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到生命的点燃者
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到生命的点燃者
能被称作是"贩者"了,即所谓学术贩子。
在这些人那里,缺失的或许并不是后天的学识,或许
也不是先天的禀赋,或许更不是敏锐或深邃,但他们
肯定缺乏真诚。若像鲁迅那样把学者比作战士,那么 支敏度们就应当被归到雇佣军一类中去。
教育关系变了
想当官-热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不专注教学与科研; 热衷于上电视台,到企业咨询,热衷
社会
教师
于做项目,不做学问;
打起牌来,往往能够通宵达旦,而且精 神抖擞,唯独没有时间读书。
学生
网络
家长
教师由知识的中心变为知识的一翼。
教育对象变了
好学生到国外去了 不该上本科的上本科了
上课补觉!
晚年写《柳如是别传》保持中国文人的精神血脉。
茅于轼—经济学界的鲁迅
大学教师角色本色
践行知识分子之使命
出身世家,打成右派;独创《择优分配原理》;普及市场 经济理论,《生活中的经济学——对美国市场的考察》。 一时洛阳纸贵。 “天则”语出《诗经》“天生烝民,有物有则”。 获得美国弗里德曼自由经济学奖。
我与茅老十多年交往的感受。
讲课辅以在线录像视频
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
没有互动的演讲厅 No Interaction 没有互动
Face-to-Face 面对面 Blended learning 混合式学习
在线讲课视频
Delivery Mode 传递方式
17
Online在线
对大学教师要求变了
从学历到能力
热情度
语言表 达能力 逻辑思 维能力
通宵网吧!
消沉颓废!
教育对象变了
网络化时代的“原住民”
——自出生以来便生活在网络时代; ——生活方式以网络传播为主线; ——学习方式以网络方式为主导; ——生产方式以网络方式为主导。
教学方法变了-教学方法依然陈旧
老师讲得太多、太长、太理论; 学生参与太少、太迟、太沉静。
走动、互动、生动
教与学方式变了
1000000
800000
600000
400000
200000
0 1987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教育环境变化-生师比
理想的丧失
中国的新教育创建之初,教育也是充满理想 的。 一大批受过西方教育的洋博士、洋教授,脱 下西装、长衫,到山村、农村、难民和流民 集中地去办学,他们是一群理想主义的教育
者。
听听钟声——找找灵魂
独立人格的丧失
权力本位导致大学独立性丧失,大学独立 性丧失导致学生独立人格的丧失。 应试教育、标准答案必然导致奴性教育。 当前学生精神状态依然是麻木、冷漠、自 私、虚伪、脱离实际。
移动互联网颠覆着大学教学
Interactivity 互动性
小班,使用Michael Sandel风格的讲课
高度互动与协作
主动学习/翻转课堂 所有传递及互动都使用 在线进行 Active Learning/Flipped Classroom
MOOCs
理想的教学模式
低到中等互动
典型的课堂教学
面对面教学添加一些在 线活动
大学教师的特征
优秀大学教师的标准 欧系说 中国版
裴斯泰洛奇的热情
莱布尼茨的学识 苏格拉底的智慧 耶稣的博爱。
陶行知的热情
朱熹的学识 孔子的智慧 孙中山的博爱。
裴斯泰洛齐提出了教育心理学化这一伟大理论,使教育与心理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给后世的
教育和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大学教师的特征
优秀大学教师的标准 莱布尼茨在发明微积分,二进位制,对物理学
社会地位和社会形象明显下降:智慧并不高超,道德并不高尚。
教学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其原创性和生产性,更多的是解释与复制 。 教师由于其自身地位与素质的滑落,教育逐渐沦为一个劣等职业。 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
大学教师角色本真
以高深学问为研究对象、以 追求高尚学术道德和精深学 术造诣为治学目标
教育环境变了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1979年以来的新社会结构 4/2/1模式 独子全面进入社会
教育环境变化-全球化
东方
全球化
统一标准个性发展
西方
教育环境变化-教师结构
大学专任教师数量变化图
1600000
1400000
30岁以下青年教师占到了27.23%,
1200000
3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到了46.85%, 40岁以下青年教师占到了63.34%。 40岁以上中老年教师只占不到37%。
缺乏对人的尊重
公立大学见权不见人; 大学扩张的过程是物的扩张过程,也 是大学教师在大学的地位不断降低的 过程;大学辅导员成为办学的主体。 好大学就是三个指标:名师、名专 业、杰出校友。
创新思维的丧失
中国学生擅长做题和考试,美国学生擅长讨
