为蝼蚁所困。

宝取之以归,置巾箱中,唯食黄花,百余日毛羽成,乃飞去。

其夜有黄衣童子向宝再拜曰:‘我西王母使者,君仁爱救拯,实感成济。

’以白环四枚与宝:‘令君子孙洁白,位登三事,当如此环矣。

参考译文杨宝是汉代弘农郡人,九岁时,杨宝在华阴山北边,看见一只黄雀被鸱枭击伤后坠落在树下,一群蚂蚁将受伤的黄雀围困起来。

杨宝怜悯黄雀,就把它带回家,放置在一个小木箱里,每天用菊花来喂养它。

过了一百多天,黄雀的伤养好了,羽毛也长全了,它每天早上飞出去,晚上又飞回来。

有一天晚上,夜过三更,杨宝还在读书尚未睡觉。

忽然,一个穿着黄衣服的少年来向杨宝再三拜礼,他对杨宝说:“我是西天王母娘娘的使者,奉命到蓬莱仙山出使,不小心被鸱枭击伤。

承蒙您怜爱救助,非常感谢您的大恩大德。

”说完,黄衣少年送给杨宝四枚白玉环,并说:“让您的子孙像这白玉一样品行高洁,位居三公。

”结草衔环: 比喻感恩戴德,至死不忘。

后世用结草衔环代指报恩。

二、文言文阅读苟晞,字道将,河内山阳人也。

少为司隶部从事,校尉石鉴深器之。

齐王(司马)冏辅政,晞参冏军事,拜尚书右丞,转左丞,廉察诸曹,八坐以下皆侧目惮之。

及冏诛,晞亦坐免。

惠帝征成都王颖,以为北军中候。

及帝还洛阳,行兖州刺史。

汲桑之破邺也,东海王越出次官渡以讨之,命晞为前锋。

陷其九垒,遂定邺而还。

后讨吕朗,破汲桑故将公师藩,败石勒于河北,威名甚盛,时人拟之韩白。

封东平郡侯,邑万户。

晞练于官事,文簿盈积,断决如流,人不敢欺。

其从母依之,奉养甚厚。

从母子求为将,距之曰:“吾不以王法贷人,将无后悔邪?”固欲之,晞乃以为督护。

坐法,晞杖节斩之,从母叩头请救,不听。

既而素服哭之,流涕曰:“杀卿者兖州刺史,哭弟者苟道将。

”其杖法如此。

晞见朝政日乱,惧祸及己,而多所交结,每得珍物,即贻都下亲贵。

兖州去洛五百里,恐不鲜美,募得千里牛,每遣信,旦发暮还。

初,东海王越以晞复其仇耻,甚德之,引升堂,结为兄弟。

越司马潘滔等说曰:“兖州要冲魏武以之辅相汉室晞有大志久令处之则患生心腹矣若迁青州厚其名号晞必悦。

公自牧兖州,经纬诸夏,藩卫本朝,此所谓谋之于未有,为之于未乱也。

”越以为然,乃迁晞青州刺史。

越疑晞与怀帝有谋,使游骑于成皋间,获晞使,果得诏令,遂大构疑隙。

永嘉五年,怀帝恶越专权,复密诏晞讨越。

越与徐州刺史裴盾共讨晞。

晞使骑收河南尹潘滔,滔夜遁,及执尚书刘会、侍中程延,斩之。

会越薨,盾败。

诏晞为大将军大都督,督六州诸军事,增邑二万户。

(选自《晋书•苟晞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兖州要冲/魏武以之辅相汉室/晞有大志久/令处之则患/生心腹矣/若迁青州/厚其名号/晞必悦B. 兖州要冲魏武/以之辅相汉室/晞有大志久/令处之则患生/心腹矣/若迁/青州厚其名号/晞必悦C. 兖州要冲魏武/以之辅相汉室/晞有大志/久令处之则患/生心腹矣/若迁/青州厚其名号/晞必悦D. 兖州要冲/魏武以之辅相汉室/晞有大志/久令处之/则患生心腹矣/若迁青州/厚其名号/晞必悦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拜尚书右丞,转左丞”中“拜”指授予官职,“转”指平调官职,“行兖州刺史”中“行”指代理官职或兼职。

B. 文中“河北”指黄河以北,与《鸿门宴》中的“将军战河北”中的“河北”所指范围基本相同,与现在行政区域“河北”不同。

C. “会越薨”中“薨”指王侯司马越的死。

“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曰不禄,士曰死。

”可谓“死”之等级森严。

D. “邑万户”指食邑万户。

邑万户之人被称“万户侯”,泛指高官贵爵,作为封建社会一个特殊阶层,拥有很高社会地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苟晞治理政事有才华。

