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物理错题集

中考物理错题集


8.小刚站在游泳池边往下看,此时折射角_小于_入射角(选填:大于、小于、等于),请 你在图中大致画出小刚在岸上 A 点(即眼睛位置)观察池底 C 点的光路图. 解: 1) 空气密度最小(光疏物质),玻璃密度较大(光密物质也即密度大的透明物质) 2) 光从光密物质斜射入光疏物质中,折射角变大;反之,折射角变小. 3) 光在密度大的透明物质中,角小;在密度小的物质里,角大. 4) 池底反射的光线折射后进入人的眼睛,人眼逆着光线看去,只能是沿着直线看,所以
第二章 声光
1. 如图是同学们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几种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B )
A.若蜡烛 A 距玻璃板 4cm,则蜡烛 B 距玻璃板 8cm 才能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 B.若蜡烛 A 在玻璃板中的像偏高且倾斜,则乙图是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C.若在玻璃板与 B 蜡烛之间放一块挡光板,则不能透过玻璃板看到 A 的像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解: 1 A、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若蜡烛 A 距玻璃板 4cm,它的像距离平面镜也为 4cm,则 蜡烛 B 与玻璃板相距 4cm 才能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故 A 错误; 2 B、D 实验时平面镜必须要竖直放置,如果不竖直,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 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由图可知,甲图平面镜竖直放置,不会出现像偏高的情况, 乙和丙图平面镜没有竖直放置,分别作出蜡烛 A 的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可知,乙图 平板玻璃中蜡烛 A 的像偏高且倾斜,如下图:
4. 如图所示,小明在做模拟“蹦极”的小实验,一根橡皮筋一端系一个小石块,另一端固 定在 A 点,B 点是橡皮筋不系小石块自然下垂时下端所在的位置,C 点是小石块从 A 点自由 释放后所能达到的最低点,关于小石块从 A 点到 C 点运动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小石块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B.从 A 点下落到 B 点的过程中,小石块受到重力和弹力的作用 C.从 B 点下落到 C 点的过程中,小石块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D.小石块在 C 点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解:由图知,n=3, (1)∵不计绳和滑轮的重力以及滑轮与绳子之间的摩擦力,
∴F= 1 f 3
∴ F= 1 ×60N=20N, 3
(2)绳自由端移动的速度: v=3×0.1m/s=0.3m/s, 拉力的功率: P=Fv=20N×0.3m/s=6W. 答:物体受到的拉力为 20N;拉力 F 的功率为 6W.
2 1
C.F1= F2,W1=W2
4
1
1
B.F1= F2,W1= W2
2
4
1
1
D.F1= F2,W1= W2
4
4
物体 A 在两种情况下的摩擦力 f 相等,上图滑轮是动滑轮,下图滑轮的轴固定不动,可以
看做是特殊使用的定滑轮.
1
1
则:F1= f、F2=2f,故:F1= F2;
2
4
1
根据功的公式可知:W1=F1×2S= f×2S=fS、
解:卫星绕地球转动时,由于太空是真空,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机械能不变。 规律总结:在只有重力、引力、弹力做功时,机械能是守恒的,其他力做功,机械能不守 恒。
3. 如图所示,两边用弹簧 K1 和 K2 拴住的滑块 M 静止在 O 点处,用手向右拨动滑块 M,它 就可以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来回运动,当滑块从 O 点向右运动时(设弹簧原处于自然长度), 则________
故 B 正确,D 错误; 3 C、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因此,如果在玻璃板后面放一块档光板, 则能看见物体的像 A′,无法看到物体 B.故 C 错误;
2. 如图 13 所示,墙壁上的平面镜前立有一硬杆 (1)画出杆顶 A 点在平面镜中的像. (2)若杆在 2s 内右移 1m,杆移动的速度是_____m/s。杆的像相对镜向右还是向左移动? __________ 移 动 时 。 杆 的 像 大 小 会 变 大 , 变 小 还 是 不 变 ? ___________ 。
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所以选项 A、B 错误; 又平面镜成像原理是由于光反射形成的,所以选项 C 错误;
从图示,物距(视力表距离平面镜)3m;
像距=物距视力表的像距离平面镜也为 3m; 而该同学距离视力表 1m,镜中的像到该同学的距离为 3m+3m-1m=5m,故选 D
7. 如图所示为一倾斜的平面镜,当你走向平面镜时,下列描述符合事实的是(A B) A.镜中的像变大 B.通过平面镜观察到的视野变大 C.镜中的像将远离你 D.像与你的连线与镜面不垂直
机械能及其转化
1. 一根细长绳的下端系一金属小球,上端固定,制成一个摆,把小球拉离竖直位置松手, 让他摆动起来,如图所示,可以观察到小球摆动过程中摆动的幅度会逐渐减小,最终停下 来,对于小球在摆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A.小球从高处向低处摆动过程中,势能部分转化为动能 B.小球从低处向高处摆动过程中,动能部分转化为势能 C.小球摆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D.小球依次经过最低点时,动能会逐渐减少