论、交流、实践,印度学生两者都具备。 多数教师缺少社会实践经历、主要精力用在以 教材内容为主的课堂教学上; 实用与模仿:斯坦福大学的一个案例--批判苹 果手机。
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到生命的点燃者
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 报告人:甘德安
目录
1
大学教师面临的困境
2
大学教师角色的演变
大学教师角色转变的途径
3
大学教师面临的困境
大众化浪潮之误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浪潮为独立学院发展提 供了机遇,政府缺钱,民间资本寻求投资新渠 道,公立高校探索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国高等教育为什么国人怨声载道,海外冷眼 嘲笑;就是公立大学衙门化,民办大学逐利化 。
追求真知
350年的著名的费马猜想。
1985年为普林斯顿大学正教授,9年潜心
研究,不参加任何会议、发表文章,最后
破解费马猜想。
仿射微分几何的成就
大学教师角色本色
潜心培养人才
苏步青不仅是一位卓越的数学家还是杰出的教育 家。 我印象中曾经有这样一次报道,给本科生上课,90
高龄,下大雨,打着伞,淋雨来。
学生增长 1987 1998 2010 教师增长 生师比
25000 22288
195.8725万 38.5352万 5.08 1.74倍 11.39倍 1.057倍 3.486倍 8.37
学生总人数
20000
21068
教职工人数
15000 12593
10000 7340
16.62
5000 3309 3582 0 1
梁启超先生便早已抱怨过,“玄奘是中国
第一流学者,决不居第二流以下;但是几
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
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 掩不住他们的光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千年来没有几个人知道他的伟大,最知道
的只有做《圣教序》的唐太宗,其次却轮 到做《西游记》的人,说起来可气又可笑 。士大夫不知玄奘,孺子妇人倒知道有唐 三藏!
90年代
教师发展 回应挑战
21世纪至今
20世纪50-60年代 60年代早期-70 各类 科研、教研拨款 Employee
大学教师角色的演变
具有极高的社会地位与威望。具备超人的智慧和
先秦时期:教师是圣贤
高尚的品德。
教师所教的知识基本上属于原创性的知识,为了
人类的生存,他们所教的知识具有一定的实践
学者、思者与贩者
学者型 玄奘类:二十八岁便弄通了佛教大 小乘的理论,随后历经千辛万苦西 行取经,参访名师,融通诸学,不 仅得到了印度佛教的真传,而且他 自己的成就甚至远远超过了当时印
度的一般学者的水平。
学者、思者与贩者
学者型
鲁迅先生曾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 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
大学教师角色定位
梅贻琦如是说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
有大师之谓也
一所大学的发展依赖于教师的发展
先有教授,才有大学
大学教师角色定位
叶澜如是说
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 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 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 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
众的、创造的教育。
学生自治:智育自学、体育自强、德育自治
大学教师发展相关概念图
大学 发展
教学 发展
专业 发展
教师 发展
大学教师发展理论
成人发展理论
成人早期,拔腿就跑 成人中期,崭露头角 成年晚期,中流砥柱与培养接班人
金斯伯格职业发展理论 格林豪斯职业发展阶段论
萨帕职业发展阶段论
行为主义理论
小步走 积极反应 及时强化
性,并带有很强的生产性。
封建社会:教师是卫道士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之误区
传的是极权政治者之道,授的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父为妻纲的业
,成为官本位社会的“卫道士”。
科举考试成为选士、做官的唯一途径之后,封建伦理道德经典成为学 校课程的主要内容。解惑不是苏格拉底的平等交流。
教师是卫道士的结果
5164
5627
3893
3590
3726
3120
3583
3405234 Nhomakorabea5
6
7
客观现实:教师教学科研任务日益繁重,压力激增
教育环境变化-教师职业发展
选项 A 很满意 图示 * 得票/百分比 12.49% 25.34% 47.74% 24.43%
大学教师职业发展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