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型壳

型壳


• 三、胶体结构
• 5
• 胶凝过程是胶粒合并的过程 胶粒合并: 动力——分子运动、颗粒碰撞合并 —— 阻力——胶粒都带负电,同电相斥
• 四、影响胶凝的因素 • 1.电介质
• 2.PH值 • 3.浓度 • 4.温度
• 制壳过程可利用上列四个影响胶凝的因素 来加速胶凝制壳过程进行。
§3 硅溶胶及其型壳
• 过渡层用耐火材料: • 要求高时——面层耐火材料 • 要求不高时——背层耐火材料
• 3.配方
粘度
32±1
19±1
13±1
• 4.配制
• 加料顺序(混均匀) 搅拌 • 硅溶胶——润湿剂——慢慢加入耐火材 料——加入消泡剂 • 混制时间: • 面层 全部新料 24h • 部分新料 12h • 背层 全部新料10h • 部分新料5h
五、刚玉 1.熔点:2030-2050 ℃ 2.中性 3.热膨胀系数较小8.5 ×10-6/ ℃ 是一种优质的耐火材料 应用:高精度的高合金钢、镁合金的面层
• 六、高岭土 • 1.高岭土生料Al2O3·2SiO2·2H2O (1)耐火度1700-1790℃ (2)弱酸性 (3)较大的热膨胀系数,有相变和化 学反应
• • • • • •
热物理性质 (1)比热-型壳材料本身的物理性质。 (2)导热性 (3)蓄热特性 (4)热膨胀性 型壳的热膨胀性主要取决于耐火材料的化 学-矿物组成。
§1耐火材料
• 耐火粉、砂是组成型壳的主体,重量占型 壳重的90%以上。 • 型壳面层直接与金属液接触,直接影响型 壳的表面质量。 • 型壳背层不与金属液接触,它影响型壳强 度、铸件尺寸精度。
• 5.涂料性能控制(剪切)
流杯粘度
• • • •
涂料种类 流杯粘度 面层涂料 32±1s 过渡层涂料 19±1s 背层涂料 13±1s
6.硅溶胶型壳制壳工艺 (1)熔模除油脱脂 用乙醇擦洗或用肥皂水洗后用清水冲洗。 (2)制壳原理与工艺 硅溶胶型壳采用干燥硬化而使硅溶胶胶凝, 即让型壳干燥,水分蒸发,使硅溶胶浓度 增加,达到胶凝临界浓度时,硅溶胶则胶 凝。 • (3)上涂料 • 及涂料的浸涂是制壳的关键工序之一。
• Z-Cast1是经二次重熔的以钙为稳定剂的氧化锆 粉,用于钛合金精铸型壳面层涂料。 • Z-Cast2是经过二次重熔的以镁为稳定剂的氧化 锆粉,主要与碳酸锆铵粘结剂配合使用作钛合金 精铸型壳面层涂料。 • Z-Cast3是一种高纯度的电熔煅烧氧化锆粉,可 与所有的粘结剂配合使用。 • Z-Cast4为高纯度的电熔氧化钇粉,常用于要求 型壳和金属间界面化学反应活性最小时。
• 干燥时间也与气温、空气湿度和制壳场地 的通风条件等因素有关。 • 快速硬化工艺 固体氯化铵硬化工艺 • 缩短硬化和干燥的时间的关键是提高型壳 的渗透硬化速度。采用的方法主要有高温 高浓度硬化工艺和应用表面活性剂。
• 脱蜡 • 热水法 • 优点:不会使型壳胀裂;热水脱蜡可溶解部分 NaCl和Na2O,在水中加入NH4Cl、HCl或 H3BO3等物质,有补充硬化的作用; • 速度快,蜡料回收率高,设备简单。 • 缺点是只适用于低熔点蜡料;模料易皂化;易使 砂粒进入型壳。 • 热水温度控制在90-95℃,时间一般在15-25分 钟。
• • • • • •
