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房屋建筑学作业

房屋建筑学作业

房屋建筑学作业1.建筑的含义是什么?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是什么?建筑是指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建筑物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利用技术手段,在科学规律与美学法则的支配下人为创造的生活环境;构筑物是指人一般不直接在其内部进行生产和生活的建筑,如水塔,烟囱、堤坝等。

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是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和建筑形象。

建筑功能是指建筑满足其不同的使用要求,以及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的卫生环境,满足人们的生理要求。

建筑技术是指建造建筑的手段,包括建筑材料与制品技术,结构技术,施工技术和设备技术。

建筑形象是指建筑体型,立面形式,建筑色彩,材料质感,细部装修等的综合反映。

2.实行建筑模数协调统一的意义何在?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的含义和适用范围是什么?为了实现建筑工业化大规模生产,使不同材料,不同形状,和不同制造方法的建筑构配件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和互换性,应在建筑业中必须共同遵守《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

基本模数的数值规定为100mm,符号为M,即1M=100mm。

建筑物和建筑物部件以及建筑组合件的模数化尺寸,应是基本模数的倍数。

扩大模数是指基本模数的整数倍,基数为3M,6M,12M,15M,30M,60M共六个,其相应的尺寸分别为300mm,600mm,1200mm,1500mm,3000mm,6000mm。

分模数实质整数除基本模数的数值,分模数的基数为M/10,M/5,M/2共三个,其相应尺寸是10,20,50mm。

3.影响体型及立面设计的因素有哪些?建筑物体型组合有哪几种方式?影响因素有使用功能,物质技术条件,城市规划及环境条件,社会经济条件。

体型组合有单一体型,单元组合体型,复杂体型。

4.什么是层高、净高?确定层高与净高应考虑哪些因素?房间的层高是指该层楼地面到上一层楼面之间的距离;净高是指楼地面完成面至吊顶或楼板或梁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确定层高与净高,通常情况下应考虑以下因素:人体活动及家具设备的要求,采光要求,结构高度及其布置方式的影响,建筑经济效果,室内空间比例。

5.平面设计包含哪些基本内容?建筑平面按使用性质分为使用部分和交通联系部分,包括单个房间平面设计及平面组合设计。

6.房间的尺寸指的是什么?确定房间尺寸应考虑哪些因素?房间尺寸指房间的面宽和进深,而面宽常由一个或多个开间组成。

确定房间尺寸应考虑以下方面:①满足家具设备布置及人们活动要求,②满足视听要求,③良好的天然采光,④经济合理的结构布置,⑤符合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的要求。

7.建筑物的基本组成有哪些?它们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建筑物通常是由结构支撑系统,围护分隔系统,相关的设备系统以及辅助部分共同组成。

结构支撑系统起到建筑骨架的作用,一般是由基础,梁,柱,承重墙体,楼板,屋盖组成;围护分隔系统起到围合和分隔空间的作用;设备系统是建筑正常使用的保障。

8.什么是刚性基础?什么是柔性基础?各有什么特点?按基础的材料和传力情况不同,可分为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两种。

刚性基础如砖、石、混凝土、灰土等,抗压强度好而抗弯抗剪等强度很低的材料做基础,受刚性角限制,常用于地基承载力较好,压缩性较小的中小型民用建筑。

柔性基础如钢筋混凝土基础,不仅能承受压应力,还能承受较大拉应力,而且不受材料的刚性角限制。

9.简述墙体类型的分类方式及类别按所处位置分外墙和内墙;按受力情况分承重墙和非承重墙;按构造方式分实体墙和空体墙、组合墙;按施工方法分块材墙、板筑墙和板材墙。

10.墙身加固措施有哪些?有何设计要求?1、增设门垛:作用保证墙身稳定和门框安装。

设置在门洞一般应设门垛,特别是在墙体转折处或丁字墙处,构造上门垛宽度同墙厚。

2、设置圈梁:作用增加房屋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减轻地基不均匀沉降对房屋的破坏,抵抗地震力的影响。

