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施工测量放线方案.

施工测量放线方案.

金港镇香山花苑4#地块一期安置小区施工测量放线方案编制:审核: 5匸匸\■ia、I - f ■汀Tit*上,-:»,. .- ■-.5—」*V ■,■ -■5L'till!<涉■EJatIfc电.劭M■卫•if團;审批:中国铁建中铁城建集团有限公司2第1章工程概况1.1总体概况 1.2工程概况第2章编制依据第3章测量准备工作 3.1测量技术人员准备 3.2测量人员配备 3.3仪器准备3.4材料准备 3.5技术准备 第4章施测方法及技术要求4.1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4.2高程控制测量 4.3控制桩点的设定与保护 4.4轴线的传递 4.5高程的竖向传递 4.6工程重点部位的测量控制方法质量及管理要求施测的质量标准及保证措施 环保及安全文明施工要求 成品保护措施目录11 12 13 13第1章工程概况1.2第2章编制依据第3章测量准备工作3.1测量技术准备3.1. 1测量技术人员具有过硬的测量专业理论知识与丰富的实践经验,能针对本工程特点、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观测方法及观测程序,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分析原因并正确的运用误差理论进行平差计算,做到按时、快速、精确完成每次观测及放样任务。

3.1. 2测量技术人员应熟悉现场实地情况,跟进工程施工进度,从总体上把控现场施工测量任务。

做到先后有度,急缓适中,把现场施工测量放线工作按排得有条理,为后序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提供技术保障。

3.1.3测量技术人应熟悉施工图纸,特别是对各专业图纸中的轴线关系、几何尺寸、高程等进行计算与复核,施工放样的点位坐标的计算要求用两种不同的测量计算方法进行校核,做到从源头把握,确保测量的正确性。

3.1.4测量技术人员应及时了解与掌握与本部门有关工程设计变更通知及设计变更文件,以确保测量放样数据及时、准确、可靠。

3.1.5测量技术工人必须接受专业学习及技能培训,掌握仪器操作规程,熟悉测量理论,经考合合格后持证上岗。

3.2测量人员配备本工程配备的测量人员,应具有丰富的测量知识与经验,使用过各种类型的先进仪器,完全能胜任本工程的测量工作要求。

成立施工测量组,由技术、质检、测量人员组成,对本工程的施工测量工作统一协调管理。

本工程配专业测量员 6人,进行直接的测量放线工作。

3.3以上测量仪器及器具均按照国家规定年检鉴定合格,并在有效使用期内。

在使用过程中,随时检查仪 器的常用指标,一旦有项指标偏差超出允许范围,将及时校正或更换,确保测量精度。

3.4材料准备小型材料主要有(计算器、拉力器、太阳伞、线车子、墨斗、接收靶、线坠、钢板尺、钢针、文件柜、对讲机、大锤、手锤、射钉、防盗柜、铁锹等)3.5技术准备 3.5.1校核图纸:新建建筑物与周围建筑物、道路、等设计是否合理、间距是否遮挡。

建筑物用地红线及建筑物本身的坐标、角度、间距是否正确。

对照建筑、结构、水电、暖通、弱电等图纸,查对建筑轴线、剪力墙、柱、梁、门、窗洞口等尺寸与结构尺寸及标高是否对应。

3.5.1.5 平、立、剖面图及节点大样图、门、窗表的几何尺寸与总图是否对应。

3.5.1.6对进场的测量仪器设备进行计量检定,确保器具在受控状态下使用3.5.2校核红线桩、水准点: 3.5.2.1对测绘院给的起始依据进行计算校核和测量校核,校测时,用全占仪选择较长边为起始边,复测3.5.1.1 3.5.1.2 定位依据和定位条件是否合理充分。

