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际储备的管理研究一、什么是国际储备国际储备管理是一国政府或货币当局根据一定时期内本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和经济发展的要求,对国际储备的规模、结构和储备资产的使用进行调整、控制,从而实现储备资产的规模适度化、结构最优化和使用高效化的整个过程。
一个国家的国际储备管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国际储备规模的管理,以求得适度的储备水平;二是国际储备结构的管理,使储备资产的结构得以优化。
通过国际储备管理,一方面可以维持一国国际收支的正常进行,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一国国际储备的使用效率。
(一)国际储备管理的原则第一,储备资产的安全性,即储备资产本身价值稳定、存放可靠;第二,储备资产的流动性,即储备资产要容易变现,可以灵活调用和稳定地供给使用;第三,储备资产的盈利性,即储备资产在保值的基础上有较高的收益。
(二)国际储备管理的目标国际储备管理的总体目标是服务于一国的宏观经济发展战略需要,即在国际储备资产的积累水平、构成配置和使用方式上,有利于经济的适度增长和国际收支的平衡。
二、国际储备的规模管理(一)确定适度国际储备规模的意义适度的国际储备规模,应当既能满足国家经济增长和对外支付的需要,又不因储备过多而形成积压浪费。
(二)确定适度国际储备规模的参照指标 1、国际储备对国民生产总值之比。
2、国际储备对外债总额之比。
3、国际储备对进口额之比(或国际储备能支付进口的月数)(三)确定适度国际储备规模应考虑的因素 1、国际储备的需求(1)持有国际储备的成本(2)经济开放与对外贸易(3)对外资信与融资能力(4)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5)外汇管制的宽严程度(6)汇率制度与外汇政策的选择(7)货币的国际地位(8)应付各种因素对国际收支冲击的需要2、国际储备的供给(1)黄金储备(2)外汇储备。
三、国际储备的结构管理(一)黄金储备、外汇储备、普通提款权和特别提款权的结构管理各项储备资产结构管理的目标,是确保流动性和收益性的恰当结合。
然而在实际的经济生活中,流动性和收益性互相排斥。
这就需要在流动性与收益性之间进行权衡,兼顾二者。
由于国际储备的主要作用是弥补国际收支逆差,因而各国货币当局更重视流动性。
按照流动性的高低,西方经济学家和货币当局把储备资产划分为三级:一级储备资产,富于流动性,但收益性较低,它包括活期存款、短期存款和短期政府债券。
二级储备资产,收益性高于一级储备,但流动性低于一级储备,如2~5年期的中期政府债券;三级储备资产,收益性高于二级储备,但流动性低于二级储备,如长期公债券。
普通提款权,由于会员国能随时从IMF提取和使用,所以类似一级储备。
特别提款权,由于它只能用于其他方面的支付,须向IMF提出申请,并由IMF指定参与特别提款权账户的国家提供申请国所需货币。
显然,这个过程需要一定时日才能完成。
因此,特别提款权可视为二级储备。
而黄金储备,由于各国货币当局一般只在黄金市价对其有利时,才会转为储备货币,可视为三级储备。
一级储备充作为货币当局随时、直接用于弥补国际收支逆差和干预外汇市场的储备资产,即作为交易性储备。
二级储备用作为补充性的流动资产。
三级储备主要用于扩大储备资产的收益性。
一国应当合理安排这三级储备资产的结构,以做到在保持一定流动性的前提条件下,获取尽可能多的收益。
(二)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管理对外汇储备的结构管理主要是储备货币的币种选择,即合理地确定各种储备货币在一国外汇储备中所占的比重。
确定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的基本原则是:(1)储备货币的币种和数量要与对外支付的币种和数量保持大体一致。
即外汇储备币种结构应当与该国对外汇的需求结构保持一致,或者说取决于该国对外贸易支付所使用的货币、当前还本付息总额的币种结构和干预外汇市场所需要的外汇,这样可以降低外汇风险。
(2)排除单一货币结构,实行以坚挺的货币为主的多元化货币结构。
外汇储备中多元化货币结构,可以保护外汇储备购买力相对稳定,以求在这些货币汇率有升有跌的情况下,大体保持平衡,做到在一些货币贬值时遭受的损失,能从另一些货币升值带来的好处中得到补偿,提高外汇资产的保值和增值能力。
在外汇头寸上应尽可能多地持有汇价坚挺的硬货币储备,而尽可能少地持有汇价疲软的软货币储备,并要根据软硬货币的走势,及时调整和重新安排币种结构。
(3)采取积极的外汇风险管理策略,安排预防性储备货币。
如果一国货币当局有很强的汇率预测能力,那么它可以根据无抛补利率平价(预期汇率变动率等于两国利率差)来安排预防性储备的币种结构。
例如,若利率差大于高利率货币的预期贬值率,则持有高利率货币可增强储备资产的营利性;若利率差小于高利率货币的预期贬值率,则持有低利率货币有利于增强储备资产的营利性。
四、我国的国际储备管理1.我国国际储备的构成与特点我国国际储备的构成与其他国家一样,由黄金、外汇、储备头寸和特别提款权构成。
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没有建立与国际经济接轨的国际储备制度。
1980年我国正式恢复了在IMF和世界银行的合法席位,次年正式对外公布了国家黄金外汇储备,并逐步形成了我国的国际储备体系。
我国国际储备体系的发展具有几个明显的特点:1、国际储备体系由不规范走向规范,储备资产规模不断增大,其中外汇储备已列世界第二。
2、长期以来实行稳定的黄金储备政策。
我国黄金储备的来源主要是依据国家黄金库存的增长状况以及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需要逐步调整的。
1978年至1980年我国的黄金储备规模为1 280万盎司,1981年至今,稳定在1 267万盎司的水平上。
1997年以来我国的黄金储备规模有所上升。
这种储备政策基本上符合我国的国情。
