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专业一年级推荐阅读书目
对于大一法科学生来说,人文启蒙及法学启蒙尤为重要,要转变其“学法学
即学法条”的成见,激发其探索法律真理的热情,为未来三年的更深入的专业学
习打好基础。
大多数法学经典名著都比较晦涩,不太适合大一的学生阅读,太深
奥的著作会使他们畏难而退;所以,推荐的书目既要是好书,又必须有较强的可
读性。
出于以上的考虑,列出以下的书目:
一、哲学类:
重点推荐:(美) 威尔·杜兰特:《哲学简史》(The Story of Philosophy,
又译《哲学的故事》)
一本最好的哲学入门书;一本充满热情和智慧的哲学普及读本。
終其一生,杜兰
特都热情地致力于将哲学从学术的象牙塔中解放出来,让它进入更多普通人的生活。
他告诉我们,哲学不只是晦涩难懂的形而上学,哲学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
学习法律专业不可不读哲学。
法学是经世致用之学,也是功利之学,容易舍本逐
末而急功近利。
哲学是法学的根基,读点哲学书,不仅是为了夯实法学的根基,培养自己的人文底蕴,同时可以帮助我们克服浮躁,回归内在的生活。
因为“哲
学引导我们首先去寻求心灵的财富,其余的东西或者会自动到来,或者并无需求。
” (威尔·杜兰特:《哲学简史》)
二、社会学类:
重点推荐:1、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
一本对于中国人来说通俗易懂小册子,作为了解中国社会的经典之作,其高度至
今仍无人企及。
今天我们离费先生写作此书的年代已经相去六七十年,但费先生
于书中所做的对中国现状的分析对今天的中国仍然是那样的切中肯綮。
读后对中
国社会的很多问题有幡然顿悟的感觉。
法律与社会密切关联,法学必须面向中国
社会的现实。
此书法科学生不可不读。
2、林语堂:《中国人》(My Country and My People),又名《吾国与吾民》,
著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是林语堂在西方文坛的成名作与代表作。
该书将中国人
的性格、心灵、理想、生活、政治、社会、艺术剖释得非常美妙,并与西方人的性格、理想、生活等作了相应的广泛深入的比较。
如果说前书是从宏观角度来解读中国社会,本书则侧重于微观的解剖。
不了解中国人,则不了解中国法学。
三、政治学类
1、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第10、51篇。
此两篇集中论述了贯穿美国政府的两个基点是联邦主义,即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的分权以及在联邦政府内部的立法、行政、和司法的“三权分立”。
第10篇奠定了美国的利益集团自由主义和联邦制的理论基础;第51篇论证了三权分立的必要性及其内在限制,并指出保障分权机制运行的手段。
不算太难读的经典名著。
2、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学有余力的同学还可阅读此书,了解美国的民主、自由、平等是如何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体现的。
3、刘瑜:《民主的细节》。
作者过去几年给一些期刊报纸写的专栏文章结集,其中主要是给《南方人物周刊》的文章。
全书中以讲故事的形式,把“美国的民主”这样一个概念性的东西拆解成点点滴滴的事件、政策和人物去描述。
4、奥威尔:《动物庄园》(《动物农场》)。
一部政治寓言体小说,故事描述了一场“动物主义”革命的酝酿、兴起和最终蜕变。
四、法治启蒙读物
1、林达著:《历史深处的忧虑:近距离看美国之一》。
该书通过几个著名的案例,生动地诠释了美国宪法的前十条修正案。
作者告诉我们,为什么每个普通人的个人自由,竟可以是一个大国的立国之本。
林达的书很生动,阅读轻松。
有时间还可阅读近距离看美国系列的其他几本:《总统是靠不住的———近距离看美国之二》,《我也有一个梦想———近距离看美国之三》,《如彗星划过夜空———近距离看美国之四》。
2、刘星:《西窗法雨》。
法学随笔有很多,对该书情有独钟与我自己的求学经历有关。
我的本科四年,有两年是在对专业的绝望中度过的,是这本书给我开启了一扇窗。
它以亲切家常、
平和幽默的手法漫谈西方法律文化,它告诉我法律并非仅仅是枯燥的条文,法条背后有着更广阔的法律真理。
3、余定宇:《寻找法律的印迹-从古埃及到美利坚》。
一位非法律专业人士写的法学入门书。
视野开阔,笔调清新,通俗易懂,可读性强。
从古埃及到美利坚,人类先贤们的法律思想,如恒久不灭的灯塔,以公平正义之光,引导我们去寻找法律的印迹。
其他法学随笔:推荐贺卫方的《法边馀墨》和强世功的《法律人的城邦》
4、李龙主编:《西方法学经典命题》,该书把博大精深的西方法律思想浓缩为一篇篇短小精悍的命题,创意不错,但文章实为李龙学生所写,有材料堆砌之嫌。
该书不能放在好书的行列,不过对于大一学生来说,仍有一定的可读性和知识性。
5、[美]赞恩:《法律的故事》。
法律是人类历史的微缩,它与我们同在,从摇篮到坟墓。
《法律的故事》揭示了人类在法律领域里漫长而艰苦的探索。
人们用流血的双脚在充满荆棘的道路上一步一步由被奴役走向自由。
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山间小溪一样流畅的笔调,将这一题材阐述得扣人心弦,让人爱不释手,使《法律的故事》成为当今法学界和文学界的真正经典。
五、宪法学类
1、任东来《美国宪政历程——影响美国的25个司法大案》,通过联邦最高法院在过去两百余年25个重大案件的审判的再现,向读者展示了一部形象的美国宪法史。
2、萧翰:《法槌十七声:西方名案沉思录》。
本书是对人类史十七个重要案件的叙述与思考。
很难将本书归入哪一类,但里面有不少是对一些著名宪政案例的解读,因此暂归入宪法学类。
本书并非对案例的一般解读,它体现作者渊博的知识、智慧的思考和深沉的人文关怀。
3、易中天《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关心中国法治进程的人,无不对美国宪法心怀敬意。
美国宪法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竟是在二百多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创造出来,实在令人惊叹不已。
美国宪法诞生的历史告诉我们,
宪法制度是从斗争、谈判和妥协中产生的,不是某个权力机构强加的,否则将难以维持和实施。
易中天确实是讲故事的高手,该书读起来生动,引人入胜。
4、王磊《选择宪法》,实际上是宪法案例书。
以我国最具影响力的齐玉苓案件、孙志刚案件等典型案例,探讨了受教育权、平等权、言论自由、人身自由等宪法性权利的司法保护问题。
祝同学们阅读愉快!
林珣
2014/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