3.5.1.3 3.5.1.4起始依据的边长和方位角。

3.522复测起始依据成果合格后,做建筑物二级控制网。

第4章施测方法及技术要求1业主移交的施工测量控制点,经检查复核其精度,达到规范要求后采用。

2、根据工程特点及施工需要增设施工测量控制网3、场内外导线点按一级导线测量要求精确测量(水准测量按三等水准要求或三角高程测量方法施测)并闭合平差,求得其坐标高程值。

4.1平面控制网的测设4.1.1控制网的布设,从便于施测的角度出发,重新建立两级控制,第一级控制网作为各建筑物整体控制的依据,它是根据场地条件设定的非矩形控制网,设在变形区以外(施工场地边界外部) 点成果表;第二级为处在变,详见控制形区的与建筑物矩形主轴线平行的矩形控制网,是各个建筑物细部测量的控制依据,平面网布置见平面网控制示意图。

中铁城建集团有限公司-世C •e™中铁城建集团金港镇香山花苑4#地块一期安置小区香山花苑小区4#安置房平面控制点布置图4.1.2 控制网的测设方法,控制网是根据设计意图和测绘规划定位桩,选取精度较好的、主要的、关键点位作为测控的起始依据。

用全站仪坐标测量(或导线测量)的方法进行测设。

4.1.3 控制网的精度要求:测角±10",量距1/20000 。

4.2高程控制测量4.2.1高程控制点布设:规划局的已知BM高程,将高程引测到现场内的临时高程控制点。

现场临时高程控制点布设在现场四角。

4.2.2高程控制点的引测方法采用附和测法,由已知高程点的高程依次引测到现场临时高程控制点上,然后再闭合到另一已知高程点。

423水准测量的精度:或±6j n , (n-站数)。

4.3控制桩点的设定与保护4.3.1凡需要在施工阶段予以保留的控制桩水准点,均为 筋桩的埋深不小于 50cm,钢筋桩周围设R > 20cm 的砼予以保护,钢筋桩头高出砼面的高度不大于4.3.2控制桩点四周设钢管围栏,并设有醒目的标识。

4.3.3桩点附近不得堆压材料,防止控制桩被碾轧扰动。

4.4轴线的传递4.4.1± 0.00以下施测时,采用经纬方向线法,或正倒镜挑直线的方法,将控制轴线投设到待测层,进行闭合调整后,方可进行细部测量。

4.4.2 ± 0.00以上施测时,楼层上部结构轴线垂直控制,采用内控点传递法。

每栋楼分别设二级轴线控制网e 20钢筋上刻+ 字线(高程点为园头),钢3cmo■ ・占—1 Ja .①■ 1 ■■ 11 b ■ ■ ■ ■ 4个轴线内控点 (纵横主控轴交叉点)。

