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指标评价计分方法实例
实例一:
基本指标评价计分方法实例
例:已知2016年度某大型钢铁冶炼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为4.12%,计算该指标的评价得分。
该指标的计分过程如下:
第一步:选择评价标准。
该企业为大型钢铁冶炼企业,在选择评价标准时,采用冶金行业中的黑色金属冶炼大型企业的标准值(当然,实际评价中,由于评价目的和评价范围不同,评价标准还可以有其他选择。
)。
第二步:计算净资产收益率的基础得分。
首先将该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的实际值4.12%与黑色金属冶炼大型企业的标准值进行比较,通过查阅财政部2016年颁发的2016年企业效绩评价标准值,可以得到黑色金属冶炼大型企业净资产收益率标准值如下:
通过比较可发现,该企业4.12%的净资产收益率处于良好值与标准值之间,也就是说本档标准系数为0.6,上档标准系数为0.8。
按照《企业效绩评价操作细则》(修订)的规定,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的权数为25,故:
该指标本档基础分=指标权数×本档标准系数
=25×0.6=15
同理,上档基础分=25×0.8=20
第三步:计算净资产收益率的调整分。
按照调整分的计算公式,将有关数字代入计算公式:
调整分=[(实际值-本档标准值)/(上档标准值-本档标准值)]×(上档基础分-本档基础分)=[(4.12-3.1)/(6.8-3.1)]×(20-15)=1.4
第四步:计算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的得分。
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得分=本档基础分+调整分
=15+1.4=16.4
第五步:计算基本指标总得分。
基本评价指标共八项,每项指标计算方法是相同的,因此重复上述⑵至⑷步骤,分别计算八项指标得分后,就可以得出基本指标评价得分。
实例二:
修正指标评价计分方法实例
㈠计算单项修正系数。
已知某大型钢铁冶炼企业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报酬率指标的得分分别为16.4分和8.5分,财务效益状况的分析系数为0.66,并已知成本费用利润率为3.3%,计算成本费用利润率指标的单项修正系数。
第一步:查阅成本费用利润率评价标准值并确定标准系数。
大型黑色金属冶炼企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标准值如下:
通过比较发现,该企业3.3%的成本费用利润率处于平均值与较低值之间,标准系数为0.4。
第二步:计算功效系数。
功效系数=(指标实际值-本档标准值)/(上档标准值-本档标准值)
=(3.3-0.6)/(4.7-0.6)=0.66
第三步:计算成本费用利润率的单项修正系数。
某指标单项修正系数=1.0+(本档标准系数+功效系数×0.2-该部分基本指标分析系数)
=1.0+(0.4+0.66×0.2-0.66)=0.872
成本费用利润率的单项修正系数为0.872。
㈡计算修正分数。
按照上述方法已计算出该企业资本保值增值率、主营业务利润率、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成本费用利润率四项修正指标的单项修正系数分别为1.013、1.076、1.055、0.872。
下面计算修正后的财务效益状况得分。
第一步:根据四项指标的单项修正系数计算出各指标的加权修正系数。
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查出资本保值增值率、主营业务利润率、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成本费用利润率的指标权数分别为12、8、8、10,据此计算四项指标的加权修正系数。
资本保值增值率指标加权修正系数=(修正指标权数/该部分权数)×该指标单项修正系数
=(12/38)×1.013=0.320
主营业务利润率指标加权修正系数=(8/38)×1.076=0.227
盈余现金保障倍数加权修正系数=(8/38)×1.055=0.222
成本费用利润率加权修正系数=(10/38)0.872=0.229
第二步:计算财务效益状况的综合修正系数。
财务效益状况综合修正系数=Σ该部分各指标加权修正系数
=0.320+0.227+0.222+0.229=0.998
第三步:计算修正后的财务效益状况得分。
财务效益状况修正后分数=该部分基本指标分数×该部分综合修正系数
=(16.4+8.5)×0.998=24.9
第四步:运用相同方法计算其他部分的修正分数,四部分修正后分数相加,即得到修正后的总分数,从而完成财务指标的定量评价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