一、耐火材料的基本要求 1.有足够的耐火度 2.好的热化学稳定性 3.均匀且不大的热膨胀性 4.合适的粒度 5.价廉、无毒
• 二、铝硅系耐火材料
• • • • • • •
二、石英 1.熔化温度1713℃ 2.酸性,化学温度性差 3.大而不均匀的热膨胀系数12.5×10-6/ ℃ 不是一种优良的耐火材料 应用: 适用于精度要求不高的碳钢、有色金属件。
酯中的乙氧基逐步被水中的羟基所取代,而取代 产物又不断缩聚的过程。
当加入少量水进行水解时,单乙酯被水解-缩聚 成有机硅聚合物,然后在型壳干燥硬化时,有机 硅聚合物由线性变为网状结构,再有机转变为无 机硅聚合物。这个过程实质上就是硅酸乙酯水解 液连续不断地水解-缩聚的过程
• • • •
水:参与水解反应的主要物质之一 乙醇:溶剂 盐酸:催化剂0.2%-0.35% 醋酸:使型壳干燥时逐步脱水,防止开裂, 提高型壳强度。 • 硫酸:中和耐火材料中氧化铁、氧化钙等 杂质。 • 硼酸:提高型壳塑性,防止焙烧与浇注时 产生裂纹。
• 蒸汽法
• 型壳的焙烧 • 焙烧的目的: 去除型壳的挥发物,减少型壳的发气性, 提高透气性; • 可降低残留Na2O的含量并进行某些有利于 提高高温强度的物理化学反应; • 可使型壳在工艺要求的温度下浇注。
• 焙烧方法和工艺 • 型壳焙烧方法有填砂装箱法和不填砂法两 种。 • 焙烧炉可用箱式或隧道式电炉、煤气炉和 油炉等。 • 水玻璃型壳的焙烧温度较低,最好不超过 900℃,硅酸乙酯水解液型壳和硅溶胶型壳 的焙烧温度较高,可达1050℃。
氨干箱 1-氨气瓶;2-浮子流量计;3-闸板; 4-模组搁架
§6 水玻璃型壳 二、水玻璃型壳
• 水玻璃
• 水玻璃多种硅酸钠以一定比例相混合的体系。 Na2O.m SiO2 .nH2O
• 硬化原理 • Na2O.mSiO2+nH2O+2NH4Cl • 2NaCl +mSiO2. (n-1)H2O+H2O+2NH3
• 一、硅溶胶制备 • 1.离子交换法 • 2.溶解法
• 二、熔模铸造用硅溶胶
• 三、硅溶胶的结构及物化参数 • 1.硅溶胶的结构
• 2.硅溶胶的物化参数
• 3
• 4
• • • • • •
四、硅溶胶涂料 1.种类 分三种涂料: 面层 背层 过渡层
• 2.组成 面层: 由耐火材料、粘结剂、润湿剂、消泡剂等组成 背层: 由耐火材料、粘结剂组成 过渡层: 由耐火材料、粘结剂组成
• 七、铝矾土 • Al2O3≥48%的铝硅系耐火材料。 由高岭土和水铝石组成
• 生料加入时会有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不 是好的制壳耐火材料,一般不用。 目前使用时铝矾土孰料 1.耐火度1800 ℃ 2.弱酸性 3.热膨胀系数较小6-8 ×10-6/ ℃
化学和矿物组成变化范围大, 不是一种很好的制壳耐火材料。 我国背层制壳材料
• 四、石英玻璃 •1.熔点1713℃ •用优质硅砂在碳极电阻炉或电弧炉中熔融, •冷却后制成的,为一种非晶型二氧化硅熔体。 •2. •2.酸性 •3.热膨胀系数小 0.5×10-6/ ℃ •是一种优良的耐火材料 应用:
1.用在高精度碳钢、低合金钢、铝合 金的面层 2.陶瓷型芯的基体材料。
• • • • • •
八、锆英(石) ZrO2·SiO2或ZrSiO4