自然地坪剖面图>标识牌轴x4.4.3 浇筑地下室顶板混凝土过程中, 按照控制点预埋100X 100X 3mm 铁板。

首层楼面放线,依据主轴控制线进行施测,铁板上用钢针划出纵、横轴交叉线,并将交叉点处钻出4.4.5首层楼面的轴网须认真校核,经复核验收方可向上投测。

4.4.6首层楼面基点铁件上不得堆放料具,顶板排架避开铁件,确保可以架设仪器。

4.4.7平面控制网根据结构平面确定,尽量避开墙肢,保证通视。

4.4.8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先定主控轴,再进行轴网加密。

控制轴线满足下列条件:建筑物外轮廓4.4.9.轴线竖向传递的精度: 2mm/层,10mm/总高。

高程的竖向传递4.5.1 ± 0.00以下高程传递采用钢尺 +水准仪的方法进行。

4.5.2± 0.00以上高程传递以首层的标准点位,沿建筑物的大角用钢尺铅直向上传递。

每个施测面至少由两个点同时向上传递,在对传递到测层的两个高程校核调整后方可使用。

4.5.3 高程传递的精度:± 2mm 层,± 10mm/总高。

H B = H A + a 1 +a2-b1-b22mm 小孔作为标志。

铁件剖面圏正面圏 背面圏444上部楼层结构相同的部位留200X 200的 放线 洞口以便进行竖向轴线投测。

预留洞不得偏位, 且不能被掩盖,保证上下通视。

线、 施工段分界轴线、楼梯间电梯间两侧轴线。

4.5 a250n 钢卷尺(0向下)a1b1------------ E Z茹隹仪24.6工程重点部位的测量控制方法 4.6.1建筑物大角铅直度的控制首层墙体施工完成后,分别在距大角两侧30cm 处外墙上,各弹出一条竖直线,并涂上两个红色三角标记,作为上层墙支模板的控制线。

上层墙体支模板时,以此 一层墙角在同一铅直线上。

以此层层传递,从而保证建筑物大角的垂直度。

462墙、柱施工精度测量控制方法为了保证剪力墙、隔墙和柱子的位置正确以及后续装饰施工的及时插入,放线时首先根据轴线放测出 30cm 的控制线,并和轴线一样标记红三角,每个房间内每条轴线红三角的个数不少于两个。

在该层墙、柱施工完后要及时将控制线投测到墙、柱面上,以便用于检4.6.3 门、窗洞口测量控制方法结构施工中,每层墙体完成后,用经纬仪投测出洞口的竖向中心线及洞口,两边线横向控制线用钢尺 传递,并弹在墙体上。

室内门窗洞口的竖直控制线由轴线关系弹出, 钢尺传递弹出。

以此检查门、窗洞口的施工精度。

4.6.4 电梯井施工测量控制方法对建筑物自身的沉降变形进行周期监测。

4.8沉降观测 4.8.1专用水准点不得少于 2个,埋设深度在张家港地区冻土层以下。

如图:30cm 线校准模板边缘位置,以保证墙角与下墙、柱位置,弹出墙柱边线,然后放测出墙柱查钢筋和墙体偏差情况以及满足装饰施工测量的需要。

门窗洞口水平控制根据标高控制线由 在结构施工中,在电梯井底以控制轴线为准弹测出井筒 300cm 控制线和电梯井中心线,并用红三角标识。

在后续的施工中,每层都要根据控制轴线放出电梯井中心线,并投测到侧面上用红三角标识。

4.7变形监测此项工作由总包委托有资质的测量单位承担此项工作, 自基础底板施工开始,工程竣工沉降稳定结束,482建筑物沉降观测点位置设置方法如图:0,500020 /W 5比3003004.8.3根据设计、施工及《建筑变形测量规范》要求,本工程由有资质的单位完成。

3-1:变形监测报告周期施工进度监测频率< 5 1 次/ 2d开挖深度(M)> 5 1 次/ 1d 底板浇筑后时间< 14 1 次/ 3d(D) > 14 1 次/ 7d3-2:监测警戒值3d超过该值的70%,应报警。

当监测项目的变化速率达到表中规定值或连续484沉降观测前先要布置专用水准点两个,以便相互校核。

4.8.5观测点布置形式为用圆钢材料,与柱面成90度角并加盖保护。

10CM4.9细部放线4.9.1楼层放线施测流程:投设控制点到待测面7测设主控制线7测设控制线与轴线或次级控制线的交点7测设细部轴线或相应控制线7测设结构墙柱外廓等细部线7验线。

4.9.2细部放线按常规方法进行,精度要求详见DBJ-01-21-95中的相关要求。

4.10验线制度验线工作可分为三个等级:4.10.1 工地验线员负责整个施工测量全过程的验线工作,验线人员应具备独立验线的能力,验线的精度要符合要求。

4.10.2 监理验线的部位应是最关键环节和最薄弱点,验线工作应独立和放线工作不相干。

4.10.3 基础施工至± 0.00、结构封顶、竣工交付三个环节时,须申报规划局测绘院复验。

4.11记录要求4.11.1每一次的测量成果都要及时整理、编目、归档使整个测量工作具有可追塑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