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涉外商务礼仪案例
9.1.1
涉外交往礼仪通则
11.女士优先
所谓“女士优先”,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一条重要的礼仪原则, 它主要适用于成年的异性进行社交活动之时。 “女士优先”的含意是:在一切社交场合,每一名成年男子都有 义务主动自觉地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尊重妇女,照顾妇女,体谅妇 女,关心妇女,保护妇女,并且还要想方设法,尽心竭力地去为妇女 排忧解难。倘若因为男士的不慎,而使妇女陷于尴尬、困难的处境, 便意味着男士的失职。“女士优先”原则还要求,在尊重、照顾、体 谅、关心、保护妇女方面,男士们对所有的妇女都要一视同仁。
• • • •
9.2涉外商务出国礼仪
9.2.4出国注意事项
讲究 礼貌 注重 仪表
在一些出国人员身上,看不到对他人起码的尊重及礼仪。 如问完路没有一句“谢谢”就扬长而去,这样的行为没素质。
• 衣着不整不雅,衣着光鲜却举止不适当,同样令人尴尬。如有的人
西装革履蹲在街头,有些人身穿睡衣在酒店房间串门,引起其他旅客 误解。
9.1.1
涉外交往礼仪通则
6.信守约定
是指在一切涉外交往中,都必须认真严格地遵守自己的承诺。
说话要算数,许诺一定要兑现,约会必须如约而至。在一切有关时间
的正式约定中,尤其要恪守不怠。具体注意:第一,在人际交往中, 许诺必须谨慎;第二,对于自己已作出的约定,务必要认真加以遵守;
第三,万一由于难以抗拒的因素,致使自己单方面失约,或有约难行,
9.1.1
涉外交往礼仪通则
10.尊重隐私
做到“个人隐私八不问”:不问收入、不问年龄、不问婚姻、不 问健康、不问住址、不问经历、不问信仰、不问私事。 此外,私人住宅在有的国家受到法律保护,擅自闯入要受到制裁。 到外国人住宅做客,不经主人允许和邀请,不能要求参观主人的住房。 即使双方很熟悉,也不能触动书籍、花草以外的个人物品以及室内陈 设的其他物品。 与外国人交往时,不仅要尊重在场人的个人隐私,对不在场人的 个人隐私也应尊重。在背后议论同事的好坏、上级的能力、女人的胖 瘦、路人的服饰等,都会被外国人视为喜好窥探隐私,属无聊之举。
13.爱护环境
“爱护环境”的主要含意是:在日常生活里,每一个人都有义 务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自觉地加以爱惜和保护。 在涉外交往中,之所以要特别讨论“爱护环境”的问题,除了因 为它是作为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的社会公德之外,还在于,在当今国际 舞台上,它已经成为舆论备加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中国人在涉外交 往中特别需要在“爱护环境”方面注意:不可毁损自然环境;不可虐 待动物;不可损坏公物;不可乱堆乱挂私人物品;不可乱扔乱丢废弃
9.1.1
涉外交往礼仪通则
5.入乡随俗
在涉外交往中,要真正做到尊重交往对象,首先就必须尊重对 方所独有的风俗习惯,“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主要原因有两点: 一是因为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的具体进程 中,形成各自的宗教、语言、文化、风俗和习惯,并且存在不同程度 的差异,“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难以强求统一;二是在涉外 交往中,尊重外国友人特有的习俗,容易增进中外双方之间的理解和 沟通,有助于更好地、恰如其分地向外国友人表达我方的亲善友好之 意。
9.1
涉外商务交往礼仪
13.爱护环境 12.以右为尊
1.维护形象 2.保守机密
11.女士优先 3.不卑不亢 4.求同存异
9.1.1 涉外交往礼仪通则
10.尊重隐私
9.不宜为先 5.入乡随俗
8.不必过谦 7.热情有度
6.信守约定
9.1.1
涉外交往礼仪通则
1.维护形象
在涉外交往中,人们普遍对交往对象的个人形象备加关注,并 且都十分重视遵照规范的、得体的方式塑造、维护自己的个人形象。 在涉外交往中,每个人都必须时刻注意维护自身形象,特别是正式场 合留给外国友人的第一印象。 个人形象包括六要素:仪容,指一个人形体的基本外观;表情, 主要是一个人的面部表情;举止,指人的肢体动作;服饰,是对穿着 服装和佩戴首饰的统称;谈吐,即一个人的言谈话语;态度,是指与 他人相处时的表现,亦即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态度。
9.1.1
涉外交往礼仪通则
2.保守机密
在涉外交往时,一方面不要随意议论对方的礼遇与参观访问中遇 到的问题,如有意见需向对方提出,应报代表团或组领导,不要擅自 对外表态。对外联系要统一领导,专人负责;另一方面,必须牢记保 守国家、单位的机密,绝不允许以友好、坦城为借口,向外宾提供机
密或不利我方谈判的资料。接待国外友人和洽谈业务时,应从实际出
物品;不可随地吐痰;不可到处随意吸烟;不可任意制造噪声。
9.1.2涉外接待礼仪
1.注意邀请的方式
