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讲 压水堆堆芯

第三讲 压水堆堆芯


的重量通过堆芯下栅格板及吊兰传给压力壳支持。
堆芯的尺寸根据压水堆的功率水平和燃料组件装 载数而定。
大亚湾 900 MW 级压水堆第一个堆芯的布置如上
页图。该堆芯共有157个横截面呈正方形的无盒燃料 组件,其中53个核燃料组件中插有控制棒组件,66个 核燃料组件中装有可燃毒物组件,4个燃料组件中插 有中子源组件,其余34个则都装有阻力塞组件。
准圆柱状核反应区高3.65m,等效直径3.04m。
为了提高堆芯功率密度和充分利用核
燃料,现在大型压水堆堆芯一般都采 用按铀-235富集度不同分区装料及局 部倒料的燃料循环方式。
该堆芯首次装料时,由三种不同富集度的燃料
组件,堆芯四周有52个铀-235富集度为3.1%的 燃料组件组成,内区则混合交错布臵52个富集 度为2.4%和53个富集度为1.8%的燃料组件。
每个导向管都是由上下直径不同的Zr-4合金管组成,上 面大直径起导向作用并和控制棒间保持1mm左右的间隙,
冷却剂可以通过该间隙冷却控制棒。占导向管全长约1/7
的下部小直径段,在紧急停堆控制棒快速下插时,起水力 缓冲作用。
(d)测量导管
测量导管:是一根上下直径相同的Zr-4合
金管,它用和控制棒导管一样的方法固定到 定位格架上。
燃料元件是产生核裂变并释放热量的部件。
它是由燃料芯块、燃料包壳管、压紧弹簧和
上、下端塞组成。燃料芯块在包壳内叠装到
所需要的高度,然后将一个压紧弹簧和三氧
化铝隔热块放在芯块上部,用端塞压紧,再
把端塞焊到包壳端部。
(a) 燃料芯块
芯块是由富集度为2-3%的UO2 粉末(陶瓷型
芯块)冷压成形再烧结成所需密度的圆柱体, 直径为8-9毫米,直径与高度之比为1:1.5。
组件、中子源组件和阻力塞组件等组成。
(二)堆芯布置
堆芯又称活性区,是压水堆的心脏,可控的链式
裂变反应在这里进行,同时它也是个强放射源。
n
235
U

-
236
U
*

-
144

-
Ba

144
89
-
K r 3n
Nd
144
Ba

-
144
La

-
144
Ce

-
Pr
144
89
腐蚀性能。
包壳内装有UO2芯块。上下两端设有氧化铝隔热块,顶部有弹
簧压紧,两端用锆合金端塞封堵,并与包壳管焊接密封在一起。
注意: Zr-4包壳与水相容温度不超过350℃ ,与二氧化铀相容温度在
500℃以下,包壳熔点为1250℃,包壳温度达到830℃后锆与水反应产
生氢气,在运行中应使燃料元件保持在可接受的温度之下。
2、硼浓度调节:调整溶解于冷却剂中硼的浓度来补
偿因燃耗、氙、钐毒素、冷却剂温度改变等引起的比 较缓慢的反应性变化。 (即调节慢反应)
注:在新的堆芯中,还用可燃毒物棒补偿堆芯寿命初期的 剩余反应性。
(四)堆芯组件
1、 核燃料组件
现代压水堆普遍采用了无盒、带棒束型核燃料组件。 组件内的燃料元件棒按正方形排列。常用的有14 14, 15 15,16 16和17 17排列等几种栅格型式。
殖试验反应堆。12月20日,首次核能发电试验,发
电功率100 W,点亮了4只电灯泡。
反应堆在核电站的作用就象是火电站的锅炉,它
是整个核电站的心脏。它以核燃料在其中发生特
殊形式的“燃烧”产生热量,来加热水使之变成蒸汽。
反应堆通常是个圆柱体的压力容器,其中裂变
材料所在部分称为反应堆堆芯。
堆芯结构由核燃料组件、控制棒组件、可燃毒物
次级中子源组件:用于反应堆满功率运行两个月后
燃料包壳的选择
(1)不锈钢:高温强度好; 热中子吸收截面大(a:3.0巴); 快堆用做燃料包壳。 (2)Zr合金:显著改善中子经济性(a;0.22巴~0.24巴) Zr-2 (Sn Zr-4 (Sn Fe Cr Fe Cr Ni ) Ni ) (%) 1.5 0.12 0.1 0.05 (%) 1.5 0.15 0.1 0.0 去掉了镍,抑制吸氢,防止脆化。
(b) 分类
在压水堆中使用了两种类型的中子源组件: 中子源组件:产生新堆初次启动时,用于指示
的中子。常用Po-Be源,Po放出 粒子打击Be核
4 Be 6 C n
9 12
近年来锎-252被广泛使用。
大亚湾核电厂首次装料有2个初级中子源棒组 件,每个组件所含的24根棒中,有1根初级中子源 棒,1根次级中子源棒,16根可燃毒物棒和6个阻力 塞。
换料时将外区的燃料组件向内区倒换,富集度为
3.2%的新燃料组件则加在外区。这样可以展平堆 芯功率,并可获得较高的燃耗深度,提高燃料的 利用率。(通常每年进行一次换料,每次换料更换
1/3 燃料组件)

