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情节复习》PPT课件
解题思路:内容作用﹢结构作用
情节作用题知识储备
情节的作用 内容(1)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社会/自然)。
(2)刻画XX人物的XX性格,使人物形象更加 丰富/形象
生动/真实感人/自然亲切等。 (3)点明(暗示/突出/升华/深化) XX主题。
结构(1)起线索作用。 (2)推动情节发展/使整篇小说情节波澜起伏
(1)一波三折式:一篇小说,即使开端和 结局都很简单,作家也绝不会让人物选择 捷径跑到底的,而是让他千折百回,最终 才抵达胜利的彼岸,即体现出情节的曲折 性(情节的摇摆)。作用是赋予小说更为 摄人心魄的魅力,引人入胜,扣人心弦, 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2)欲扬先抑式:使行文跌宕,曲折含蓄, 突出事物,突出特点,强调主旨。
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
悦之感。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
(读者或效果角度)
B.主题上,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的美好人性,反 映出人类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
(10)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结局
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
(二)情节作用题 常见提问方式: ①文中写了XX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 ②某事物、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 ⑵故事较复杂时,要避免前后情节的相互 交错,注意把握住事件涉及的对象,从同 一角度概述,做到前后贯通。
情节概括题知识储备
赏析小说的故事情节安排
• 1.小说的情节结构 一般是“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 2.情节安排的基本手法 • 叙述的人称——第一、二、三人称(我你他) • 叙述的方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①情节 (使情节波澜再起,引出另一个情节,制造 悬念,情节更突出,照应前文情节) ②人物 (丰富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 ③主题 (深化某种主题,突显某种主题)
答题文体意识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 ,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 写来反映社会生活(主旨)的文学 体裁。
(三)情节探究题
• 2013新课标卷⑷小说前半部分侧重写马里诺 的影子表演,后半部分侧重写马里诺的现实生 活。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 谈谈你的看法?(8分)
A.情节安排上,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 波澜。
B.技法上,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 又
在情理之中。 C.主题上,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8)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悲剧式结局)
A.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读者 或效果角度)
B.更好地深化主题。
C.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
(9)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局(喜剧式结局) A.喜剧性的结尾符合人们的阅读心理,与主人
(3)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起制 造悬念的作用。
(4)首尾呼应式:使结构紧密、完整。
(5)设疑法(悬念法):提出疑问,然后 在行文过程中或结尾才回答疑问。造成悬 念,引起读者的思考,吸引读者阅读。
(6)写景法: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渲染 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7)出人意料的结局(欧·亨利式的结尾)
《小说情节复习》PPT课件
2020届高三复习小说阅读 ——小说情节的把握
《小说情节复习》PPT课件
近几年高考小说阅读“情节”类 试题常见题型:
一、情节概括题 二、情节作用题 三、情节探究题
(一)概括小说情节
常见提问方式:
1.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2.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3.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 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为后面的XX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 (3)照应前文XX情节。 (4)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人物
(刻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现)
情节 (自身作用)
环境
(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处境
(设置悬念,照应 )
前文,推动、铺垫 、伏笔等)
主题
(深化,表现,暗示,揭示)
解题思路:
明确情节构思为:①对上下文情节的作用; ②刻画人物; ③表现主题。然后根据题目要求, 结合文章作答。
常用答题模式:(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
快速阅读《祝福》全文,梳理全文情节
• 序幕 祝福景象与鲁四老爷
• 结局 祥林嫂凄然死去
回 • 开端 祥林嫂回忆初到鲁镇
倒
• 发展 祥林嫂被迫改嫁
忆 • 高潮 祥林嫂再到鲁镇
叙
• 尾声 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
概括故事情节的方法思路
• ⑴完整叙述。按照“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 的格式加以概括,不能丢失应有的要素。 “何事”一环中有时要包括“原因、经过、 结果”。
•
• 参考答案:⑷①小说以马里诺影子表演的玄妙神秘与他 在现实生活的平淡无奇相对比,赋予故事情节以戏剧性, 有助于吸引读者阅读;(指向情节)②小说以前半部分 影子表演的热闹有趣,与后半部分马里诺现实生活的凄 凉孤独相对比,有助于增强小说的悲剧性;(指向主题) ③小说以饭店内观众对马里诺的冷漠与家人对马里诺的 关心相对比,有助于表现世态的冷暖炎凉;(指向主题)
情节安排的特点 1.贯穿全文的线索:事、物、人、情、时间、空间。 2.就全文看:(1)一波三折式(2)欲扬先抑式 (3)倒叙式 3.就开头结尾看:(4)首尾呼应式 4.就开头看: (5)设疑法(悬念法)(6)写景法 5.就结局看: (7)出人意料的结局(欧·亨利式的结尾) (8)令人伤感的悲剧的结局(悲剧式结局) (9)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的结局(喜剧式结局) (10)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的结局
平叙
• 情节结构手法——悬念、抑扬、照应、伏笔、 对比、衬托、铺垫、突转、线索
• 3.情节的作用——主要对小说三要素(人物、 情节、环境)和主旨的作用
情节安排基本技巧
1.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层次清晰。 2.倒叙:把某些发生在后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
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的一种方法。造成悬念,引人 入胜。 3.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 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对主要情节 做必要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 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4.补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 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对上文内容 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照应上下文。 5.平叙: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 照应得体。