2.我国国际储备管理的目标和原则我国国际储备管理的目标:1、保持一定的流动性这是指所持有的储备资产具有充分的流动性,其持有量必须适应外汇流量季节性和周期性的变化,国家通过外汇流动资产的管理,满足各种基本需要。
2、获取一定的收益外汇代表了对外国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力,因此要求我国的储备资产能获得一定的收益;其大小至少能抵偿其机会成本。
总之,我国国际储备总额中的相当大一部分资产,应设法获得尽可能大的收益。
3、保持适度的黄金储备保持国际储备的目的之一事是为为防止在不测事件发生时,动摇我国的对外金融地位。
在这个时候黄金的保护作用最大。
因此,我国的国际储备必须包含一定数量的黄金。
4、维持外汇资产的价值我国国际储备有时可能超出正常的需要,这时应研究如何维持国际储备资产的价值,以免受国际通货膨胀及汇率、利率波动的损害。
5、促进经济内外均衡随着我国对外经济往来的不断扩大,国际储备尤其外汇储备管理对宏观金融调控及整体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
因此国际储备管理的目标还应包括在一定时期内促进经济内外均衡。
其中,内部均衡的目标,是币值稳定与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外部均衡的目标,是国际收支尤其是经常项目的收支基本平衡。
当一国经济实现了低通胀下的持续、稳定增长,同时国际收支也基本达到平衡,且汇率稳定时,就可以说一国经济处于内外均衡状态,这时的国际储备管理是恰当的或有效的。
上述目标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国际储备的数量。
它们之间的关系可概括为:如果国际储备较少且储备地位是脆弱的,流动性则应当是最主要的目标;如果国际储备充裕而且稳定,则可以储备一定数量的黄金,还可考虑对外投资及对外援助;如果国际储备过多,首先要考虑的是国际储备资产价值的维持。
我国国际储备管理的指导原则 :l、国际收支保持适当顺差。
从动态角度上看,即在一个连续时期(如五年计划期间),我国的国际收支应保持适当顺差。
贸易收支逆差应由非贸易收支顺差抵补,使经常项目达到基本平衡。
2、外汇储备水平保持适度或适当高些。
可根据我国一定时期进口支付水平、外债余额状况、市场干预需求等因素,确定一个有上下变化区间的适度储备量。
3、外汇储备的货币构成保持分散化。
为使外汇储备的价值保持稳定,世界各国持有的外汇储备,其货币构成一般不集中在单一的储备货币上,而是分散采用多种储备货币勺关于储备货币构成的分散化,各国一般都采用贸易权重法,即根据一定时期内一国与其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往来额,算出各种货币的权数,确定各种货币在一国外汇储备中所占的比重。
我国在计算权重时,不仅应考虑贸易往来额、利用外资而发生的资金往来额,而且还应考虑到我国对外贸易往来主要用美元计价支付这个事实。
基于这些特点,我国外汇储备的货币构成中,美元所占比重应为最大;日元、港元次之;英镑、马克、法国法郎和瑞士法郎等再次之。
在欧元启动后,欧元的比重应适当提升。
4、黄金储备可根据国际金融形势尤其是黄金市场的变化及我国的实际需求作适当的调整。
五、如何利用巨额外汇储备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外汇占款成为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
2008年年末,我国的外汇储备超过1.9万亿美元,高居世界之首,2009年上半年,我国的外汇储备额达到21316.06亿美元:;2010年3月,我国的外汇储备额达24470.84亿美元,到2011年已经达到惊人的30447亿美元。
我国国际储备的特点明显,外汇储备在波动中呈递增趋势。
形成这么多外汇储备的原因是什么呢?一是持续的贸易顺差,这已经成为我国巨额外汇储备形成的直接原因。
二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对新增外汇储备的贡献率不断上升。
三是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大量国际短期资本进入升值预期导致各种投机资本大量涌入,也就是说大量热钱涌进国内。
四是我国现行出口结售汇制度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出口企业和个人外汇留存,抑制和直接限制了外汇需求和有效利用,导致外汇储备持续、被动的增加。
巨额储备对中国的影响也是很明显的。
按条分类如下:(一)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过大,提高机会成本。
外汇储备是以存款的形式存放在外国银行的,如果用于进口或投资,那么收益率则要远远高于储蓄收益。
(二)高涨的外汇储备影响了货币政策的自主性(三)现行的外汇管理制度,增加通货膨胀压力。
我国连续贸易顺差,中国人民银行只能购买超额的外汇,这就造成了基础货币投放量的增大,加上货币乘数的作用,形成过分宽裕的货币供给,加剧了通货膨胀压力。
(四)我国巨额外汇储备面临着巨大的汇率风险(五)结构相对单一,增大了储备风险。
在我国外汇储备中美元所占的比例较大,每当美元贬值或美国国内出现通货膨胀时,我国外汇储备都会随之贬值,从而造成外汇储备的损失。
(六)巨额外汇储备给人民币带来巨大的升值压力,使央行需要使用更多的手段来维持币值的稳定。
面对外汇储备带来的利与弊,我们应该趋利避害,好好管理好这项资产。
妥善管理我国的外汇储备能提高我国的对外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增强我国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维护我国金融体系稳定和国家经济安全,增加国家财富。
针对我国外汇储备现状,可以从以下三点入手: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继续扩大内需,协调内外均衡。
在我国经济内外失衡并存的结构中,外部失衡是外在表现,内部失衡才是根源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