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答案:振动振动
例题2.笛子是我国的民族乐器,人吹笛子发出的声音是()
A.人嘴振动产生的声音
B.空气振动产生的声音
C.人手按压笛子产生的声音
D.人嘴和笛子碰撞产生的声音
解析:吹奏类乐器发出的声音都是乐器内部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答案:B
2.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条件----介质。
介质:能够传播声音的物体
②与介质的温度有关。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
声速的利用:根据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用S=V·t测距离。
例题4.我们知道,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阅读下表,回答问题。
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m/s)
空气(0℃)
331
冰块
3230
空气(15℃)
340
铜钱
5750
煤油(25℃)
答案:C
b.声源向障碍物运动,发声位置到障碍物的距离等于声音传播路程与声源运动距离总和的一半
S
发声处 障碍物
S1s2
S1声源移动距离。S2声音传播的距离,发声处离障碍物距离S=(s1+s2)/2
例题6.汽车沿平直公路匀速驶向一座山,速度为10m/s,声速为340m/s,途中司机按一次喇叭,2s后司机听到回声,司机按喇叭时,汽车距离山脚多远?
解:S
S车s声
如图:s=(s车+s声)/2
汽车在2驶的距离,S车=v1×t=10m/s×2s=20m
声音在两2S传播的距离S声=v2×t=340m/s×2s=680m
所以,s=(s车+s声)/2=(20m+680m)/2=350m.
小结:
(1)声音产生的原因: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V固>V液>V气,
学习目标和要求
学习目标
(1)了解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在不同的介质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不同。
学习要求
(1)能解释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声现象。
(2)通过现象,学会提出问题,进行猜测,然后验证的探究方法。
(3)掌握声音测距离的应用。
知识讲解
1声音的产生
(2)思路:声音从两种不同的介质传播
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t1—在金属中的传播时间t2=时间间隔
t1=s/v=884m/340(m/s)=2.6s
t2-t1=2.43s
所以,t2=0.17s
那么V2=s/t2=884m/0.17s=5200m/s
查表知,该金属是铁。
方法归纳:
①分析题意,理清思路
②根据所学物理规律列方程
S
声源 障碍物
S=(v·t)/2
例题5.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时,人耳才能够把两次声音区分开,那么障碍物到发声人的距离至少是()
A.10mB.34mC.17mD.68m
解析:声源 障碍物
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m/s,回到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0.1S ,那么t=0.1s/2=0.05s.所以s=v·t=340m/s×0.05s=17m
(3)空气中声速为340m/s,掌握声音测距离的应用。
作业题: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风吹树叶哗哗响响,是()在振动。笛子等管乐发出的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2.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
3.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借助介质以波的形式传播
B.声音传播可以没有介质
C.声音的传播速度一般随介质的不同而不同
1324

5000
水(常温)
1500

5200
(1)声音在介质中传播速度有什么规律?
(2)在长为884m的金属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另一端先后听到两个声音,两声相隔2.43s.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多大?该金属可能是什么材料?
答案:
(1)
①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要比在液体,气体中快。
②声音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
声音的介质有:固体,液体,气体
真空不能传声。
(2)声音的传播形式-----声波。
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例如鼓面不断左右振动,两侧的空气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这就是声波。
例题3.流星落在地球上会产生巨大的声音,但它落在月球上,即使宇航员就在附近也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
A.月球表面受到撞击时不发声
B.撞击声太小,人耳无法听到
C.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
D.撞击月球产生的是超声波
解析:流星撞击月球表面时会引起振动,但没有介质,不能把声音传到宇航员耳中。
答案:C
3.声速
定义:声音在单位时间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
影响因素:
①与介质的种类有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即V固>V液>V气
③求解方程
4.回声
(1)回声的产生: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碰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们能够把它与原声区分开,这样反射回来的声波就是回声。
(2)回声与原声的区别条件: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
上时,人耳才能够把两次声音区分开,才能听到回声。
(3)回声的利用:
①回声与原声混合在一起以加强原声。
②回声测距离
a.声源不动时,声音从发出到返回的路程是声源到障碍物距离的两倍。因此,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等于声音所走路程的一半。
D.声音的传播与介质无关,只和温度有关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作者:
———————————————————————————————日期:
1.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我们生活在一个有声的世界里,每天都会听到各种各样声音。那么,这些声音在自然界中是如何产生的呢?又是如何传播的呢?下面我们来重点探讨这两个问题。
(2)振动的物体一定在发声,但有的声音超出了人耳的听觉范围,人耳听不到。
例题1.婚庆典礼时,小红用双手抱着吹足气的气球站在音响旁发现气球震得她手发麻,同时听到嗡嗡的声音。此现象说明发生的气球在(),说明音响中发生的喇叭也在()
解析:手发麻说明气球在振动,气球的振动是由于音响的喇叭发声引起的,这个现象表明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
声音产生的原因: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比如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会溅起水花;敲鼓时在鼓面上放些纸片,碎纸片会跳动等,这些现象都说明了声音是由振动的物体发出来的。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典型实验,就是用手握住发声的音叉,发声立即停止。
声源:我们把振动发声的物体称作是声源。
说明:(1)“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不能理解为“振动停止,声音消失”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但发出的声音还在传播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