他年轻时就被人赏识,先后担任过司隶部从事、尚书右丞、北军中候、兖州刺史、东平郡侯等官职。

B. 苟晞带兵打仗有谋略。

东海王司马越以苟晞为前锋征讨并平定汲桑,后讨吕朗,破公师藩,败石勒,时人把他比作韩信、白起。

C. 苟晞治人执法很严明。

其弟做督护时被砍头,之后他穿丧服去哭丧,吊祭时称杀弟弟的是我兖州刺史,哭弟弟的是我苟道将。

D. 苟晞为人处事较圆滑。

在朝廷政事混乱时,他担心遭到祸患,广泛结交朋友,每次得到珍贵物品,都快速运送,拿去巴结京城权贵。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固欲之,晞乃以为督护。

坐法,晞杖节斩之,从母叩头请救,不听。

(5分)(2)公自牧兖州,经纬诸夏,藩卫本朝,此所谓谋之于未有,为之于未乱也。

(5分)参考答案:1.D。

2.C(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3.A(担任的官职并不是全在年轻时;“东平郡侯”不是官职,是爵位)。

4.(10分)(1)他坚决要做将领,苟晞就把他任命为督护。

犯了法,苟晞依仗法令把他斩首。

姨母叩头请求饶恕,苟晞没有听从。

(“固欲之”1分,“以为”1分,“坐法”1分,“杖节”1分,大意1分)(2)您亲自掌管兖州,经营中原各地事务,像屏障一样护卫本朝,这就是说在事情发生之前谋划,在动乱发生之前做准备。

(“牧”1分,“经纬”1分,“藩”1分,“此所谓”1分,大意1分)【译文】苟晞,字道将,河内山阳人。

年轻时担任司隶部从事,校尉石鉴十分器重他。

齐王司马冏辅佐朝政时,苟晞在司马冏幕中担任参军,被授予尚书右丞,转调尚书左丞,查访巡察各官署工作,尚书省的高级官员以下对他都感到害怕。

等到司马冏被诛杀,苟晞也获罪免官。

晋惠领兵征讨成都王司马颖,任命苟晞为北军中候。

等到惠帝返回洛阳,任用苟晞兼摄兖州刺史。

汲桑攻破邺城时,东海王司马越出京驻在官渡以征讨汲桑,任命苟晞为先锋。

苟晞攻克了汲桑的九个堡垒,就平定了邺城,然后返回。

后讨伐吕朗,攻破汲桑原来的部下将领公师藩,在黄河以北打败了石勒,威名大振,当时有人把他比为古代名将韩信、白起。

被封东平侯,食邑一万户。

苟晞对公事很熟悉,公文簿册堆满几案,裁决像流水一样迅速,别人不敢欺骗他。

他的姨母依靠他过活,苟晞对她的赡养非常丰厚。

姨母的儿子请求做将领,苟晞拒绝说:“我从不用王法宽恕人,你不会后悔吗?”他坚决要做将领,苟晞就把他任命为督护。

犯了法,苟晞依仗法令把他斩首。

姨母叩头请求饶恕,苟晞没有听从。

斩首以后苟晞穿上白色丧服去哭丧,流着眼泪说:“杀你的是我兖州刺史,哭弟弟的是我苟道将。

”他执法严明就像这样。

苟晞见到朝廷政事一天比一天乱,害怕祸患会涉及自己,因而广泛结交权贵,每次得到珍贵的物品,就送给京城里的皇亲贵族。

充州离都城洛阳五百里,食品一类东西送到恐怕不能保持鲜美,就购求到日行千里的牛,每次派遣信使,早晨出发晚上就回来。

以前,东海王司马越因为苟晞为自己报仇雪耻,非常感激他,把他拉到堂上,结为兄弟。

司马越府中的司马潘滔等劝告说:“兖州是重要地方,魏武帝曹操据有此地辅助汉室。

苟晞胸有大志,长久地让他处在兖州刺史的位置上,那就是祸患生于心腹之中了。

如果把他调任青州刺史,多给他加一点虚衔封号,苟晞一定高兴。

您亲自掌管兖州,经营中原各地事务,像屏障一样护卫本朝,这就是说在事情发生之前谋划,在动乱发生之前做准备。

”司马越认为说得对,就改授苟晞为青州刺史。

游击骑兵在成皋一带巡查,抓住了苟晞的信使,果然查获了朝廷给苟晞的诏令,于是造成很深的疑虑怨恨。

永嘉五年,晋怀帝痛恨司马越大权独揽,又秘密诏令苟晞讨伐东海王司马越。

司马越同徐州刺史裴盾共同讨伐苟晞。

苟晞派骑兵捉拿河南尹潘滔,潘滔在夜里潜逃,等到抓获了尚书刘会、侍中程延,把他们斩首。

正好赶上司马越死去,裴盾兵败。

诏命苟晞为大将军、大都督,督管六州诸军事,食邑增加到二万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