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一、填空题1.临床药物治疗学以药理学、病理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学科为重要基础。
2.要将血药浓度水平维持在治疗窗内应考虑两个因素:治疗窗的位置和高度,由药效学因素决定和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的形态特征、取决于药动学过程。
3.门诊普通处方门诊用量一般为3日量。
慢性病一般不超...一、填空题1.临床药物治疗学以药理学、病理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学科为重要基础。
2.要将血药浓度水平维持在治疗窗内应考虑两个因素:治疗窗的位置和高度,由药效学因素决定和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的形态特征、取决于药动学过程。
3.门诊普通处方门诊用量一般为3日量。
慢性病一般不超过2周用量,最多不超过一个月量。
4.西米替丁和酮康唑合用,可使酮康唑生物利用度降低60% 。
5.考来替泊可影响地高辛的吸收,主要原因是:考来替泊是阴离子交换树脂,对酸性分子(地高辛)有很强吸引力,影响吸收。
6.硫喷妥钠和磺胺类药物合用,可使麻醉时间延长,主要原因是:血浆蛋白置换。
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大于85% 时,出现相互作用的后果比较严重。
7.红霉素和地高辛合用,可产生使地高辛血浆浓度增高一倍结果。
8.正常的血液值为7.4 ,肾病患者白蛋白含量仅为正常人的2/3 。
9.特殊人群是指那三类人(1)妊娠和哺乳期妇女,(2)新生儿、婴幼儿、儿童,(3)老年人。
10.妊娠妇女用药分类中,氟喹诺酮类属于 C 类,维生素C属于 A 类,阿托品属于 C 类。
11.癫痫大发作首选:苯妥英钠,精神运动性发作首选:卡马西平,难治性癫痫首选:非尔氨酯。
12.溴隐亭治疗帕金森病的主要作用机理是:透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直接兴奋锥体外系的多巴胺受体。
13.普通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均应严格控制在140/90以下以下,糖尿病和肾病患者应控制在130/80以下以下。
14.支原体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首选红霉素治疗,肺炎链球菌肺炎首选青霉素G 治疗。
二、单项选择题1. 治疗药物监测常用方法不包括 ( C )B.酶免疫法 D.荧光偏振免疫法。
2. 治疗窗上移可能导致( C )A.药物浓度超过最低中毒浓度B.药物浓度高于最低有效浓度C.需要适当增加药物用量D.需要适当延长给药间隔3.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下列哪种情况不适于溶栓治疗( D )A.发病6小时以内 B.证实无出血灶C.病人无出血素质 D.头部出现低密度灶4. 脑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 B )A.脑动脉炎 B.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 C.血液病 D.脑动脉瘤5. 成年人高血压定义为,未用抗高血压药物情况下( C )A. ≥140和≥90B. ≥130或≥85C. ≥140和/或≥90D. ≥130和/或≥856. 目前临床应用最多的降胆固醇为主的调脂药物为( A )A.3-羟-3-甲戊二酰辅酶A 还原酶抑制剂B.贝特类 C.烟酸类 D.胆酸结合树脂7. 关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治疗,错误的是( D )A. 轻度发作时可口服茶碱类药物。
B. 中度发作时可联合吸入β2受体激动剂和糖皮质激素。
C. 轻、中度发作时吸入β2受体激动剂和糖皮质激素未能控制症状,可加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口服。
D. 重度或危重度发作时应该口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8.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常见的临床特征( A )A. 脾大B. 发热C. 头晕D. 骨痛9. 缺铁性贫血的治疗后首先的反应( B )A. B. 网织红细胞计数 C. 血清铁 D. 血清铁蛋白10.下列哪项不是粒细胞减少的原因( D )A. 病毒感染B. 免疫性疾病C. 白血病D.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后11.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分期中期(早期肾病)是( B)A. <20(30)B. 20-200(30-300)C. >200(300) ()D. 以上都不对12. 甲亢时甲状腺肿大看不到,但能触诊到,应为几度肿大?( A )A. I度B. 度C. 度D. 度13. 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下面哪条是错误的( D )A.非甾体药物治疗 B.慢作用药物C.多关节病变及多系统损伤时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D.关节置换14. 非甾体药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作用机理( D )A.控制关节炎进展B.促进软骨修复C.降低滴度D.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15. 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首选( B )A.心理治疗B.肾上腺糖皮质激素C.非甾体药物D.抗菌素预防感染16. 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特征有下列几项,哪一项不是( B )A.近端指间关节肿胀B.远端指间关节肿胀C.掌指关节肿胀D.腕关节肿胀17.针对巨细胞病毒()感染,下列哪一个药物作为首选?( B )A. 无环鸟苷B.更昔洛韦C. αD. 病毒唑18. 有关抗病毒药物的合理应用,下列哪一项可不考虑?