• • • • •
1.耐火度>2000 ℃ 2.弱酸性 3.热膨胀系数较小 4.6 ×10-6/ ℃ 是一种优质的制壳耐火材料 应用:高精度的除高合金钢外的其他合金 件、型壳面层
• • • •
九、钛合金熔模铸造用耐火材料 人造石墨 浇注时温度不宜太高,为400℃左右。 熔模铸造中用热解碳陶瓷型壳,适用于小 型钛合金件。 • 钨粉 • 用钨粉涂料作面层的熔模铸造型壳有好的 热稳定性。型壳重量大、成本高,易使铸 件产生冷隔。
• 氧化物陶瓷材料 • 与钛合金反应能力较弱的氧化物陶瓷材料有CaO、 ZrO2、Y2O3和ThO2。 • CaO吸湿性强, ThO2与钛反应最弱,但有放射 性。 • Y2O3对钛稳定性最强的稀土氧化物,价格昂贵。 • 钛合金熔模铸造中用得较多的是ZrO2,高温有同 质异晶转变,需用CaO、 Y2O3稳定化处理。
§4硅酸乙酯型壳 • 粘结剂:硅酸乙酯水解液 • 概念:硅酸乙酯水解液-硅酸乙酯水解后的 液体 • 通式:(C2H5O)2n+2SinOn-1 n称为聚合 度 • 我国只有硅酸乙酯32和硅酸乙酯40供应, 国外还有硅酸乙酯50。
• 酸乙酯水解及其工艺 • 概念:硅酸乙酯水解-所谓水解反应是硅酸乙
型壳干燥过程示意图 a-含有很多水;b-正在干燥、尚未干透; c-已干透。
• 提高温度可显著提高溶剂的挥发; • 控制相对湿度可以有效提高干燥速度;加 速空气流动可以降低空气中溶剂的分压, 从而可明显加速干燥速度。
空气速度、温度对干燥速度的影响
• 综合考虑以上各工艺因素,应使型壳在可控温度、 湿度和风速的渠道或干燥室中干燥,并使模组在 渠道中移动的同时加以旋转,保证均匀干燥。 • 影响型壳干燥的其它因素 • 除了工艺因素以外,型壳耐火材料的成分、粒度 分布、表面性能和多孔性、粘结剂溶液的稳定性、 溶剂的种类及加入量、表面张力、蒸汽压等都影 响溶剂的挥发、扩散速度及毛细管作用。 • 为了加速制壳过程,也有用化学处理方法使粘结 剂快速胶凝的。
高分子化合物的作用
在溶胶中加入少量高分子化合物可使溶胶 聚沉,称为敏化作用 絮凝作用)。 敏化作用(絮凝作用 聚沉,称为敏化作用 絮凝作用 。
在溶胶中加入足够多的高分子化合物, 在溶胶中加入足够多的高分子化合物,则 会阻止溶胶的聚沉,称为空间保护作用 空间保护作用。 会阻止溶胶的聚沉,称为空间保护作用。
不是一种好 的制壳耐火材料 应用:水玻璃型壳 背层加固材料
• • • • • •
2.高岭土 (1)熔点1700-1790 ℃ (2)弱酸性 (3)较小的热膨胀系数 5×10-6/ ℃ 性能较好的制壳耐火材料 应用: 优质的背层耐火材料 • 此类国外材料:Molochite莫洛卡特、马来粉砂 • 国内有仿M合成料 上店土 煤矸石 莫来石
型壳制造
上涂料 和撒砂
型壳的干 燥和硬化
脱蜡
型壳 的焙烧
• 型壳组成和结构
铸型 整体型壳 多层型壳
型壳
粘结剂
耐火材料
撒砂材料
作用
• 型壳主要性能及试验方法 热稳定性 型壳 性能
强度
透气性
• 强度 • 要求型壳有足够的常温和高温强度,低的 残留强度,一定的表面强度。 • 透气性 • 具有实际意义的是型壳的高温透气性。 • 特殊浇注法,如真空浇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