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考点梳理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考点梳理

① 一般说来,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②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③ 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受相关商品影响:在替代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 量增加;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在互补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会使另一种 商品的需求减少;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会引起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2) 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考点 2 我国现阶段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 A 第一,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 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家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
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 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重要体现。 考点 10 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 A
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是居民的收入。 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① 一般说来,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与居民消费成正比。——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 ② 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③ 社会总体消费水平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关系,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公平 的措施。 考点 11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C (1) 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具体有从众心理、攀比心理、求实心理等。
共同点
都是投资行为,都可以给投资者带来收益;都有利于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投资注意点:兼顾收益与风险;兼顾多元与重点;兼顾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根据自己的实际经济情况,量力而行。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考点 1 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A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它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在公有制经济中,在
措资金
降低投保人风险
类 活期储蓄和定

期储蓄
国债、金融债 券、企业债券
人身保险、财产保险


不 同 点
者 或 承 办 者
主要是商业银 行
股份有限公司
中央政府、银行 和非银行金融机
构、企业
保险公司
受 益 权
(收益低)支 取本金和利息
取得利息、红利;股票价格上升带来 的差价。(经营好坏决定效益,同时 股票价格波动具有很大不确定性)
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 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考点 2 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的意义 A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让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尊重。这有利于 完善按劳动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考点 3 收入分配公平的要求、意义及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 B
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在经济制度中,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在基本经济制度中,公有制是主体;在市场竞争中,公有制与非公有制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 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考点 3 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的种类 A
考点 4 外汇和汇率 B 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考点 5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C 金钱是什么: 从起源上看,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从本质上看,它是一般等价物; 从职能上看,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 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 正确的金钱观,指导我们通过合乎道德与法律的正当途径挣钱,把钱用到有利于社会、他人、全面发展自己、
(1) 内容:在我国现阶段,存在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 个体经济,由劳动者个人或家庭占有生产资料,从事个体劳动和经营。以个体劳动者自己劳动为基础,劳
动成果直接归劳动者所有和支配。 私营经济,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取得利润为目的。
外资经济,是指外国投资者和港澳台投资者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在我国大陆设立的独资企业以及中外合资 企业、中外合作企业中的外商投资部分。 (2) 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3) 作用:在支撑经济増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考点 4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原因和意义 B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 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原因: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意义: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考点 5 企业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 B 公司经营的直接目的是利润。企业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 ① 指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②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③ 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拓展理解】 (1) 尊重价值规律 (2) 规范市场秩序 (3) 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 考点 6 就业是民生之本 B 为什么: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对整个社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 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在生产。同时,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 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怎么办: 最根本的是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总量。 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 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破除妨碍劳动力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 现自身发展的机会。 劳动者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要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提高自身素质 和职业技能,爱岗敬业;树立创新意识,自主创业。 考点 7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C ① 树立自主择业观。根据个人兴趣、专长和条件,自主选择职业。 ② 树立竞争就业观。通过劳动力市场竞争,实现自主就业。为此要努力学习,提高技能和素质,积极主动地适 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 ③ 树立职业平等观。各种正当的职业,都是社会所必需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④ 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现代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导致就业形式多样化。人们可以更加灵活地选择就业。 考点 8 我国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 A 劳动者权利的内容: ① 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② 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③ 休息、休假的权利 ④ 获得劳动卫生保护的权利 ⑤ 接受职业技能培训 ⑥ 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 ⑦ 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法律规定的其它权利 考点 9 我国的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A ① 存款业务;(基础业务) ② 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 ③ 结算业务。(收取一定的费用)
提示: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家机关的组成部分,不属于商业银行。
考点 10 储蓄存款、股票、债券、商业保险等投资理财方式 B
储蓄、股票、债券和保险几种投资理财方式的异同
储蓄存款
股票
债券
商业保险
性 质

功 能
为国家经济建 设筹集和分配
资金
为企业发展筹措资金
国债:为弥补国 家财政赤字等筹
① 调节产量。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生产者会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产量;某种商品价格 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生产者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
② 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当一些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的价 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要素的使用量;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生产者就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
第一,从众心理。评价:要具体分析,追求科学消费,防止盲目从众。 第二,求异心理。评价:有时可以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但展现个性要考虑社会的认可和代价。为 显示与众不同而过分标新立异,是不值得提倡的。 第三,攀比心理。评价:受攀比心理影响,这种消费心理是不健康的。 第四,求实心理。评价:讲究实惠,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商品,属于理智的消费。 (2) 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 ①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反对超前消费和紧缩消费) ②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避免跟风随大流,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重物质轻精神消费) ③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到期收取约定的 利息和偿还本金
投保人遇到风险时,可 按保险条款,从保险公 司获得相应经济补偿
风 险 性
比较安全,风 险较低
高风险
国债<金融债券 <企业国债
规避风险的投资
偿 还 方 式
按活期、定期 等存款方式,
还本付息
股息和红利、差价。股金不能返还, 只能转售股票
有明确的付息期 限,必须偿还本

保险公司根据合约承担 赔偿保险金责任
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 考点 6 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 B
供不应求,价格上升:当商品的需求增加、供给减少,导致商品短缺时,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 供过于求,价格下降:当商品的需求减少、供给增加,导致商品过剩时,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 考点 7 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B 商品的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两者成正比关系。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两者成正比关系;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 别劳动时间无关。商品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力无关。 考点 8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表现形式 B 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等价交换”并不存在于每个交换过程中,而是从一段较长时间来看,商品的平均价格总的来说与价值基本相 符。 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考点 9 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和生产经营的影响 B (1) 对生活消费的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