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全球化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经济全球化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高级化过程,使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出现“经济奇迹”)
我国:直到80年代,通过对国外产业结构理论的 引进,消化和吸收,认识才逐步得到提高。(通用公司)
编辑ppt
12 Xinshu Gong, Ph.D., Prof., Xinjiang Shihezi University, 2009
二、产业的分类方法
编辑ppt
11 Xinshu Gong, Ph.D., Prof., Xinjiang Shihezi University, 2009
此外,还有钱纳里、盐野谷裕一、原三代平、 佐贯利雄。
(佐贯利雄在1981年出版的《产业结构》一书中,揭示了日本 在战后仅用40多年时间实现了轻纺工业——基础工业——重加工 工业——服务业的产业结构的三次转换,较快地推进了产业结构
2.产业结构的涵义 指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各产业间的相互联系和数 量比例关系。 3.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 产业组成、产业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 产业结构的运行与调控机制、产业结构的优化、主导 产业的选择、产业结构的调整与手段。
编辑ppt
7 Xinshu Gong, Ph.D., Prof., Xinjiang Shihezi University, 2009
经济全球化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编辑ppt
1 Xinshu Gong, Ph.D., Prof., Xinjiang Shihezi University, 2009
第一节 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 第二节 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及演变规律 第三节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第四节 主导产业选择与产业的协调发展 第六节 我国产业结构的演变与产业发展展望
1. 马克思的两大部类分类法 2. 农轻重产业分类法 3. 霍夫曼的产业分类法 4. 三次产业分类法 5. 生产要素集约分类法 6. 产业地位分类法 7. 产业发展状况分类法 8. 标准产业分类法
编辑ppt
13 Xinshu Gong, Ph.D., Prof., Xinjiang Shihezi University, 2009
编辑ppt
5 Xinshu Gong, Ph.D., Prof., Xinjiang Shihezi University, 2009
狭义 产业间关系结构的“产业结构理论”
产业结构 产业间关系结构的“产业结构理论” 广义 产业内企业间关系的“产业织织理论”
编辑ppt
6 Xinshu Gong, Ph.D., Prof., Xinjiang Shihezi University, 2009
4.产业结构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1)古典经济学家开始把结构分析的方法引人经济
学领域 代表人物:魁奈、斯密、马克思。 魁奈:把经济系统的运行用结构的形式表现出来。 斯密:奠定经济结构理论的基础。 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 总的来看,古典经济学中的结构分析侧重于生产关
系方面,并未系统地考察经济发 Ph.D., Prof., Xinjiang Shihezi University, 2009
第一节 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
一、产业结构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二、产业的分类 三、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编辑ppt
3 Xinshu Gong, Ph.D., Prof., Xinjiang Shihezi University, 2009
钱纳里:1960年在《美国经济评论》中发表了《 工业增长的模式》一文,提出经济增长是以不同产业 和经济活动部门中生产结构的变化为特征的等。
编辑ppt
10 Xinshu Gong, Ph.D., Prof., Xinjiang Shihezi University, 2009
奠定产业结构实证性研究基础的有: 库兹涅茨:1971年发表《各国经济增长》一书等, 指出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产生的产业重心转 移过程,以及三次产业产值变动与就业构成的相关 变化。
编辑ppt
9 Xinshu Gong, Ph.D., Prof., Xinjiang Shihezi University, 2009
里昂惕夫:1941年在其《美国经济的结构, 1919—1939》一书中,试用投人产出的研究方法对美 国经济结构进行了阐述。
钱纳里和克拉克:1959年合著的《部门间经济学》 发表。
8 Xinshu Gong, Ph.D., Prof., Xinjiang Shihezi University, 2009
(2)以研究经济发展为主旨的结构主义学派的兴起 奠定产业结构理论基础和基本框架 代表人物: 费希尔(A.G.B.Fisher):1935年在《安全与进 步的冲突》一书中,将二次产业以外的其它各业统称为 第三产业,提出了第三产业的概念。 科林·克拉克(C.G.Clark):1940年发表了著名的 经济学著作《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继承和发展了费 希尔的研究成果,运用三次产业分类法总结了随着经济 发展的产业结构变化之间的规律。
一、产业结构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1.对产业结构概念的认识过程
产业结构从经济学发展史上考察,是20世纪50年 代中期才出现的概念。到60年代产业结构的含意和用 法还争论不休,有的把产业结构视为某个产业内部的 企业间关系,也有的把产业结构视为各个产业之间的 关系结构,还有的把产业结构视为产业的地区分布状 况。
1、马克思的两大部类分类法
分类标准:以产品的最终用途不同划分
内容:第一部类:生产资料部门(专门生产生产 资料的部门,来满足社会生产消费的需要)
第二部类:消费资料部门(专门生产生活资料的 部门,来满足社会消费的需要)
优点:揭示了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时两大部类产 业间的实物和价值构成的比例平衡关系,是研究社 会再生产过程的理论基础。
编辑ppt
4 Xinshu Gong, Ph.D., Prof., Xinjiang Shihezi University, 2009
直至70年代,日本研究经济理论的专家认为产业 结构专指产业间关系结构。但还有人把研究产业间关 系结构的“产业结构理论”视为狭义的产业结构理论, 认为广义的产业结构理论中还应包括研究产业内的企 业间关系的“产业织织理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