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的现场急救方法
中暑是指人体在高温或烈日下,引起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散热机能发生障碍,致使热能积累所致的以高热、无汗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的综合症。
一、中暑的症状
1、先兆中暑:出现大量出汗、口渴、头昏、耳鸣、胸闷、心悸、恶心、体温升高、全身无力、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动作不协调等。
2、轻度中暑:除上述病症外,体温38℃以上,面色潮红、胸闷、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汗、皮肤湿冷、脉搏细弱、心率快、血压下降等呼吸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
3、重度中暑:大多数患者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昏倒痉挛。
此前患者常有头痛、麻木、眩晕、不安或精神错乱、定向力障碍、肢体不能随意运动等,继而出现皮肤出汗停止、干燥、灼热而绯红、体温常在40℃以上等症状。
二、当您周围的人员发生中暑时,应采取的应急急救方法:
1、转移:迅速将患者抬到通风、阴凉、干爽的地方,使其平卧并解开衣扣,松开或脱去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衣服。
2、降温:患者头部可捂上冷毛巾,可用50%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进行全身擦浴,然后用扇或电扇吹风,加速散热。
有条件的也可用降温毯给予降温。
但不要快速降低患者体温,当体温降至38摄氏度以下时,要停止一切冷敷等强降温措施。
3、补水:患者仍有意识时,可给一些清凉饮料,在补充水分时,可加入少量盐或小苏打水。
但千万不可急于补充大量水分,否则,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
4、促醒:病人若已失去知觉,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使其苏醒。
若呼吸停止,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
5、转送:对于重症中暑病人,必须立即送医院诊治。
搬运病人时,应用担架运送,不可使患者步行,同时运送途中要注意,尽可能的用冰袋敷于病人额头、枕后、胸口、肘窝及大腿根部,积极进行物理降温,以保护大脑、心肺等重要脏器。
现场触电急救方法
触电急救的基本原则是动作迅速、方法正确。
一:迅速脱离电源
人体触电以后,可能由于痉挛或失去知觉等原因而紧抓带电体,不能自己摆脱电源。
抢救触电者的首要步骤就是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
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的方法:
①立即将闸刀打开或将插头拨掉,切断电源。
要注意,普通的电灯开关(如拉线开关)只能关断一根线,有时关断的不是相线,并未真正切断电源。
②找不到开关或插头时,可用绝缘的物体(如干燥的木棒、竹杆、手套等)将电线拨开,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③用绝缘工具(如带绝缘的电工钳、木柄斧头以及锄头等)切断电线来切断电源。
④遇高压触电事故,立即通过有关部门停电。
总之,要因地制宜,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快速切断电源,防止事故扩大。
二:现场急救方法
当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根据触电者的具体情况迅速对症救护,力争在触电后1分钟内进行救治。
国内外一些资料表明,触电后在一分钟内进救治的,90%以上有良好的效果,而超过12分钟再开始救治的,基本无救活的可能。
现场应用的主要方法是口对口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挤压法,严禁打强心针。
①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是用人工的方法来代替肺的呼吸活动,使空气有节律地进入和排出肺脏,供给体内足够的氧气,充分排出二氧化碳,维持正常的通气功能。
发生触电事故后,也应立即通知煤气防护站,可用自动苏生器代替人工呼吸法。
②体外心脏挤压法:是指有节律地对心脏挤压,用人工的方法代替心脏的自然收缩,使心脏恢复搏动功能,维持血液循环。
三:触电急救方法
触电病人一般有以下四种症状,可分别给予正确的对症救治:
①神志尚清醒,但心慌力乏,四肢麻木。
该类病人一般只需将其扶到清凉通风之处休息,让其自然慢慢恢复。
但要派专人照料护理,因为有的病人在几小时后会发生病变而突然死亡。
②有心跳,但呼吸停止或极微弱。
该类病人应该采用人工呼吸法进行急救。
人工呼吸法可按下述口诀进行,频率是每分钟约12次:清理口腔防堵塞,鼻孔朝天头后仰;贴嘴吹气胸扩张,放开口鼻换气畅。
③有呼吸,但心跳停止或极微弱。
该类病人应该采用人工胸外心脏挤压法来恢复病人的心跳。
一般可以按下述口诀进行,频率是每分钟约60~80次。
当胸一手掌,中指对凹膛;掌根用力向下压,压下突然收。
④心跳、呼吸均已停止者。
该类病人的危险性最大,抢救的难度也最大。
应该把以上两法同时使用,亦即采用“人工氧合”的方法。
最好是两人一起抢救,如果仅有一人抢救时,应先吹气2~3次,再挤压心脏15次,如此反复交替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