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如何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浅谈如何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摘要:本文通过教师充分备课和学生预习相结合,课堂教学中多方法并举等,从课堂教学活动的几个组成部分,分析阐述了如何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化学课堂备课预习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9-0149-02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中最基本的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学生获得知识及提高能力的主要渠道。

怎样上好化学课呢?什么样的化学课才称得上好?通过平时教学实践与反思,笔者认为以下做法可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 教师充分备课和学生预习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课前准备:认真钻研课标和教材,提高教师备课的有效性。

课前教师首先通读本单元、本节课教材内容,把握和正确解读课标要求。

然后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对教材进行整合。

1.1引导学生学会预习
1.1.1划出重要的概念、定律
化学中出现的概念、定律很多。

其中难懂或易混淆的词、句、要逐字逐句推敲,反复阅读理解。

如“质量守恒定律”中,关键词就是“参加”二字,忽略这两字,对于质量守恒就不能正确把握。

学生只有通过反复阅读分析,才能对化学概念、规律、定律等达到较高
的认知层次。

1.1.2记下疑点难点
预习时,对于不能理解的内容,要求学生在书上作个记号,以便在听课时,注意老师对该问题的解释和分析,达到最佳的听课效果。

1.1.3依内容假想相关问题,作成预习笔记
预习时,可边看边尝试把书上的主要内容归纳成一个个问题,记在笔记本上或书上相关文字的空白处。

这个要求对于学生来说有点难度,但只要教师能做出示范并且一直坚持下去,相信学生一定能做到。

1.2扎实落实、精心备课
备课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备课组的集体智慧,集中优势、亮点,因材施教。

主要研究学生的需要,可以做到有的放矢,省时高效。

备课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板书、备教具等。

备课时,要确定一节课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找出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化学知识和能力的状况,并据此确定教学方法。

备课越充分、教案设计得越详细、越科学合理,课堂教学效率就会越高。

教师的充分备课和学生的充分预习相结合,课堂上就会减少“损耗”,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 课堂教学中多方并举,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2.1用良好的教学艺术吸引学生、用新颖的教学方法稳定学习兴趣2.1.1巧设情境、恰当引入
一个好的引入能换来整节课的学习热情和较为集中的注意力,远胜
过老师的不断提醒。

如在讲《芳香烃——苯》时,可以用化学史趣闻来引入。

化学家凯库勒梦见“蛇咬尾巴”发现了苯环结构式的科学想象方法,使学生们对“苯”的学习充满向往。

化学学科的科学术语、专用名词往往给人一种枯燥乏味,听起来无精打采、昏昏欲睡。

使用具体形象词语,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如讲到环境保护时,由感而发“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小桥流水人家”。

一幅幅多么诱人的自然美景!然而,我们的地球正遭受着灾难——大气污染加剧、水污染严重、酸雨、赤潮、温室效应、洪涝灾害、暴风雪、水土流失等等,生存环境日益恶化,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

2.1.2巧借辅助、有效授课
实验教学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等,迅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如可采取“实验→观察→分析”的方法授课,根据教材的重难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有效地开展探究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科学探究的氛围,让学生在实验中思考、合作、交流、总结,体验化学学习的乐趣。

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将抽象、生涩、陌生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一些在普通条件下难以实现、观察到的过程形象化地显示出来;增大信息量,有效扩展课时容量,提高教学效率;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巩固教学内容,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喜悦,寓学于乐。

2.1.3新颖有趣、多样教法
虽然化学实验生动有趣,但化学原理和计算却显得枯燥乏味。

为了巩固化学实验培养起来的学习兴趣,采用新颖有趣的教法,不但能引起学生的兴奋感和愉快感,而且在这种气氛下学生能牢固地掌握知识。

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可以采取如自学辅导法、质疑答疑法、对比论证法、边讲边实验法、对抗赛法、听题判断法和化学游戏法等多种启发式教学方法,这些方法都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以对抗赛法为例,每章结束或临近期中期末考试复习,都可以用此法,使枯燥乏味的复习变得生动活泼。

2.1.4巧看状况、适时反馈
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若不从学生实际出发,即使教学方法设计得很完美,也还是无效的教学。

因此,教师要做到“时时刻刻”眼中有学生,按学生的需要,有针对性的降低难度,可以通过设计课堂练习的方式,也可以把大的问题“肢解化”进行教学。

在上课时,要始终和学生有亲切的眼光交流,关注学生听课的状态、互动情况,如果发现我们实施的教学和学生的现状出现不和谐时,就要及时考虑为什么会如此,问题出在哪里,然后允许学生质疑,按学生的需要做出及时的调整。

2.2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提问、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学生能提出问题,证明他认真思考过,应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为此,课堂上可故意说错话、做错题,让学生发现,从而提出疑问。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可有意识地让学生总结。

如总结一个问题;
总结一堂课的内容;总结一次讨论的结果;总结一次辩论的正、反意见等。

总结完后,让学生提出自己发现的更深层次的问题,进一步延伸,拓展思维。

每一节课留下一些时间,让学生回忆本节所学的内容,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感到疑惑的问题。

不管学生的问题多么幼稚、离奇,都不讥笑他们,而是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并及时鼓励他们。

时间长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也就实现了。

学习者要真正获得知识,主要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得到的。

它强调学习者能够通过自主学习或者合作学习获得知识。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高度参与教学的过程,尽量多给学生思维和实践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应精心筛选,设计思维较广阔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增强问题的开放性,从而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思维得到相应的启发和训练。

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3提高学生作业的实效性、及时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化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最有效的手段,它既能巩固课本上的知识点,又能培养学生利用课本上的知识点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业要考虑全体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知识层次,避免一刀切,由简到难,循序渐进适度提升,最后留一、二道选做题,满足中上学生的能力要求.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程度的作业,才能达到实效。

要根据教学内容、进度,从课本和练习册中,把作业题精选出来,
或根据需要有针对性地自行设计作业题,使学生通过做这些作业题得到所期望的发展和检测,练得恰到好处。

总之,为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需要熟练把握教学各个环节,还要有先进的思想理念,科学的研究方法,严谨的科学态度,更要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和相关素质。

为适应时代和学生发展需要,我们每位化学教师都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改变教育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z].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6.
[2]巨瑛梅刘旭东主编.当代国外理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8.
[3]唐建华.关于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思考之一[j].北京教研,2006.3.
[4]鲍继才.让古典诗词为化学教学服务[j].化学教育,2008.1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