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风云人物事迹材料六篇
【篇一】
**:“只要有恒心,没有办不成的事”“只要认准目标、能吃苦、有恒心,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这是**在外十多年打拼岁月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也是她一直以来坚持的人生信条。
43岁的**是**县**镇**村村民。
1993年,改革开放春风带起了农村外出务工潮,高中毕业的**也决定走出大山,去外面的世界闯一闯。
离开家乡后,她先是学会驾驶技术,后到**市做货运司机,同时,她开始尝试做煤炭销售,这不仅丰富了她的自我阅历,也积累了资金和人脉。
经过十多年的艰辛打拼,xx年5月**创立了**欣锦燃料有限公司,从事生铁、冶金炉料、原煤、焦炭矿物类燃料等经营,短时间内公司就步入正轨。
但此时,在城市工作和生活十多年,她有了新的思考:工业的高速发展、车辆的飞速增加,造成了各种粉尘、一氧化碳等污染,能否用一种新型环保燃料取代呢?
新型环保生物燃料——生物颗粒进入她的视线,这就是用农村的农作物秸秆、竹木加工的边角料、木屑、锯末等为原材料,经加工制成的标准颗粒。
xx年,她回乡考察,看到家乡毛竹产业蓬勃发展,
但竹加工的下脚料、竹粉等堆积如山,这正是生物颗粒的原料啊!于是,她决定回乡二次创业。
xx年,**开始筹建金顺达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同年3月投入生产。
如今,迎驾酒业、正峰日化、日康日化、天祥粮油、浩辉纺织等一大批生产企业都使用这种新型燃料,目前公司年产值达到2000余万元,同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她现在又精心筹谋,正在计划追加投资二期工程,决心在家乡这片热土上再创辉煌。
【篇二】
**1990年出生于金寨县麻埠镇响洪甸村。
xx年大学毕业后,他做过风控专员、会计主管,还担任过期货操盘手。
他说,经历了多种工作环境、角色的变换,他愈发想做出一番事业,最大程度地发掘自己的潜力。
在上海工作期间,爱喝家乡六安瓜片的他,却发现在这里买不到,一时间,他觉得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我要回家乡,把金寨的特产和金寨的好东西带出来。
”**说,这样一来,既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为茶农提高经济收入,同时也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xx年,他任职谢裕大(六安)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
在经营管理中,他以市场大众消费为主攻方向,引进现代化、清洁化绿茶生产加工设备,并深入研究传统流程杀青和烘干工艺,提高茶叶品质。
xx年公司完成业绩1199万元,xx年整个实体经营的寒冬年,公司继续实现业绩增长完成1395万元。
在业绩取得进步的同时,也极大地解决了农户卖茶难问题。
在做好公司管理经营的同时,**还带领公司配合政府开展扶贫工作,在响洪甸村协议扶贫50余户,除了在茶叶收购上给于稳定的价格和收购量,还让贫困户积极参与到公司茶园基地管理和日常劳动中来,带动其致富增收。
【篇三】
1992年,在父亲不幸离世后,17岁的**辍学回家,之后便随哥哥一同到苏州打工。
xx年,因为孩子读书原因,年过三十的她回到家乡,一边帮人开出租,一边寻找创业机会。
xx年,在家乡政府的帮助和亲友的支持下,她创办了属于自己的建筑施工企业——安徽益洋水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公司运营后,她全身心投入工作,6年间,公司承建的大大小小项目上百个,从施工准备到竣工验收,她全程参与,力求尽善尽美,
所有项目无一处被评不合格或出现质量问题。
安全无小事,她是安全负责人,安全事务无论大小,都要亲自过问,所有工程项目没有出现一次较大及以上事故。
同时,她从不拖欠农民工工资及材料商的材料款等,从未出现一次讨薪或材料款纠纷。
如今,她的公司业务及规模不断扩大,已设立合肥、马鞍山、怀宁等6家分公司,主营业务涉及水利、市政、照明、环保等工程施工建设领域,年营业额也从最初的200多万元增加到5000多万元。
公司规模上去了,手中的财富多了起来,她不忘回馈社会,每年都要拿出一部分资金用在扶贫上,除了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参加集体性社会公益活动外,还主动联系帮扶贫困户,为他们提供就业岗位等,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篇四】
**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父母整日辛劳带大子女,无法在物质上给予他们太多的支持。
年少时的他便想着长大后凭借自己的努力圆心中的梦想。
自xx年踏入社会开起,他潜心积累、踏实努力,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自己心中的梦想前进。
xx年,他创办了森宇不锈钢世界,专业从事不锈钢的加工与安装工作。
最初仅是单一制作不锈钢防盗窗、护栏、铁艺,产品少、体量
小,完全是手工作坊式加被动的销售模式。