设置位置屋盖处必须设置,楼板处隔层设置,当地基不好时在基础顶面也应。

设置做法钢筋混凝土圈梁其宽度与墙同厚。

3、构造柱:增强房屋刚度、防止房屋倒塌的一种加固措施,设置位置外墙四角、错层部位横墙与外纵墙交接处、较大洞口两侧、大房间内外墙交接处,一般设置中构造柱必须与圈梁及墙体紧密连结。

4、空心砌块墙墙芯柱当采用混泥土空心砌块时,应在房屋四大角,外墙转角,楼梯间四角设芯柱。

芯柱用C15细石混泥土填入砌块孔中,并在孔中插入通长钢筋。

11.如何确定墙身水平防潮层的位置?一般有哪些做法?各有什么优缺点?何时需设置垂直防潮层?为隔绝土中水分对强身的影响,在靠近室内地面处设防潮层,有水平防潮层和垂直防潮层两种。

水平防潮层:位置比室内地面低60mm(位于刚性垫层厚度之间)或比室内地面高60mm(柔性垫层)以防地坪下回填土中水分的毛细作用的影响。

构造做法:油毡防潮层;防水砂浆防潮层;细石钢筋混凝土防潮层。

垂直防潮层:当室内地坪出现高差或室内地坪低于室外地面时,不仅要按地坪高差的不同在墙身设两道水平防潮层,而且,为避免室内地坪较高一侧土壤和室外地面回填土中的水分侵入墙身,对有高差部分的垂直墙面在填土一侧沿墙设置垂直防潮层。

做法是在两道水平防潮层之间的垂直墙面上,先用水泥砂浆抹灰,再涂冷底子油一道,刷热沥青两道或采用防水砂浆抹灰防潮处理。

12.楼板层与地坪层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楼层板的基本组成及设计要求有哪些?楼地层包括楼板层和地坪层,是水平方向分隔房屋空间的承重构件。

楼板层分隔上下楼层空间,地坪层分隔大地与底层空间。

由于它们均是供人们在上面的活动,因而具有相同的面层;但由于它们所处位置不同、受力不同,因而结构层有所不同。

楼板层的结构层为楼板,楼板将所承受的上部荷载及自重传递给墙或柱,并由墙、柱传给基础,楼板层有隔声等功能。

要求:地坪层的结构层为垫层,垫层将所承受的荷载及自重均匀地传给夯实的地基。

13.楼梯的坡度、踏步尺寸和梯段尺寸如何确定?楼梯的坡度在实际应用中均由踏步高度比决定。

常用的坡度为1:2左右。

人流量大,安全要求高的楼梯坡度应该平缓一些,反之则可陡一些,以节约楼梯间面积。

踏步的高度比根据人流行走的舒适、安全和楼梯间的尺度、面积等因素进行综合权衡。

14.当楼梯底层中间平台下做通道而平台净高不满足要求时,常采取哪些方法解决?当在楼梯底层中间平台下需设置通道时,为保证平台下净高满足通行要求,一般净距≥2000mm,可通过以下方式解决:①在底层变作长短跑梯段。

起步第一跑设为长跑,以提高中间平台标高。

②局部降低底层中间平台下地坪标高,使其低于底层室内地坪标高±0.000,以满足净空高度要求。

③综合上两种方式,采取长短跑梯段的同时,降低底层中间平台下地坪标高。

④底层用直行单跑或直行双跑楼梯直接从室外上二层。

15.什么是变形缝?变形缝有哪几种?他们各有什么设计要求?变形缝是将建筑物垂直分开的预留缝。

变形缝包括温度伸缩缝(伸缩缝间距与墙体类别有关,伸缩缝的宽度一般为20-30mm)、沉降缝(以下情况应设置沉降缝:建筑物位于不同种类的地基土壤上,或在不同时间内修建的房屋各连接部位;建筑物体比较复杂,在建筑平面转折部位和高度、荷载有很大差异处。

沉降缝的宽度与地基情况及建筑高度有关,地基越弱的建筑物,沉降的可能性越高,沉降后产生的倾斜距离越大,要求的缝宽越大)和防震缝(在抗震设防强度7-9度地区内应设防震缝。

