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次北固山下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次北固山下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次北固山下知识点整理
It was last revised on January 2, 2021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一、人物介绍
王湾开元初年的北方诗人,往来于吴楚间,被江南清丽山水所倾倒,
并受到当时吴中诗人清秀诗风的影响,写下了一些歌咏江南山水的作品,《次北固山下》就是其中最为着名的一篇。

尤其其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得到当时的宰相张说的极度赞赏,并亲自书写悬挂于宰相政事堂上,让文人学士作为学习的典范。

二、词语解释
1.次:住宿,此指停泊,途中暂时停宿。

2.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三面临长江。

3.客路:旅途。

4.青山:指北固山。

5.绿水:长江
6.前:向前航行。

7.平:涨平,潮水涨得与岸齐平。

8.潮平两岸阔:潮水涨满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

9.风正:风顺而和。

10.悬:挂。

11.海日:海上的旭日。

12.残夜:夜色已残,指天将破晓。

夜将尽未尽的时候。

13.旧年:未尽的一年。

14.江春入旧年: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到。

15.乡书:家书。

16.归雁:春天北归的大雁。

17.边:唐代口语,义同“处”,泛指某处。

18.归雁洛阳边: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三、全文翻译
游客路过苍苍的北固山下,船儿泛着湛蓝的江水向前。

春潮正涨两岸江面更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红日冲破残夜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年底就春风拂面。

寄去的家书不知何时到达,请问归雁几时飞到洛阳边。

四、考试范围
1、写岁末年初江边景色用来感叹岁月无情,徒增游子无限乡愁: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表达乡愁之情的句子: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诗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4、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5、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6、“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以“一帆悬”之小景,写出了“两岸阔”(或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之大景的神韵,以小景和大景互相映衬,画面非常精彩,为后人所称道。

7、“悬”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

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

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

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

那个“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

8、“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①残夜将尽,旭日从海中孕育而出;时令虽在旧年,春意已经闯入江南。

(翻译诗句)
②江中日早,残冬立春,虽是寻常意思,但诗人锤炼字句,“海日”用“生”,“江春”用“入”,将景物拟人化而富有生机。

(修辞)
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
中的景物,暗示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

在诗人笔下,既是美景,也是哲理。

(哲理)
④“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透露出积极、乐观、向上的感情。

9、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

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处句子最能突出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为什么
答:最后两句,诗人由归雁想起鸿雁传书的故事,心中涌起对故乡洛阳的思念。

10、从这首诗看,诗人处在怎样的境况之中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远离家乡,漂泊江南水上。

表达了漂泊中的孤独情怀和思乡之情。

(可从“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乡书何由达,归雁洛阳边”等句看出)
10、前人评价“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是“形容景物,妙绝千古”。

你认为它“妙”在何处?
答: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现出春天的消息。

写景逼真,还蕴含一种生活哲理,突现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

给人以乐观向上的鼓舞力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