在经营过程中,他嗅到广告行业的巨大商机,果断成立森宇广告装饰有限公司,从事户外广告的制作、代理与发布。
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合理的市场规划和新颖的广告创意,公司规模逐步壮大,逐渐成长为本地广告市场的佼佼者,服务客户遍布地产、金融、汽车、餐饮等众多行业。
只身创业的艰辛以及创业初期工友的帮助,使他一直保持反哺社会的习惯,十多年来,他吸纳了大批农村转移劳动力,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向留守儿童赠送学习用品和衣物,向五保老人赠送冰箱、电视机等生活用品,为家境困难的员工提供援助,为我市“五城同创”、城市文明宣传等活动以及多个政府部门发布大量公益广告。
【篇五】
**,男,36岁,毕业于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校临床专业系,xx年创建了合阳县杏林新特大药房,在xx年12月有了继续再创业的想法,想着年轻就是本钱,一个人在年轻时要抓住机会去奋斗,去创业,要把握所有机会,为自己创造好的生活条件,为政府减轻负担,为合阳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为部分人解决就业问题。
于xx年12月创建了老院子陕菜馆,位于合阳县祥和路中段,经营面积450
平方米,现有员工26人,以经营陕菜为主题。
当今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对餐饮也要求越来越高,近几年合阳的餐饮行业竞争激烈,但菜品形式单一,没有独特的风格,通过全面考察,走访了解了消费者的心理和市场需求,最终决定以陕菜为主题,以“诚信、守法、绿色环保、倡导健康、回归传统”为经营理念。
做出独特的菜品,消费价格合理,适合大众群体消费,适合大众人的口味。
有了主题,瞅准行业,于是我自己先构思,选店面,画草图,带工人去周边地区考察有关陕西民俗风格的建筑,餐饮店先后去过:韩城党家村、伏六灵泉村、百良东宫城、西安、宝鸡等地,最后确定了装修方案,以陕西关中民俗建筑为特色,青砖、蓝瓦、民间瓦房、窗花、灯笼、以及代表合阳县独有的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老照片等。
确定了装修方案后为店面起名为“老院子陕菜馆”。
创业有了目标,有了想法,新的问题出现了,启动资金出现缺口,自己只有10万元的积蓄,预计投资需要100万,为了自己创业的理想,他不顾及家人的反对,排除一切困难,东奔西跑向身边的亲戚,朋友借钱筹集了一小部分资金,这远远不够,他又经过朋友的担保向银行贷款,还是不够,刚好国家有好的创业基金扶持,经过合阳县劳动就业局创业培训对自己创业更加有信息,培训合格后给予政府贴息贷款,最终才解决了资金问题。
有了资金,选好店面开始装修,同时开始招聘员工,培训业务知识,经过三个月的装修,购买设备,于xx年12月24日开业!
经过一年多经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在餐饮业占到了一席之地。
经营中也经历了很多艰辛,经常起早贪黑,生活没有规律。
经常组织人员出外考察学习,不断改进自己不足之处,提高菜品质量,开发新菜品,学习服务工作流程,礼仪,抓住细节,多吸取顾客的意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品牌!以“诚信、守法、绿色环保、倡导健康、回归传统”为经营理念。
经过自己的艰辛创业得到了一些经验,深深地体会到:要有梦想、敢于创业、坚持不懈、用心去做,有付出就会有回报,就会成功!希望能带动更多人去创业,响应国家的号召!感谢国家的好政策,感谢政府支持每个创业者,为他们的梦想助了一臂之力!
【篇六】
**,女,40岁,毕业于**中学,现在三角社区2组经营金宝山庄农家乐。
**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她文化程度不高,但头脑灵活,回望创业历程,她从一个对开设农家乐毫无经验的创业者,成为了社区农家乐经营的领军人。
经历多年的不懈努力,总结了不少经验,结识了大量人脉,也带动了相亲们迈进了旅游业行业。
农家乐开设初期收益很低,常常发放不起用工人员工资,由此还产生过放弃的打算,为了发展农家乐,他积极参加村上组织的考察学习活动,学习期间,认真做学习笔记,用心“求经”。
xx年,4.20地震,致使农家乐受损严重,在政府的允许下,对农家乐进行了维修,依托**山景区改造对其进行了重新打造,带着党给予的关怀又开始了新一轮创业,成立了金宝山庄。
她平时还积极学习烹饪技艺,给群众介绍农家乐经营方法,创业实践让她收获了成功和喜悦,但在这背后也品尝了很多心酸和苦涩。
农家乐占地5余亩,在此就业10余人,逐年增加,现已经带动周边就业20人以上,其中带动女性就业12人,务工人员月均收入近2000元左右。
**朴实厚道的性格深入骨髓,对长辈尊敬、孝顺。
妯娌之间、姑嫂之间关系十分亲近,是一个人人羡慕的家庭。
在对待邻里关系上,全家人能够善待左邻右舍,帮助他们排忧解难,邻里关系亲如弟兄,情同手足。
**是一位杰出的女性,她忘我的创业精神和质朴的助人为乐,感动和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让发生在她身边一个个动人的创业场面在我们心中永久的定格。
并作为一种动力激励我们,将这种勤劳刻苦、脚踏实地的创业精神继续传承、发扬光大!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