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湖南美术出版社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湖南美术出版社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1、请学生上台来在另外两个酒杯中跟别添上蓝色和红色的小点点。眯着眼睛看看同学的作
品,现在酒杯里的颜色分别变成了什么颜色呀?
2、欣赏画家修拉的作品《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你发现这幅画在用颜色上有什么特点? 这样画给我们什么感觉?
3、拿出几幅范画欣赏、讨论这些画。
提问:“你们看漂亮吗?能给它取个合适的名字吗?”知道这几幅画是怎样画出来的吗? 请你们选用桌面上的工具两人合作也来试试画一画
1、师讲小猴上树的故事。
2、讨论:除了画小猴上树,我们还可以画哪些东西?
3、学生答后,师小结,提出想象要求。
4、各队一起想象,并将想到的写在纸板上。
5、检查学情,给予加分。
四、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
、装饰玩具,增强表现能力
1、讨论:怎样装饰自己的玩具?
2、教师讲解两种方法:一种是将要动的形象直接画在小纸块上,另一种是将其画在别的纸 上,再剪下来贴在小纸块上。
3、作业赏析,让学生了解装饰时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4、装饰要求。
5、学生动手装饰玩具,教师巡视指导。
6,检查学情,给予加分
三、玩赏作业,提高赏评能力
1、评出优胜队。
2、评出各队优秀作品,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
四、小结
4彩点点
教学目标:
1、欣赏修拉的作品,感受彩点画面的趣味,2、尝试用彩点合理的组合颜色画一幅的画,
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讲解新课
1、上节课,小朋友们用几何图形进行了透叠练习,你还能用更复杂些的图案进行透叠变化 吗?(学生讲解自己的想法)
2、师出示范图:这些作品都采用了透叠,看了这些作品后,小朋友们一定能画出还要美的
画。
、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四、小结,展示作品。
师生共同评价展示的作品。
2加一加 变一变
1) 学生讨论作品的不足之处。
(2) 那么我们该如何解决呢?大家讨论一下。
(3) 学生共同解决不足。
三、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二、学习新知
1、教师演示:
(1)先把纸用毛笔涂湿,如天气较热,纸面上水分蒸发很快,可以涂两次,让画纸充分吸 水,但纸面不能有积水,若有积水可以用毛笔将积水吸掉,使纸面湿润,保持平整。如作 画在雨天,天气比较潮湿,纸面只要湿润即可,接着便是点色。在点色时注意:水和色的 量比。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讲解新课
1、让学生展示自己喜欢的造型有特色的物品 教师谈话:请介绍你带来的物品特征(生介绍),你们能画出它们吗?
2、学生画出自己带的物品。(只用线条画,不涂色)
3、教师谈话:小朋友们画出了自己的物品,你们跟书上的画比一比,谁的有趣,为什么? (生答)
4、师:书上的物品加上眼睛、鼻子、漂亮的衣裳后,变得有趣可爱起来,小朋友,你能把 你的物品变得有趣可爱起来吗?
教学目标:
1:能辨识和描画出物体的基本形,并能想像添画成有趣的形象。
2:渗透轮廓意识,提高学生的观察表现能力和想像创造能力。
3:培养观察习惯和对绘画的兴趣,激发学生善于发现并乐于用绘画语言表达自己的创意 教学重点:物体外形特征的描画
教学难点:想像添画
教学方法:欣赏、讲解、示范、练习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准备:生活用品
三、学生练习。
学生互相进行触摸物品,并画下来加以变化。
四、小结
3猴子上树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制作玩具、“猴子上树”的方法
2、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
3、体验、探索学习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制作“猴子上树”的方法,设计新颖、装饰有趣 教学准备:
教具:玩具样品,白纸、折纸样品、记分牌 学具:厚纸、彩色笔、双面胶、剪刀 教学过程
3、体验彩点组合画面的乐趣,同学合作愉快。
教学重难点:色点密度的控制、颜色的组合搭配。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三个分别点满红色、黄色、蓝色的酒杯,
2、演示在画了红色点点的酒杯中点上黄色。你觉得这个时候的酒杯里颜色发生了什么变 化?再请你眯着眼睛看看,感觉怎么样?
二、探究发现
(2)色少水多,色水太淡。色多水少,色水就滴不下来。水色量比要适当,并要使笔肚吸 色到饱和程度,即将笔竖起,用手指挤一下笔肚,使色水滴下来,毛笔沾色水,要使色水欲 滴而未滴的样子,才能捏挤。
(3)彩点点可以大一些,也可以小一些,还可以把两个点并联起来,让它们相互交融、渗 化,出现另一种颜色。而这一切的关键在于水与色的比例
湖南美术出版社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1、 巧妙的组合
教学目标:
1:学习形与形相透叠的表现方法和透叠图形的涂色方法。
2:在组合透叠练习中感受新的平面组合形成。
3:在形的自由组合和换色平涂活动中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超越单纯基本形的概念,发现新的图形结构形成。 教学难点:画面的疏密,虚实效果。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课源自安排:二课时教学准备:几何图形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教师谈话:小朋友们看书中的范图,你觉得这些画中的图形与平时看到的、自己画的有
什么不同?(生答)
2、这些作品用了透叠的手法,什么是透叠呢、小朋友们,你能说说吗?也可以上来示范讲
解。
3、师小结:两个图形重叠后,在上层的图形中透出下层图形遮挡的部分,透出的这部分就 是透叠。
4、教师演示三种形(方形、三角形、圆形)透叠效果,采取逐一叠加的方法,让学生清晰 地观察到形的组合变化过程,同时,让学生上台演示形的透叠变化,并让其他学生进行讲 评。在演示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透叠图形着色后的效果,感受画面的美感,透叠部分的色 彩可另外着色,也可原形叠加着色。
三、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用大小不同的三种基本形互相穿插,组合成一幅画。
一、宣布比赛,激发学习兴趣
1、介绍参赛队,宣布比赛
2、教师用未画图的折纸玩具表演魔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索,掌握拆纸方法
1、折纸要求。
2、将老师分发的信封拆开,各队分工自学。
3、检查学情:每折出一种式样,就可以加1C分。
4、对没有折出的式样,请学生上台示范,教师补充说明
三、引导启发,丰富想象能力
5、学生练习。
6、展示作品,学生互评
三、学生继续作画。
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讲解新课
师谈话:老师带了些物品(装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请三位小朋友上来,一位用手摸
一摸,表述其外形特征,一位小朋友根据表述在黑板上画出来,最后一位根据前一位画的 图,进行添加,变成有趣可爱的卡通形象
2、评价学生所画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