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美英三国药典溶出度、释放度检查方法比较

中美英三国药典溶出度、释放度检查方法比较


S3
12
24个样本( S1 + S2+ S3)的平均溶出量应大于等于Q
缓释制剂
Extended-Release Dosage Forms
步骤
L1
供试量
6
可判定为符合规定的标准
每片(个)的各规定时间测得的释药量应在规定范围内,最后 时间点释药量应不低于规定值 另取6片(个)测试,初复试的12片(个)在各规定时间测得的 平均释药量应在规定范围内,最后时间点平均释药量应不低于 规定值,且在规定时间内不得有释药量超出规定范围10%者,在 最后时间释药量不得有低于规定值10%者 另取12片(个)测试,初复试的24片(个)在各规定时间测得 的平均释药量应在规定范围内,最后时间点平均释药量应不低 于规定值。24片(个)中超出规定范围10%者不得多于2片 (个);最后时间释药量低于规定范围10%者不得多于2片 (个),且在规定时间内不得有释药量超出规定范围20%者,在 最后时间释药量不得有低于规定值20%者
S3
12
另取12片(个)测试,初复试的24片(个)中无低于Q-25%者, 且低于Q-15%者不多于2片(个),其平均溶出量不低于Q
速释制剂取样混合后(pooled sample)进行测定
步骤
S1 S2
供试量
6 6
可判定为符合规定的标准
平均溶出量应不低于Q+10% 12个样本( S1 + S2 )的平均溶出量应大于等于Q+5%
除另有规定,限度Q为75%,Q值是酸中释放量和缓冲液中释放量的总和。
透皮给药系统 Transdermal delivery systems
步骤 L1 供试量 6 可判定为符合规定的标准 每片(个)的各规定时间测得的释药量应在规定范围内
L2
6
另取6片(个)测试,初复试的12片(个)( L1 + L2 )在各 规定时间测得的平均释药量应在规定范围内,且在规定时间内 不得有释药量超出规定范围10%者 另取12片(个)测试,初复试的24片(个)( L1 + L2 + L3 ) 在各规定时间测得的平均释药量应在规定范围内,超出规定范 围10%者不得多于2片(个),且在规定时间内不得有释药量超 出规定范围20%者
2007年版
固体制剂: 篮法 桨法 往复筒法 流通池法 透皮贴剂:桨碟法(disk assembly method) 桨池法(cell method) 旋转筒法(rotating cylinder method)
仪器装置
转篮法
桨板法
BP
USP
沉降篮
ChP 小杯法
BP USP 桨碟法
ChP 桨碟法
中美英三国药典溶出度、释 放度检查方法比较
李忠红 江苏省药品检验所 lizhh402@
历史沿革
• 中国药典
1985年版引入溶出度检查法 三种装置:篮法、桨法、类似于流室法的装置 1990年版 篮法、桨法 1995年版 篮法、桨法、小杯法 2000年版 篮法、桨法、小杯法、桨碟装置(测 定透皮贴剂释放度) 2005年版 同2000年版
• 释放度测定法 第一法 缓释与控释制剂
步骤 1 供试量 6 可判定为符合规定的标准 6片(粒)中,每片(粒)在每个时间点测得的释放量按标示量 计算,均未超出规定范围 6片(粒)中,在每个点测得的释放量,如有1~2片(粒)超出 规定范围,但未超出规定范围的10%,且在每个时间点测得的平 均释放量未超出规定范围 6片(粒)中,在每个点测得的释放量,如有1~2片(粒)超出 规定范围,其中仅有1片(粒)超出规定范围的10%,但未超过规 定范围的20%,且其平均释放量未超出规定范围,应另取6片(粒) 复试;初复试的12片(粒)中,在每个时间点测得的释放量,如 有1~3片(粒)超出规定范围,其中仅有1片(粒)超出规定范 围的10%,但未超出规定范围的20%,且其平均释放量未超出规定 范围
• 英国药典
1973年版规定了地高辛片的溶出度和释放度检查 1988年版引入溶出度检查法,篮法、桨法 1993年版增加流通池法装置,未规定药物释放度 检查法 1998年版增加透皮贴剂的溶出度测定法 (dissolution test for transdermal patches) . . . .
