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开题报告
2、国外发展状况
美国的非营利性就业组织非常发达,在学生、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充当着红娘的角色,其中以全美高校和雇主协会(NACE)最为著名。该协会的宗旨是:帮助学生选择并获得满意的工作,帮助雇主制定有效的人员招聘计划并提供优秀人选。
德国“慕尼黑就业模式”是德国大学教育和就业市场相连接的一种就业服务模式其主要特点:一是大学、企业界、劳动局的全方合作;二是大学里设立就业市场学院专门负责学生专业能力以外的其他能力的培训;三是企业界常年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实习基地,并且负责实习生的培训与考核。
4、2016年04月21日——2016年05月01日,修改第三稿,指导教师批阅毕业论文,确定终稿。
5、2016年05月04日——2016年05月15日,进行毕业论文互审与互评、毕业论文答辩,给出毕业论文评语、成绩。
五、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和已具备的研究条件
通过大学四年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的认真学习,现已具备了扎实的全面的理论基础,并且还具备了基本的分析能力。完全能够收集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整理,并且在校期间有指导老师的帮助与辅导对本论文的研究与制作提供了理论保障。
3.1.2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匹配,就业结构失衡
3.1.3自主创业受政策支持,但效果不够理想
3.2就业观念的滞后性
3.2.1用人单位“人才高消费”
3.2.2毕业生“有业不就”
3.2.3择业观念虽பைடு நூலகம்转变,仍有趋众、传统等滞后观念
3.3就业指导的单一性
3.3.1就业指导机构不完善
3.3.2就业教育灌输式
日本政府通过修改“商法“、改革税制、健全劳动力市场机制以及提高大学生等失业者劳动技能等措施促进再就业,取得较好效果。
(二)研究背景:
据统计,政府工作报告中共计出现61次“创新创业”,更明确指出要发挥双创和互联网+集众智汇众力的乘数效应,培育创业服务业。同时,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提出,要推动科技创新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机结合,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型发展。
学生就业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涉及的方面很多,比如产业结构调整导致的劳动力供求的矛盾,高校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衔接不好等问题,虽然我国在这个领域里还处于探讨阶段,但我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的优化与解决有利于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政府非常关注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由教育部高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每期都有大学生就业的理论和政策的探索、研究文章,为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提供一个很好的理论平台。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中有固定专栏“招生与就业”,栏文章站在理论前沿对大学生就业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理论价值较高。《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经济日报》等国内大报,近两年来的报道,为真实、准确地把握了当代大学生就业方面的一些新变化、新动向,为我们及时了解当代大学生就业的现状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5]杨泰.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
[6]张建伟. 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5.
[7]史彩虹. 高校扩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现状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
[8]董世杰. 大学生成功就业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
而在今天的记者会上,李克强再次明确了政府今年力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双创”)是国家基于转型发展需要和国内创新潜力提出的重大战略,旨在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之中的无穷智慧和创造力,让那些有能力、想创业创新的人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实现靠创业自立,凭创新出彩。
三、课题的研究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
运用所学的知识结合具体情况,分析“双创”时代下大学生就业问题,从促进劳动力市场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以及对就业现状的分析,找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并提出合理的意见及对策。
(二)研究内容
第1章“双创”时代与大学生就业
1.“双创”时代
1.1双创的含义
1.2双创时代的特征
2.大学生就业形势
2.1“双创”与大学生就业
[17]吴新伟.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常态性与就业观分析[D].山东大学,2010.
[18]罗弯. 大学生就业促进途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
[19]石冰. 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北大学,2014.
[20]李守香. 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13]李婧. 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及对策研究[D].扬州大学,2008.
[14]沈富儿. J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的探讨[D].厦门大学,2008.
[15]咸宁. 就业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9.
[16]曾茜. 女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0.
(一)国内外发展状况:
1、国内发展状况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发展环境和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我国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引领,大力推进“双创”氛围浓厚、活力迸发, 6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对支持政策进行了全方位部署。9月,两会期间,3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吕梁学院2016届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系(部):思政系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班级:本1208班
课题名称
“双创”时代下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指导教师
贺晓娟
学生
左静
学号
20120203820
一、课题的来源及研究意义
(一)课题来源: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4年9月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公开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双创”一词由此开始走红。在2015年6月4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后,“双创”再度吸引了人们的注意,该次会议决定鼓励地方设立创业基金,对小微企业、孵化机构等给予税收支持;取消妨碍人才自由流动、自由组合的户籍、学历等限制,为创业创新创造条件。国家在大学生就业难的背景下,开始鼓励学生们多元就业,摒弃就业等靠要,鼓励创业带动就业问题的解决,已是大势所趋。
六、参考文献
[1]赵立新. 国外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与启示[D].福建师范大学,2006.
[2]朱云霞. 普通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3]蔡银银. 大学生就业期望与就业实际的关联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4]邹松建.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分析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
[21]颜明珠. 大学生就业促进政策的分析与评估[D].苏州大学,2010.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注:1、本表可根据内容续页;2、指导教师意见及签名手写,其他内容电子版填写。
4.3.2就业指导培育革新
5.1鼓励大学生创业
5.1.1提高大学生素质和就业能力
5.1.2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创新意识
四、课题研究方法及进度安排
(一)研究方法
文献法:文献法也称历史文献法,就是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利用图书馆,中国知网,新闻报刊等现有资源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经过对其梳理分析,了解和掌握与本课题有关的理论。
第2章“双创”时代下大学生面临的机遇
2.1国家大学生就业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2.2社会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
2.3就业市场进一步拓展
2.4高校就业指导机构纷纷建立并逐步完善
2.5毕业生择业观念转变,择业门路扩宽
第3章“双创”时代下大学生面临的挑战
3.1就业市场的矛盾性
3.1.1毕业生规模庞大,人才市场供需失衡
[9]舒宇彤. 我国大学生就业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10]李娜. 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就业素质培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11]樊路放. 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07.
[12]李晓. 大学生就业难的思考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
第4章面对“双创”挑战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4.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4.1.1消除大学生就业制度性障碍
4.1.2加强大学生就业市场建设
4.1.3落实大学生就业相关优惠政策
4.2社会积极促进大学生就业
4.2.1构建公平的用人竞争机制
4.2.2与政府、高校共同打造大学生就业平台
4.3深化高等教育改革
4.3.1提高就业技能培训
(二)进度安排
1、2015年10月20日——2016年03月12日,学生选定指导教师,明确论文选题。查阅资料,起草提纲、撰写学科前沿动态,认真撰写论文开题报告,并进行开题答辩。
2、2016年03月13日——2016年04月9日,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撰写论文初步完成第一稿。
3、2016年04月10日——2016年04月20日,修改第二稿,学生应根据指导教师修改意见,反复修改直至论文定稿。
(二)研究意义:
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重点强调:大学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既要认真扎实学习也要投身创新创业、提高实践能力。国家为推进双创已出台了很多政策,2015年6月11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从9大领域、30个方面明确了96条政策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创新创业环境,大学生就业的余地增加了,在不少领域出现了很多创业创新亮点,新的经济增长点也不断涌现,双创在解决大学生就业困境的作用日趋凸显,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充分就业、人才科学规划与发展的必经之路。总之,新的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下,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尤其需要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及大学生自己的努力。国内外发展状况及研究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