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壤污染与土壤生态系统恢复

土壤污染与土壤生态系统恢复

有害气体
表 市区与郊区气候特征比较
与郊区比较
要素
多10倍
年平均
多5~20倍
气温
冬季 最低气温
辐射
地面总辐射
冬季 紫外辐射
夏季 紫外辐射
日照时数
少0~20% 少30% 少5%
少5~10%
相对湿 度
夏季最高气温 年平均 冬季 夏季
四、 土壤污染与土壤生态系统恢复
(一)土壤环境污染
1、土壤环境污染
是指由于过量的有毒有害物质通过一定途径进人土壤,使土壤 的环境质量下降,土壤的结构和功能遭到破坏,并直接地或间接地 危害人类生存和健康的现象。
2、土壤污染的特点
(1)隐蔽性和潜伏性
比较隐蔽, 往往不容易立即发现,通常是通过地下水受到 污染、农产品产量质量下降,以及人体健康状况恶化等方式显 现出来。
4、建立土壤环境质量检测网络系统
加强土壤环境质量的调查、监测与预控。
(三)土壤生物修复
1、土壤中微生物的分布
水平分布取决于碳源; 垂直分布与紫外线、营养、水、温度等有关;
0-5cm; 5-20cm; 耕作层20cm以下 根据对氧的需求,中温好氧和兼性厌氧菌为多;以生化 功能分有氨化细菌、硝化菌、反硝化菌、硫细菌、铁细菌 、纤维素分解菌等。 “土著”菌群:节细菌属和诺卡氏菌属不受土壤中动、 植物残体数量的影响,相对稳定的存在于土壤中。
2、土壤生物修复
生物修复:耗资省、处理效果好 土壤生物修复:利用土壤中天然的微生物资源或人为
投加目的菌株,甚至用构建的特异降解功能菌投加到各 污染土壤中,将滞留的污染物快速降解和转化,使土壤 恢复其天然功能。
3、土壤生物修复
土壤修复的工作步骤:
➢调查污染地的本底资料; ➢制定治理方案,进行适当的可行性试验; ➢技术实施。
(2)不可逆性和长期性
土壤一旦被污染,不像大气和水体那样容易流动和 被稀释,土壤污染很难恢复。
3、土壤污染源
(1)天然源: 富含有某元素的矿床,由于矿物自然分解或风 化, 使附近土壤中该元素的含量超标。火山喷发的岩浆和降落 的火山灰也会不同程度地污染土壤。 (2)人为源: 化肥和农药的过量使用;污水灌溉农田;农用薄膜
生物修复的关键因素:
➢微生物种 ➢微生物营养:C、N、P比例 ➢溶解氧 ➢微生物的环境因子:水、pH和温度
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
对石油污染的土壤生物修复前后对比
第三节 城市生态环境
13
一、城市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是自然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复合体。
城市是城市居民与其周围环境相互作 用形成的网络,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活 动集中的场所,是人类在改造和适应 自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特殊空间地 域综合体。
2025 3710 2860 2370 2580 2070 2060 2000 2010 2090 1810
三、城市环境的特点
1 人口密集型居住
20
人口最密 集的十大 城市?
No. 1孟买,印度,密度: 29650人/每平方公里; No. 2加尔各答,印度,密 度:23900人/每平方公 里; No. 3卡拉奇,巴基斯坦, 密度:18900人/每平方 公里 No. 5深圳,中国,密度: 17150人/每平方公里 No. 10上海,中国,密度 :13400人/每平方公里
2 人口密集型活动
我国一些城市产业多属于产业劳动密集型,通过调整 产业结构、产业升级来达到转移人口的目的,势在必行。
3 生活资料依赖运输
4 日用品依赖商店供应
5 水集中供应(管网式)
6 能源集中供应
7 垃圾集中清运
8 路面以硬化地面为主 9 建筑以水泥材料为主
27
10 动植物种类和数量少
残留; 工矿企业的废渣排放、城市垃圾的 堆放和填埋;大气和 水体中的污染物通过迁移、转化, 进入土壤。
电子垃圾的污染
建筑垃圾的污染
工业废弃物的污染
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造成的污染
燃油管道泄漏造成的污染 含重金属的工业废水污染土壤
大气粉尘污染
农用薄膜污染土壤
(二)土壤污染防治
1、控制和消除工业“三废”的排放
28
四、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城市化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城市中生产、生活活动释放出大量废热以及有害气体和 气溶胶颗粒物。
建筑物和不透水的路面蒸发量、蒸腾量小,城市湿度 较小,日振幅比郊区大,白天城区绝对湿度比郊区低,形 成“干岛”,夜间绝对湿度比郊区大,形成“湿岛”。
29
大气污 染物
要素 粉尘
对于必须排放的“三废”, 应在工厂内进行回收处理,变废为 宝;
对于还不能综合利用的“三废”, 应进行净化处理,使之达到 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对于重金属污染物, 原则上不准排放; 城市垃圾要经过严格机械分选和高温堆腐后方可施用。
2、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
要防止化学氮肥和磷肥污染.应控制化肥的使用,研究和确定出适 宜用量和最佳施用方法,以减少化肥在土壤中的累积量,防止进一 步污染地下水、江河和湖泊环境。
世界城市率分布图
世界人口最多的十大城市?
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城市 日 本 , 印度, 巴西, 印度, 墨 西 美国, 中 国 , 印度, 孟 加 巴 基
东京 新 德 圣 保 孟买 哥城 纽约 上海 加 尔 拉国, 斯坦,
里罗
各答 达卡 卡 拉

2010 3670 2220 2030 2000 1950 1940 1660 1560 1460 1310
要防止化学农药污染. 应尽快研究筛选高效、低毒、安全、无公 害农药, 以取代剧毒有害化学农药。
积极推广应用生物防治措施,大力发展生物高效农药。 进一步加强对残留农药的微生物降解菌剂的研究工作,使农药残
留量降至国标以下。
3、增加土壤环境容量, 提高土壤净化能力
通过增施有机肥料及黏粒, 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改良砂性 土壤等方法,可以增加或改善土壤胶体的性质,增加土壤对毒性 物质的吸附能力和吸附量, 从而增加土壤的环境容量,提高土壤 的净化能力。
14
二、城市化的发展
引起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因素为超城市化和超工业化。
什么是 超城市化 呢?
大城市人口急剧增加,超过了 城市设施、区域资源和环境的 负荷能力,从而带来就业困难 、住房拥挤、交通阻塞、环境 污染、治安恶化等一系列社会 问题和环境问题,这种现象称 为“超城市化”。
世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