3. 如图,若要让反射光线射中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D B ) A.竖直向上移动 B.竖直向下移动 C.水平向右移动 D.水平向左移动
解:A、将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则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入射点向右移动,则反射 光线也向右移动,光斑会向上移动,不能中目标,故 A 不符合题意;
(1)光 AB 由空气斜射进入玻璃砖,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在空气和玻璃砖两种介质中,折 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再由玻璃砖斜射进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注意最后的出射 光线与最初的入射光线平行,故甲图符合光的折射规律. (2)根据光的反射定律,首先通过入射点 O 做垂直于镜面的法线,做反射光线使反射角 等于入射角. (3)因为最后的出射光线与最初的入射光线平行,已知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平行玻璃砖(入 射角为 50°)后,再折射入空气.所以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的折射角等于 50°
功、功率
1. 如图所示,在用两种方法提起重物中,拉力 F 大小相同,手移动距离 Sab=Scd,运动时间 tab>tcd,比较两种方法拉力所做的功和功率( ) A.ab 段做功较多 B.ab 段与 cd 段的功一样多 C.ab 段功率较大 D.ab 段与 cd 段的功率一样大
解:∵F1=F2,Sab=Scd, ∴由 W=FS 可知:拉力所做的功相同,故 A 错误,B 正确;
W 由于 tab>tcd,由 P= t
得:Pab<Pcd.故 CD 错误; 故选 B.
2. 如图所示,物体 A 在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匀速运动了一段距离 S,试比较拉力 F1、F2 及 拉力所做的功 W1、W2 的大小(滑轮重、绳重及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1
A.F1= F2,W1=W2
觉得池底变浅了.
9. 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平行玻璃砖(入射角为 50°)后,再折射入空气. (1)图甲、乙两图中,符合光的折射规律的是图______(选填“甲”或“乙”); (2)在上述所选的图中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光线 BC 在玻璃中的反射光线; (3)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的折射角__等于____50°(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光的折射规律和成像原因,以及光线传播的可逆性,属于基础题.
5. 一台激光器朝着月球发射激光信号,经过 2.7s 后才接到从月球返回的信号,那么月球到
地球的距离为 (D B ) A.8.1×108m B.4.05×105km
C.8.1×105m D.4.05×108km
解:激光从地球到月球的时间 t= 1 ×2.7s=1.35s, 2
A.弹簧 K1 的势能增大,弹簧 K2 的势能减小 B.弹簧 K1 的势能减小,弹簧 K2 的势能增大 C.弹簧 K1 和 K2 的势能同时增大 D.滑片 M 经过 O 点时的速度等于零
答案:C
解析: 当滑块 M 离开 O 点后,两弹簧都发生弹性形变,二者势能都增大;当滑块经过 O 点时,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在该点滑块速度最大.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A、人在平面镜中的像大小与人等大,人走近镜子时,镜中的像大小不变,故 A 错误; B、你走向平面镜时,人的视觉近大远小,通过平面镜观察到的视野变大,人看到的像更清 晰,故 B 正确; C、当你走向平面镜时,距镜子的距离减小,镜中的像将靠近你,故 C 错误; D、当你走向平面镜时,像与你的连线与镜面仍然垂直,故 D 错误. 故选 B.
故选 B
4. 站在岸上的人看到平静的水面下有一静止的物体,如图,如他想用一束强光照亮物体,
则应瞄准[C A ]
A.看到的物体
B.看到的物体的下方
C.看到的物体的上方 D.看到的物体的前方
分析:根据人眼能看见物体的原因和光的可逆性解答此题. 解:我们看到水中的物体,是物体的光经水面折射以后进入我们眼睛形成的,如果用一束 光照此物体,根据光传播路径的可逆性,只要逆着光传播的方向照射就可以; 故选 A.
【解析】小石块在下落过程中,在 AB 段,小石块只受到重力作用,重力不断改变小石块 的运动状态,小石块加速下落;在 BC 段受到橡皮筋的拉力作用,过 B 点后橡皮筋开始伸 长(大于原长),弹力逐渐增大.当拉力小于重力时,小石块仍处于加速状态;当拉力大 于重力பைடு நூலகம்,小石块减速下落.
A、从 A 点到 C 点运动过程中小石块的有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还转化为橡皮筋的弹性势能, 故 A 错误; B、由题 B 点是橡皮筋自然下垂长度,所以在 AB 段,橡皮筋不对小石块弹力,故 B 错误; C、从 B 点下落到 C 点的过程中,小石块速度先加速后减速,故 C 正确; D、BC 过程中小石块先加速后减速,减速过程中是因为弹力大于重力,C 点是下落的最低 点,此时小石块虽然速度为 0,到达 C 点后小石块会改变运动状态向上运动,故 C 点时受 到并不是平衡力,故 D 错误. 故选 C.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