防震缝的宽度在多层砖墙房屋中,按设防烈度的不同取50-70mm。

在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建筑中,建筑物高度小于或等于15m时,缝宽为70mm.当建筑物高度超过15m时:设防烈度7度,建筑每增高4m,缝宽在70mm基础上增加20mm:设防烈度8度,建筑每增高3m,缝宽在70mm基础上增加20mm;设防烈度9度,建筑每增高2m,缝宽在70mm基础上增加20mm)三种。

16.什么叫无组织排水和有组织排水?有组织排水有哪几种类型?如何进行屋面排水设计?无组织排水是指屋面的雨水由檐口自由滴落到室外地面,有称自由落水.这种排水方式不需要设置天沟、雨水管进行导流,而要求屋檐必须挑出外墙面,以防屋面雨水顺外墙面漫流而浇湿和污染墙体。

无组织排水的特点是在屋面上不设天沟,厂房内部也不需设置雨水管及地下雨水管网,构造简单、施工方便、造价经济。

无组织排水适用于降雨量不大地区,檐高较低的单跨或多跨厂房的边跨屋面,以及工艺上有特殊要求的厂房。

无组织排水:构造简单造价低,但檐口下落的雨水会溅湿墙脚,有风时雨水还会污染墙面。

一般适用于低层或次要建筑及降雨量较小地区的建筑。

有组织排水是当建筑物较高、年降水量较大或较为重要的建筑,应采用有组织排水方式。

有组织排水是将屋面划分成若干排水区,按一定的排水坡度把屋面雨水有组织地排到檐沟或雨水口,通过雨水管排泄到散水或明沟中。

有组织排优点是可以防止雨水自由溅落打湿强身,影响建筑美观。

它的应用十分广泛,尤其是可以用于寒冷地区的屋面排水以及又腐蚀性的工业建筑中。

17.什么是卷材防水屋面?简述卷材防水屋面基本构造层次及优缺点以不同的施工工艺将不同种类的卷材固定在屋面上起到防水作用的屋面称之为卷材防水屋面。

其基本构造层次由下至上依次为:结构层、找平层、结合层、防水层、保护层。

优点:自重轻防水性好防水层的柔韧性好能适应一定程度的结构振动和胀缩变形。

缺点:造价较高卷材易老化与起鼓耐久性较差施工工序多工效较低产生渗漏水时,找漏修补比较困难。

18.平屋顶和坡屋顶的保温和隔热有哪些构造做法,各适用于什么条件?1、保温构造法及适用1)平屋顶保温构造:平屋顶因其屋面坡度平缓,适合将保温层放在屋面结构层上。

保温层通常放在防水层之下,结构层之上。

卷材防水平屋顶构造做法:保护层、防水层、结合层、找平层、保温层、隔汽层、结合层、找平层、结构层。

倒置式屋面,保温层做在防水层之上,对防水层起到屏蔽和防护的作用,使之受太阳和气候变化的影响较小,温度变形小,也不易收到来自外界的机械损伤,因此它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保温屋面构造形式。

2)坡屋顶保温构造:坡屋顶保温层一般布置在瓦格与檩条之间或吊顶棚上面。

在一般的小青瓦屋面中,采用基层上铺一层厚厚的粘土稻草泥作为保温层,小青瓦片粘结在该层上。

在平屋面中,可将保温材料填充在檩条之间。

在平瓦屋面中,可将保温材料填充在檩条之间。

在设有吊顶的坡屋顶中,常常将保温层铺设在顶棚上面,可收到保温和隔热双重效果。

2、隔热主要构造法及适用:隔热主要构造法包括:屋顶间层通风隔热、屋顶蓄水隔热、屋顶种植隔热、屋顶反射太阳光隔热等。

1)屋顶间层通风隔热: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在屋面上做架空通风隔热间层,适宜在通风较好的条件下使用;一种是利用吊顶棚内的空间做通风间层,可以起到架空通风层同样的作用,炎热地区应在刚性防水屋面的防水层上涂上浅色涂料,既可以反射阳光又可以防止混凝土碳化。

2)屋顶蓄水隔热:利用平面屋顶所蓄积的水层来达到屋顶隔热的目的,在我国南方地区,蓄水屋面对于建筑的防暑降温和提高屋面的防水质量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