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穿越时空的对话

穿越时空的对话

标题:穿越时空的对话
副标题:浅谈中国古代文学对我创作的影响
前提文案:在高度物质化的生活及创作环境中。

吾已渐遗忘了“临春风,心浩荡;望秋云,尘飞扬”的生活意境。

吾也逐步遗失了前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画之所得。

如此浮躁的现状在,使吾不得不在沉淀了五千年的我国古代文化中探寻我绘画创作的源头及意义。

提纲:
一文案中提到的我国古代文化是指什么。

结合中国文化大体脉络,简述从先秦文学(《诗经》,诸子百家等)到建安文学再到唐诗,宋词,元曲等最后至清小说(《红楼梦》等的文学种类和各自风采。

二从以上的文学种类中选出代表,各个分析。

体现出这些文学与绘画之间的关系。

(1)先秦;《诗经》,《庄子》中的诗篇以及他们与《画论》相结合的内容。

(2) 建安文学;曹植《画赞序》。

(3)杜甫,苏轼,郑板桥等人的文学创作及相关画论。

(4)自行小结出他们文学与绘画的关系。

(可结合儒,释,道三家相互融合与影响的文化与艺术氛围。


三从他们文学与绘画的关系中引出我的绘画创作意义。

1,我的创作题材来源于文学。

诗,词,曲,赋等。

举例:苏轼《水调歌头》“十年生死两茫茫······”。

辛弃疾《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卿发少年狂······”。

从他们的词中找出画意。

2,我的绘画语言中的线的形式感的运用。

来自,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从“荷”中找出我用线的形式感。

3,文学激发了我什么样的创作情感和意义。

(1)创作情感:朴实,真挚,浪漫,哀伤等等。

(2)创作意义:能在这浮躁,激进的社会气息中沉淀下来。

自我反省,通过中国古代文学挖掘出人情感的真实性和营造出符合我绘画题材的绘画创作的画面氛围。

画面气氛通过绘画这一表现形式再以视觉传达给观画者。

四总体小结收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