• 美国药典
1970年版(第18版)率先引入溶出度检查法 只设转篮装置,无图例 1975年版(第19版)增加转篮图例(与现在篮法 装置有差异) 1980年版(第20版)增设桨法装置和改造后的崩 解仪两种装置,未给出图例,也无统一 的仪器配件尺寸 1985年版(第21版)规定了与现在溶出度试验所 用篮法、桨法相同的装置,并引入释放 度检查法,对缓释、肠溶制剂的溶出进 行监控
2
6
3
12
第二法 肠溶制剂
酸中释放量
步骤 1 2
供试量 6 6
可判定为符合规定的标准 6片(粒)中,每片(粒)的释放量均不大于 标示量的10% 6片(粒)中,有1~2片(粒)大于10%,但其 平均释放量不大于10%
缓冲液中释放量
步骤 1 2 供试量 6 6 可判定为符合规定的标准 6片(粒)中,每片(粒)的释放量按标示量计算,均不低 于规定限度(Q);除另有规定外,Q应为标示量的70% 6片(粒)中仅有1~2片(粒)低于Q,但不低于Q-10%,且 其平均释放量不低于Q 6片(粒)中如有1~2片(粒)低于Q,其中仅有1片(粒) 低于Q-10%,但不低于Q-20%,且其平均释放量不低于Q时,应另 取6片(粒)复试;初复试的12片(粒)中有1~3片(粒)低于 Q,其中仅有1片(粒)低于Q-10%,但不低于Q-20%,且其平均 释放量不低于Q
• USP七种溶出试验装置中,装置一(篮法)和装置 二(桨法)最为常用,其他五种均为较特殊用途: 1.装置三(往复筒法)和装置七(往复架)方法很 类似,有6排每排7个样品管,每排样品管可放不 同pH值的溶液,模拟缓释剂型在不同pH环境下的 溶出;其中装置七还可通过选配不同的药物支架 用于透皮吸收贴剂的测试。 2.装置四(流通池法)主要用于缓释、难溶剂型的 测试。 3.装置五(桨碟法)和装置六(筒法)专门用于透 皮吸收贴剂的测试。
L3
12
• BP 2007年版
Ph, Eur. method 2.9.3
同USP规定
BP规定 Monographs of the British Pharmacopoeia
· 片剂与胶囊的溶出度测定除另有规定外,使用仪器装置I。 · 除另有规定外,取样时间为45min。 · 6片(个)中每片(个)的溶出量按标示量计算,均应不低于限度(Q), 除另有规定外,Q为标示量的70%。如有1片(个)低于限度,应另取6片 (个)复试,均应符合规定。供试品的取用量如为2片(个)或更多时,计 算每片(个)的溶出量,均不得低于规定限度,不再复试。 · 当胶囊壳干扰测定时,取空胶囊壳用同体积的溶出介质溶解,同法测定 以进行校正。校正值应不得过标示量的25%。
A3
12
延迟释放制剂(肠溶制剂) Delayed-Release Dosage Forms 缓冲液中
步骤 B1 B2 B3 供试量 6 6 12 可判定为符合规定的标准 每片(个)在规定时间测得的释放量按标示量计算,应不低于 Q+5% 另取6片(个)测试,初复试的12片(个)在规定时间测得的平 均释药量应不低于Q值,并不得有低于Q-15%者 另取12片(个)测试;初复试的24片(个)在规定时间测得的 平均释药量应不低于Q值,低于Q-15%者不得多于2片(个),并 不得有低于Q-25%者
1990年版(第22版)增加了测定透皮贴剂的三种装 置桨碟法:(paddle over disk)、筒 法(cylinder)、往复碟法 (reciprocating disk) 1995年版(第23版)仪器增至7种 2000年版(第24版)进一步增加和完善设备 . . . .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007年版(第30版) 7种仪器设备 篮法 basket 桨法 paddle 往复筒法 reciprocating cylinder 流通池(流室)法 flow-through cell 桨碟法 paddle over disk 筒法 cylinder 往复架法 peciprocating holder
3
12
第三法 透皮贴剂
除另有规定外,同第一法
USP 2007年版溶出度结果判断
速释制剂 Immediate-Release Dosage Forms
步骤 供试量 可判定为符合规定的标准
S1
S2
6
6
每片(个)的溶出量按标示量计算,均不低于Q+5%
另取6片(个)测试,初复试的12片(个)中应无低于Q-15%者, 且其平均溶出量不低于Q
L2
6
L3
12
延迟释放制剂(肠溶制剂) Delayed-Release Dosage Forms
酸液中
步骤 A1 A2 供试量 6 6 可判定为符合规定的标准 每片(个)的释放量均应不大于标示量的10% 另取6片(个)测试,初复试的12片(个)平均释放量不得大于 标示量的10%,每片(个)的释放量不得大于标示量的25% 另取12片(个)测试;初复试的24片(个)平均释放量不得大 于标示量的10%,每片(个)的释放量不得大于标示量的25%
BP 桨池法
BP USP 旋转筒法
USP BP 往复筒法
USP BP 流通池法
(一般固体制剂)
BP 流通池法(亲脂性固体制剂)
结果判断
• ChP 2005年版
步骤 供试量 1 2 3 6 6 12
溶出度测定法
可判定为符合规定的标准
6片(粒、袋)中,每片(粒、袋)的溶出量按标示量计算,均不 低于规定限度(Q)。除另有规定外,限度(Q)为标示量的70% 6片(粒、袋)中,如有1~2片(粒、袋)低于Q,但不低于Q-10%, 且其平均溶出量不低于Q 6片(粒、袋)中,如有1~2片(粒、袋)低于Q,且其中只有1片 (粒、袋)低于Q-10%,但不低于Q-20%,且其平均溶出量不低于Q 时,应另取6片(粒、袋)复试;初复试的12片(粒、袋)中有 1~3片(粒、袋)低于Q,其中仅有1片(粒、袋)低于Q-10%,但 不低于Q-20%,且其平均溶出量不低于Q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