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常见意外事故
在托幼机构中,由于幼儿缺乏自身保护的能力,常发生撞伤、擦伤、脱臼、跌伤、骨折、吞入异物、鼻腔异物、外耳道异物、眼睛异物、消化道及气管异物等。
也常发生服错药、误服药、烧伤、烫伤、从高处坠落、食物中毒。
所发生的以上除负责任事故外,应该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
一.常见意外事故的类别
1.擦伤:表皮擦伤、裂伤、软组织损伤拉伤。
2.创伤:骨折、脱臼、眼损伤、烧烫伤。
3.五官异物:眼鼻耳、咽喉、气管异物。
4.窒息:呼吸道堵塞(捂被)高烧惊厥。
5.被冒领走失:被外人接走或幼儿跑出幼儿园走失。
6.误服药:因老师的工作失误,导致幼儿,错服、漏服、误服药情况。
7.食物中毒:因食物不洁,变质造成幼儿腹痛腹泻不止而中毒。
8.烫伤:因热水,热饭所局部烫伤所致。
二.常见意外事故的预防
1.教师应在工作中,要把幼儿安全及自身保护能力放在第一位,减少幼儿发生难以预料的意外事故,教育大中班的幼儿怎样保护自己身体各部位。
对小班小小班的幼儿多加以照顾,避免咬伤抓伤的坏习惯,要多做游戏,看幼儿图书。
改掉幼儿不良的坏习惯。
2.教育幼儿入托时不带锐利小刀、钉子、剪刀、玻璃刀、玻璃球等危险物品入园。
入园时,老师要检查幼儿的口袋,发现要及时教育幼儿,说明有害原因。
户外活动时老师要关照幼儿不拥挤,不互相打闹,不推拉。
幼儿园领导要对大型玩具及时进行检查维修,摆放合理安全使用的原则。
3.教育家长不给幼儿玩体积较小的物品,如珠子、扣子、棋子、硬币、别针,以及豆类棉花纸团等物品。
以免幼儿塞入耳鼻放入口中误吞,而造成耳鼻喉气管及食道堵塞,造成幼儿窒息危及幼儿生命危险。
4.幼儿吃饭时饭菜温度适宜,饭菜在37-40度之间,尤其宝宝班的幼儿他们对冷热不敏感,开水壶.热粥.热水瓶应放在幼儿摸不到的地方。
不要将热桶放在幼儿附近。
幼儿吃饭时不应催促幼儿,协助幼儿吃上热菜热饭,让幼儿在幼儿园健康成长。
5.预防误服错服药,外用药、内服药要分开放置,放在幼儿,摸不到的地方。
喂幼儿服药时要做到核对幼儿姓名.性别.药名,服用的方法,看着幼儿安全服下将药袋存放3日后幼儿无其他反应,再将药袋包装扔掉。
6.幼儿玩具应符合年龄及安全卫生的要求,凡是有棱角、尖角、缺口、木刺易脱色、不易清洗消毒的玩具,都不宜给幼儿玩,大中班的幼儿不易玩木棍、长枪、长棍等玩耍以免伤害到其他幼儿。
7.在幼儿家长未接幼儿之时,应做到及时清点人数,幼儿不离开集体,以免幼儿丢失,家长接幼儿时应该亲自交在家长手里。
陌生人接幼儿应问清幼儿的姓名及幼儿的关系,并有幼儿家长的委托电话及委托信件,教师下班前必须各教室检查,确认没有幼儿方可下班。
8.对脱臼骨折的幼儿,如:脱臼幼儿是因牵拉四肢用力过猛,引起局部活动受限,活动时局部疼痛,脱位的关节有变形不能屈伸。
骨折是因为直接或间接暴力多因从大型玩具上坠落引起的骨折。
应及时送往医院,超过3小时会引起局部发生组织水肿,不便于复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