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中生物_二轮复习课基因工程抗虫棉的诞生教学课件设计
高中生物_二轮复习课基因工程抗虫棉的诞生教学课件设计
二轮复习 我国最重要的经济作物( ) A.棉花 B.茶叶
专题一C.花基生因D.工油 程 -----转基因抗虫棉的诞生
高考考纲 1.基因工程的诞生 Ⅰ 2.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含PCR技 术)Ⅱ 3.基因工程的应用Ⅱ 4.蛋白质工程 Ⅰ
复习目标
1.依据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寻找 抗虫棉研发的起点。(生命观点)
聚焦二:评价花粉管通道法。
花粉管通道法:在授粉后向子房注射含目的基 因的DNA溶液,利用植物在开花、受精过程中 形成的花粉管通道,将外源DNA导入受精卵细 胞,并进一步地被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基因组 中,随着受精卵的发育而成为带转基因的新 个体。
该法的最大优点是不依赖组织培养人工再生 植株,技术简单,不需要装备精良的实验室, 常规育种工作者易于掌握。
2.结合所学基因工程专题选择合适的方法, 确定基本步骤。(理性思维、科学探究)
3.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评价抗虫棉的安 全性。(社会责任)
4.构建基因工程专题的知识网络。(理性 思维)
步骤
抗 虫 棉
评价
聚焦一: 获得转基因抗虫棉的基本步骤
步骤一、抗虫基因的获取
高考真题:2017全国卷Ⅰ(1),卷Ⅲ 2015全国卷Ⅰ(1)
步骤二、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1.直接将目的基因导入可行吗?为什么? (2017全国卷Ⅱ)
2. 构建的目的?涉及哪些工具及过程? (2017全国卷Ⅰ、2016全国卷Ⅰ 、
2016全国卷Ⅲ )
例教材1.深表挖达载--体-限1中 制的 酶位 的点 选择 a 应为
限制酶Bgl Ⅱ的识别位点,才能 成功构建表达载体2.
抗虫基因
例3.图中Ti质粒上至少有 3 个限制酶 切点,重组质粒上至少有 4 个限制酶 切点。
T-DNA
黏性末端
黏性末端
抗虫基因
重组质粒
棉花染色体DNA
带抗虫基因的T-DNA
转基因的 抗虫棉
(2)从抗虫基因的获取到转基因成功, 整个过程至少需要断开 12 个磷酸二酯键。 T-DNA上需要自带 限制 酶基因。
例2. 在①过程中,用限制酶__Ⅱ____切割质粒,
用限制酶_Ⅰ__或__(__Ⅱ__和__Ⅰ__)切割抗虫基因.
氨苄青 霉素抗 性基因
变式(1)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所选用的 限制酶分别是 BamH Ⅰ BglⅡ、
BamH Ⅰ 。
重组质粒
培养基 含四环素
存活 1
2
死亡
3
含青霉素
1
2
3
(2) 否(能、否)用题中的某一种限制 酶将甲中的抗虫基因重新切割下来,原 因是 重组质粒中没有题中限制酶的识别序列。
抗虫棉的安全性
如何避免抗虫基因通过花粉传播进 入其他植有限, 如何能使其具有更广的杀虫范围?
蛋白质工程 (2015全国卷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