(三)堆芯的反应性控制
可用以下两个方法:
1、控制棒调节:依靠棒束型控制棒组件的提升或插
入,来实现电厂启动、停闭、负荷改变等情况下比较 快速的反应性变化。(即调节快反应)
(b) 结构
可燃毒物组件的毒物棒悬挂在一块方形
的连接板上,按核设计要求插入选定的核 燃料组件的控制棒导向管内。
毒物棒用不锈钢为包壳,硼硅酸盐玻璃
管(成分为B2O3+SiO2)为芯体。
4、中子源组件
(a) 作用 在反应堆初始运行之前和长期停堆之后,堆芯
中子可能太少。为了缩短反应堆启动时间和确 保启动安全,反应堆中采用中子源组件点火。
导向管和1根堆内测量导管,共计289个栅元格。
测量导管位于组件中央位臵,为插入堆芯内测量中子
通量的探测器导向并提供了一个通道。
控制棒导向管为插入控制棒组件或中子源组件或可燃
毒物组件或阻力塞组件提供了通道。
从结构上看,
核燃料组件是由 燃料元件棒和组 件的“骨架结构” 两部分组成。
(1) 燃料元件棒
(c) 芯块和包壳间的间隙
芯块和包壳间留有足够的轴向空腔和径向间隙
(0.64mm),其作用有两个:一是补偿包壳和芯 块不同的热膨胀;二是容纳从芯块中放出的裂变 气体。
(d) 上、下端塞
燃料元件棒上、下端塞的作用是用来把燃料
芯块封装在包壳内并起吊耳和支撑作用。
(e) 上端塞上的进气孔
用于制造时往包壳内充氮加压至3.1MPa,用
o主要缺点:热导率低,以致燃料的中心温度高达
2000℃左右,中心与表面温差达1000℃以上。因此, 燃料芯块的热应力很大,特别是在堆内燃烧到后期, 核燃料过分膨胀会挤压包壳管。
(b) 包壳
作用:防止裂变产物沾污回路水并防止核燃料与冷却剂相接触。
直径为9-10毫米,壁厚0.5-0.7毫米)。
目前压水堆燃料元件包壳几乎都是Zr-4合金冷拉而成(长3-4米, Zr-4合金的中子吸收截面小,在高温下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抗
(大亚湾采用直径8.192mm,高度13.5mm)
每一片芯块的两面呈浅碟形,以减小燃料芯
块因热膨胀和辐照肿胀引起的变形。
一根燃料棒内装有275个燃料芯块。
UO2陶瓷型芯块:
o主要优点:熔点高(--2800℃),具有良好的中子
辐照稳定性和高温下的化学稳定性,与包壳不发生 化学反应,即使包壳破裂与冷却剂(水)也不太会 发生化学反应。
体构成燃料组件“骨架”,以支撑 燃
料元件棒并保持燃料元件棒之间的
间距。使264根细长的燃料元件棒形
成一个整体,承受整个组件的重量 和控制棒下落时的冲击力,并保证
控制棒运动的通畅。
(a) 定位格架
是夹持燃料元件棒,确保燃料元件径向定位以及加强
元件棒刚性的一种弹性构件。
17 17型燃料组件定位格架是一种有许多上面带有弹
Kr
89
Rb
236
89
Sr
89
Y

n
235
U

-
U
*

-
140

-
Xe

140
94
-
Sr 2n
Ce
140
Xe

-
140
Cs

-
140
Ba
La
140
94
Sr
94
Y
94
Zr
现代压水堆的堆芯是由上百个横截面呈正方 形的无盒燃料组件构成,燃料组件按一定间距垂 直坐放在堆芯下栅格板上(板上有能定位和定向 的对中销),使组成的堆芯近似于圆柱状,堆芯
控制棒:将80%Ag-15%In-5%Cd合金制成的芯块装入
不锈钢包壳管中,芯体和包壳之间有径向和轴向间隙,并 在轴向加上压紧弹簧,然后两端再焊上端塞密封。
(b) 分类
从运行要求上可把控制棒组件分成三类:控
制组、停堆组和短棒组。
o 控制组:在反应堆运行时可以插入或抽出,用以
补偿各种反应性变化,并可提供停堆能力,以实现 事故保护停堆。
来改善间隙的传热性能和降低包壳管内外压差, 以免包壳被外压压塌。(预充压技术)
(f) 压紧弹簧
限制燃料元件的运输和操作过程中,芯块的
轴向串动。
(2)核燃料组件的“骨架”结构
在一个燃料组件的全长上,有6-8个
弹性定位格架。组装时,由24根控
制棒导向管,1根测量仪表套管把弹 性定位格架与上、下管座连接成一
第三讲 一回路主系统

(一)压水堆本体概述
压水堆的本体由压力容器(包括压力容 器筒体及顶盖)、下部堆内构件、反应堆堆 芯、上部堆内构件、控制棒组件及其驱动机 构等组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