2.充分做好接待准备 3.合理安排访问日程
4.注意接待规格
5.确保外宾安全 6.重视生活接待
9.2涉外商务出国礼仪
7.准备商务出行物品 1.申请任务批件 6.了解出访国情况 2.申办护照
9.2.1 出国前的准备
9.1.1
涉外交往礼仪通则
9.不宜为先
一方面,它要求人们在难以确定如何行动才好时,应当尽可能
地避免采取任何行动、冒昧行事,免得出丑露怯; 另一方面,它又要求人们在不知怎么做、而又必须采取行动时, 最好是按兵不动、先静观其他人的正确做法,然后加以模仿,或是同 绝大多数人保持一致。如西餐宴会上女主人是第一次序,女主人就座 其他人才能就座,女主人拿餐巾表示宴会开始,女主人拿起刀叉其他 人才可以吃,女主人把餐巾放在桌子上表示宴会结束。
9.1.1
涉外交往礼仪通则
12.以右为尊
正式的涉外交往中,依照国际惯例,将多人进行排列时,
最基本的规则是右高左低,即以右为上,以左为下;以右为尊, 以左为卑。大到政治磋商、商务往来、文化交流,小到私人接触、
社交应酬,但凡要确定位置的主次尊卑时,“以右为尊”都是普
遍 适用的。
9.1.1
涉外交往礼仪通则
5.预购机票
3.办理签证 4.领取黄皮书
9.2涉外商务出国礼仪
1.边防检查
4.检疫 交验黄皮书
9.2.2 出入境手续 2.海关检查
3.安全检查
9.2涉外商务出国礼仪
9.2.3乘机礼仪
• 1.飞机在空中飞行时,空间体积非常有限,因此,你必须让自己适当“收缩”。与 你在地面上相比,你在感觉上应当占据更少的“自我空间”,这是空中旅行本身的特 点。 2.乘坐飞机要求提前半小时登机。飞机场一般都设在城市郊区,距市区较远,在安 排时间时一定要预留出充足的时间,避免由于塞车等特殊情况造成迟到,延误航班。 3.不要携带易燃易爆的危险物品。小刀等物品(包括女士日常使用的修眉刀与修眉 剪)以及酒、洗发液等液体物品,应当事先放在托运的行李当中,不要随身携带,否 则这些物品可能无法通过安全检查。 4. 不要把体积很大的旅行包背在肩上,也不要在地上拖着走。这样做容易碰到坐在 走廊旁边的乘客。 5. 把你随身携带的手提箱、衣物等整齐地放入上方的行李舱中,不要让你的东西 掉下来砸到下面坐着的乘客。通常乘务员会在飞机起飞之前检查行李是否放好。不要 给乘务员增添太多的麻烦,以免延误起飞时间。 6.坐下时可向旁边乘客点头示意。如果对方不想和你聊天,不要去打扰。对于很多 工作繁忙的人来说,飞机上的时间是宝贵的休息时间。假如邻座正在工作或思考,也 不要打扰他。反之,如果你受到干扰,可直截了当地说“对不起,我必须在到达之前 做完这些工作。”或者“对不起,我想睡一会儿。”在用餐时间简短聊天是不失礼的。
需尽早向有关各方进行通报、如实解释,并且还要郑重其事向对方道 歉,按照规定和惯例,主动负担给对方造成的某些损失。
9.1.1
涉外交往礼仪通则
7.热情有度
热情有度,是要求人们在涉外交往、同外国人打交道时,不仅待
人要热情而友好。更重要的是,要把握好待人热情友好的具体分寸。 否则就会事与愿违,过犹不及。“热情有度”,关键是要掌握好“关 心有度”、 “批评有度”、“距离有度”、“举止有度”等具体的 “度”。在做到“举止有度”时,要注意不要随便采用某些意在显示 热情的动作,不要采用不文明、不礼貌的动作。
参与涉外交往时,都必须意识到自己在外国人的眼里,是代表着自己 的国家、民族、工作单位的。因此,其言行应当从容得体,堂堂正正。 遇到强者不自惭,遇到磨难不气馁,遇到侮辱敢于挺身反击,遇到弱 者会伸出援助之手。
9.1.1
涉外交往礼仪通则
4.求同存异
对于中外礼仪与习俗的差异性,应当予以承认;再者,在涉外 交往中,对于类似的差异性,尤其是我国与交往对象所在国之间的礼 仪与习俗的差异性,重要的是了解,而不是评判是非、鉴定优劣。 涉外交往中,究竟遵守哪一种礼仪为好呢?目前大体有三种可 行方法:一是“以我为主”。在涉外交往中,依旧基本上采用本国礼 仪;二是“兼及他方”。在采用本国礼仪的同时,适当地采用一些交 往对象所在国现行的礼仪;三是求同存异。在涉外交往中为了减少麻 烦,避免误会,最为可行的做法,是既对交往对象所在国的礼仪与习 俗有所了解并予以尊重,更要对国际通行的礼仪惯例认真加以遵守。
第9章 涉外商务礼仪
1.学习目标与要求
熟悉涉外商务交往遵循的基本礼仪原则;
掌握出国拜访的礼仪要求; 了解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非洲主要贸易 国家和地区的商务礼仪; 具备与世界各国客商进行商务交往的礼仪技能。
2.任务导入
某葡萄酒营销公司翻译王磊将于2010年 5月随公司经理迎接来自法国、新西兰的4 位客商,商谈葡萄酒加工合作事宜,王磊
9.1.1
涉外交往礼仪通则
8.不必过谦
自我评价时,不应该一味地抬高自己,但也没必要妄自菲薄、 自我贬低,过度地对外国人进行谦虚、客套。当面对赞美时,一定要 落落大方,高兴地道一声“谢谢!”;当赴宴、馈赠时,不必说: “今天没什么好菜,随便吃一点”,“礼品很不像样子,真不好意思 拿出手来”之类的话,而应得体大方地说“这是本地最有特色的菜”、 “这是这家饭店烧的最拿手的菜”、“这是我特意为您挑选的礼物”; 当自己同外国友人交往应酬时,若自己正在忙,无论如何都不要脱口 而出 “瞎忙”、“混日子”、“什么正经事都没有干”,否则会被 对方看作不务正业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