( D )A.宿主免疫状态对抗病毒治疗的重要性B.抗病毒治疗的时机和药物的选择C.抗病毒药物的联合治疗D.药物的价格19. 有关病毒性疾病与抗病毒药物的选择,下列哪一项配对是不正确的?( B )A.慢性乙型肝炎拉米夫定B.慢性丙型肝炎阿德福韦酯C.疱疹病毒感染无环鸟苷20. 氰化物中毒治疗不可选择以下那些药物( D )A. 亚硝酸异戊酯B. 3%亚硝酸钠C. 50%硫代硫酸钠D. 5%亚甲蓝21.关于巴比妥类药物中毒以下错误的是( B )A. 低剂量巴比妥类药物能降低神经递质突触后的兴奋性,亦可能减少递质的释放B. 巴比妥类药物主要阻断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没有剂量-效应关系C. 治疗主要以排出毒物和对症治疗为主D. 常用的药物有尼可刹米、贝美格、呋塞米、甘露醇等22. 关于有机磷农药中毒以下那些是正确的( D )A. 有机磷农药进入体内主要抑制胆碱酯酶的活力B. 急性中毒可分为轻、中、重三级,其中重度中毒血液胆碱酯酶活力30%以下C.常用解救药物有阿托品和胆碱酯酶复活剂如氯解磷定、碘解磷定等D.氯解磷定、碘解磷定等肟类化合物能使老化的磷酰化胆碱酯酶恢复活力23. 河豚毒素中毒的特效解毒药有( D )A. 阿托品B. 阿扑吗啡C. 1%硫酸铜D. 无特效解毒药24.处方开具不正确的是( D )A.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B.门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C.为门、急诊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为一次常用量;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其他剂型,每张处方不得超过3日常用量D.第二类精神药品一般每张处方不得超过10日常用量25.老年重症感染患者,采用1.0 Q8h的给药方式静脉滴注万古霉素,测得血药浓度为50µ,万古霉素的治疗浓度应<30µ,根据稳态一点法,每天总给药剂量应( A )A. <1.8 gB. >1.8 gC. <0.6 gD. > 2.0 g26. 脑血栓形成最常见的病因是 ( B )A.高血压病 B.脑动脉粥样硬化 C.各种脑动脉炎 D.血压偏低27. 脑出血的内科疗法中,最重要是( C )A.降低血压 B.控制出血 C.控制脑水肿,预防脑疝D.加强护理,注意水与电解质平衡28. 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的治疗,错误的是( B )A. 控制感染,可选择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等B. 祛痰止咳,常选择强有力的镇咳药,以保证患者休息C. 解痉平喘,可选择β2受体激动剂和口服糖皮质激素等D. 改善缺氧,常采用1-2的流量吸氧29.非甾体类抗炎药的镇痛作用机制是由于( A )A.抑制前列腺素的生成 B.促进前列腺素的释放C.阻断C纤维传导 D.使疼痛感受体敏感性下降30.下列不属于处方前记内容的是( B)A.医院名称 B.药品名称 C.科别 D.患者名称31.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适应证是( B )A. 相邻2个或更多导联段压低B. 提示病史,伴左束支传导阻滞C. 起病时间>12hD. 年龄>75岁32. 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为动作电位延迟剂,包括( A)A. 胺碘酮+索他洛尔B. 胺碘酮+美托洛尔C. 胺碘酮+维拉帕米D. 胺碘酮+地尔硫卓33. 肺炎的特异性病原学治疗,正确的是( C )A.肺炎链球菌肺炎可首选头孢他定;B.病原菌为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可选择氟喹诺酮类药物;C.军团菌肺炎可首选红霉素,或同时联合应用利福平口服;D.肺炎支原体肺炎,红霉素是首选药物,使用疗程7~10天;34.下列哪项不是急性白血病的常见浸润的临床表现( C )A. 发热B. 牙龈肿胀C. 绿色瘤D. 皮下结节35.诊断糖尿病时,空腹和服糖后2小时分别为多少( A )A. ≥7.0和≥ 11.1B. <6.0和 7.8-11.0C. 6.1-6.9和<7.8D. 6.1-6.9和<7.836. 常见的治疗胃癌的新一代药物有( A )A. 紫杉醇B. 顺铂C. 5D. 阿霉素37.氨基糖苷类与注射用第几代头孢菌素合用时可能增加肾毒性( A )A.第一代头孢菌素类B.第二代头孢菌素类C.第三代头孢菌素类D.第四代头孢菌素类38.服药后,进入血液的药物呈现活性状态的是( A )A.游离状态 B.络合状态 C.吸附状态 D.复合状态39.下列关于老年患者用药基本原则叙述不正确的是( B )A.可用可不用的药以不用为好B.宜选用缓、控释药物制剂C.用药期间应注意食物的选择D.尽量简化治疗方案40. 17、下属于A型不良反应的是( C )A、特异质反应B、变态反应C、副作用D、由于病人肝中乙酰基转移酶活性低而使用异烟肼引起的多发性神经病三、名词解释1.用药依从性:患者按医嘱服药的符合程度。
2. 医院获得性肺炎():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感染潜伏期,而入院48H后在医院内发生的肺炎。
3.治疗窗:药物治疗中,最低中毒浓度和最低有效浓度之间的范围。
4.药物经济学:为控制药品费用的不合理增长提供的一种可借鉴的方法。
5. 治疗药物监测:通过测定血药浓度观察药物的临床效果,根据药代动力学原理,从而使治疗达到理想效果的一种测量。
6.后遗效应:停药后仍残留在体内的低于最有效治疗浓度的药物所引起的药物反应。
7.药物对胎儿影响分类的C类:指在动物实验证实对胎仔有致畸或杀胚胎作用,但在人类缺乏研究和事实。
8.高血压:以体循环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
9.药物不良反应:合格药品在正常用量时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10.社区获得性肺炎():在社区环境中患的感染性肺炎,肺炎链球菌占54-70%。
1、药物不良反应P31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2、药物不良事件P31药物治疗期间所发生的任何不利的事件,该事件并非一定与该药治疗有因果关系,不良事件与用药时间有关联,但因果关系并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